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嶺遺址

屈家嶺遺址

中國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位於湖北省京山縣城西南約30公里的屈家嶺村。面積約40萬平方米。1954年冬調查發現,1955~1957年,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進行了兩次發掘,出土遺物以蛋殼彩陶和彩陶紡輪等為特徵。這類文化遺存,在江漢地區分布範圍較廣,被命名為“屈家嶺文化”。遺址文化堆積厚約3米以上,文化遺存可分為早晚兩期。據碳14測定並經校正,晚期年代為公元前2695年左右。屈家嶺遺址的發掘為研究長江中游的新石器時代原始文化樹立了標尺。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簡介

屈家嶺遺址位於湖北省京山縣城西南30公里的屈家嶺村。

屈家嶺遺址屈家嶺遺址
屈家嶺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村落廢墟的遺址。遺址坐落在一片橢圓形的崗地之上,地勢緩平,附近丘陵起伏,青木壋青木河由東西兩側環繞其南,交匯合流,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遺址發現於1954年,至今經過多次的發掘和深入研究,發現這種遺存具有許多獨特的特徵,故定名為“屈家嶺文化”,屈家嶺文化的年代為距今約4000餘年。
屈家嶺遺址出土物中以彩陶紡輪、彩繪黑陶和蛋殼彩陶最具特色。陶製的、豆、等器皿均為雙弧形折壁,也具有獨特的風格。這種性質的文化分布在湖北境內的江漢平原、西北山地和河南省的南部與湖北相鄰的地帶,分布較廣,文化面貌具有極為濃厚的地方色彩。該遺址中所保留的大量生產工具和粳稻穀殼表明,“屈家嶺人”的社會經濟是以農業為主,兼營飼養、漁獵、紡織等業;農業和手工業已有分工,制陶業相當發達,陶器的品種豐富,圖案美觀。色彩鮮艷的彩陶器、陶質禽鳥模型及玉飾品,反映出當時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面貌。農業的進步和象徵父權崇拜的“陶祖”的出現,說明其社會的發展已進入父系氏族的社會階段。
該遺址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即國家公布的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文化特點

房屋為紅燒土地面建築,保存較好的一處晚期房屋基址,北面為長方形燒土台子,東西長 8.9米,南北寬6.62米,高0.55米,兩側各有對稱柱穴 4個。南面有低於台子的紅燒土面,南北寬7.38米、東西殘長 5米,厚約 0.1米,上有大小不一的柱穴16個。房址內未見生活設施和生活用器,應是氏族集體活動的場所。早期灰坑均為圓筒狀,直徑 為1.9~2米,深 1.5~1.8米,平底。已發現 3座墓葬,葬式有仰身直肢葬和屈肢葬兩種。早期墓內隨葬器物 5件,小陶鼎4,圈足器1;晚期的兩座墓無隨葬器物。
生產工具以磨製石器為主,農業生產工具最多。早期石器有斧、、刀、鑿等,代表性器物為磨製較粗糙的大型柱狀石斧和大型的黑灰陶紡輪。晚期的石器,代表性器物有中小型上窄下寬的長方形石斧、斜弧形石鐮、長方形扁薄有孔石鏟、樹葉形石鏃、石矛和多種小型工具。彩陶紡輪,質地軟,在橙黃色陶胎上施紅褐或黑色彩繪,或用弧線構成鏇渦紋,或用弧線、直線橫豎對稱排列,或用對角間以卵點等,彩紋圖案多樣。彩陶紡輪是屈家嶺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生產工具。

屈家嶺遺址屈家嶺文化彩陶壺
生活用器均為陶器。早期以黑陶為主,灰陶次之。主要器形有圈足甑、薄胎黑陶小鼎、蛋殼黑陶杯、有領罐、朱繪紋黑陶罐、曲腹杯、圈足碗、弧腹缽、壺形器、三足碟、圈紐器蓋等。彩陶多厚胎,出現個別仰韶文化風格的彩陶片。還發現陶環、陶球和陶雞、陶羊等紅陶小動物模型及玉飾等。晚期以灰陶為主,黑陶次之。器形有鍋、甑、鼎、碗、缽、豆、杯、碟、罐、壺形器、盂型器、器蓋等,出現了蛋殼彩陶器皿及大型缸形器、筒形器等。薄如蛋殼的彩陶器皿,表現了屈家嶺文化的制陶工藝特色和技術水平,主要有碗、杯兩種,胎壁僅為0.1~0.2厘米,橙黃色胎施黑衣或橙紅衣,上繪紅黑二種彩色。陶杯彩繪於器內口沿上,陶碗彩繪於器表外,少數內外器表都施彩。雙弧腹的卷邊高扁足鼎、圈足碗、高圈足豆是這一文化陶器的典型特徵。其他代表性器物還有長頸扁腹高圈足壺形器、高圈足杯、陶罐、大型陶鍋、陶缸以及彩陶環、彩陶球、紅陶小動物等。器蓋的套用比較普遍,已出現有榫器蓋。
屈家嶺遺址的居民以種植水稻為主。在紅燒土建築遺蹟中保存有密結成層的大量稻穀殼和稻莖,經鑑別,屬大粒粳型稻。
墓葬形制以豎穴土坑墓為主。成人墓多集中於氏族公共墓地,多單人仰身直肢葬,有拔掉上側門齒的現象。小孩墓多圓形土坑瓮棺葬,葬具通常是在一個陶碗上對扣一陶盆或用兩個陶碗對扣。

