山地海岸

山地海岸

山地海岸的構成地貌基本為山地或丘陵,組成物質為基岩,並且在地址構造影響下造成的海岸線曲折,海蝕地貌發育。海蝕地貌,是指海水運動對沿岸陸地侵蝕破壞所形成的地貌。由於波浪對岩岸岸坡進行機械性的撞擊和沖刷,岩縫中的空氣被海浪壓縮而對岩石產生巨大的壓力,波浪挾帶的碎屑物質對岩岸進行研磨,以及海水對岩石的溶蝕作用等,統稱海蝕作用。海蝕多發生在基岩海岸。海蝕的程度與當地波浪的強度、海岸原始地形有關,組成海岸的岩性及地質構造特徵,亦有重要影響。

岬灣海岸

它是山地海岸的代表類型,海岸帶主要由岬角及海灣組成,其中岬角的海蝕作用強烈,海蝕地貌也很發育;岬角之間為海灣,常常發育出砂礫質海灘,或由多列沿岸沙堤組成的沙質海岸平原。海灣岸急水深,多成為良港所在地,如遼寧的大連灣,山東青島的膠州灣,福建的泉州港、廈門港,香港的維多利亞港等。

沙壩潟湖海岸

由於灣口攔灣壩的發育而造成的由沙壩、潟湖兩個主要單元組成的海岸。攔灣壩多存在缺口,成為潮汐通道,入口處(潟湖內)堆積出漲潮三角洲,出口處堆積有退潮三角洲,二者均阻礙航行。潟湖內水淺堆積作用較強,四周常見沼澤及淤泥質海灘發育。如廣東的水東港。

溺谷海岸

海水淹浸山地河谷而成,溺谷深入內陸,水面寬闊,深度大,納潮量也大,沖刷很強,兩岸堆積平原不很發育,如廣東的鎮海灣,浙江的象山港,福建的沙埕港等。

峽灣海岸

它是海水入侵冰川谷而成的海灣。灣寬水深,伸入內陸,海岸陡峭。如北歐挪威的一個峽灣,長達220km,南美智利的巴塔哥尼亞的一個峽灣,深度為1288m,是世界最深的峽灣。

縱海岸

指地質構造線(褶皺或斷層)與海岸線相平行的海岸,所成的海灣、半島和島嶼等排列均與海岸平行。如地中海的達爾馬提亞海岸。

橫海岸

地質構造線與海岸線直交的海岸,所成的海灣、島嶼和半島與海岸垂直。如西班牙西部的里亞斯海岸。

斜交海岸

海岸線與構造線呈一定角度相交的海岸,如我國浙江和廣東的海岸。如果有二組構造線與海岸斜交時,則形成更複雜的“X”型海岸,它以廣東的大鵬灣與大亞灣為典型,這裡有NE及NW二組構造與海岸橡膠。所成的海灣、島嶼和半島互相交叉,海岸顯得非常曲折。

斷層海岸

斷層構造線與海岸線平行,斷層直接通過海岸帶,岸線挺直,海崖峻峭,水下岸坡急陡。如我國台東海岸,崖高1200m,坡度達45°,海蝕地貌發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