屈家嶺文化

屈家嶺遺址屈家嶺遺址出土陶器
中國長江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先發現於湖北京山屈家嶺遺址而得名。年代約距今 5000多年至4600年。分布地區以江漢平原為中心,西至三峽,東到武漢一帶,北達豫西南,南抵洞庭湖區並局部深入到湘西沅水中下游。稻作農業是主要經濟部門,在建築遺蹟的紅燒土中發現有稻殼印痕,經鑑定為人工栽培的粳稻。居民還飼養家畜,兼事漁獵。生產工具有磨製的石斧、石錛、石鐮、石鏃和打制的凹腰石鋤及彩陶紡輪等。陶器中有一種施彩紋具有暈染風格的薄胎彩陶器,精美而富有特色。已發現數處城址,其中湖南澧縣城頭山的圓形城址,直徑約310米,外側有護城河。當時居民的房屋大多是方形、長方形的地面建築,有紅燒土居住面,木骨泥牆或直接用粘土混合燒土渣壘成牆壁。既有單間的,也有套間或各開屋門的雙間屋。多間式房屋的出現,顯示出建築技術的進步,同時可能反映了父系家族實行小家庭分居生活的情景。在建房過程中,有時還把整條埋在房基下作為奠基犧牲。成年死者多採用土坑葬,兒童用瓮棺葬。安鄉劃城崗遺址的90多座墓分南北兩區,居首並列的 3座墓各有隨葬品數十件,包括朱繪陶器和朱繪捲雲紋石鉞等,墓主當是氏族中的上層人物。
考古發現
1954年,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湖北省京山縣發掘了屈家嶺遺址,發現該遺址是一處以黑陶為主的文化遺存,文化面貌不同於仰韶文化,也與洞庭湖以南的幾何印紋陶差別較大,所以將其單獨命名為屈家嶺文化。其年代距今約5000—4600年,分布範圍較廣,西越宜昌但未進入四川境內,北達河南西南部(南陽地區),東未超出湖北境內,南達洞庭湖一帶。根據其分布範圍可以將其分為四區:江漢平原區、鄂西區、湘北區和鄂東區。
屈家嶺遺址屈家嶺遺址考古現場
經過發掘的屈家嶺文化遺址有京山屈家嶺遺址荊州陰湘城遺址石首走馬嶺遺址鍾祥六合遺址天門鄧家灣譚家嶺肖家屋脊遺址等。
屈家嶺文化的陶器多為手制,但快輪制陶已普及。器表光潔,似經過打磨。陶系以泥制為主,夾砂陶較少,陶色以灰色為主,黑色次之,另有少量紅陶及桔黃色陶。陶器器表多素麵,有紋飾的較少,紋飾常見弦紋、籃紋、瓦棱紋及鏤空裝飾。彩陶的繪製方法有特點,作筆有濃淡,不講究線條,里外皆施彩。陶衣有紅、白等色,施加陶衣後用黑色或赭色彩繪出帶形紋、格線紋、圓點紋和弧三角紋。另有較多的彩陶紡輪,其橫截面有橢圓形、長條形等,紡輪上先施米黃色陶衣,然後彩繪出鏇渦紋、平行線紋、同心圓紋、卵點紋和短弧線紋。屈家嶺文化的陶器圈足器發達,三足器較多,平底器較少,不見圜底器,器形有罐形鼎、高領罐、高圈足杯、薄胎杯、壺形器等。
屈家嶺文化的石器多為磨製,製作水平已相當高超,器形有斧、鏟、錛、鑿、鐮、箭頭等。
經濟活動以稻作農業為主,家畜飼養及漁獵採集也是很重要的經濟活動。
房屋建築多為方形或長方形地面起建式。基礎部分先挖大淺坑,其間伴隨有奠基祭祀的儀式,然後從外面搬運乾燥的土鋪墊淺坑,再在其上鋪撒紅燒土以隔潮,室內地面選用乾燥的土鋪在紅燒土上;還有先挖牆基槽,然後立木柱建築牆體,最後造房架。牆體有二種構築方法即夾板堆築法和土坯壘砌法。屋頂為側面起脊,室內布局有單間和分間(二間或二間以上)二種。
墓葬形制以豎穴土坑墓為主。成人墓多集中於氏族公共墓地,多單人仰身直肢葬,有拔掉上側門齒的現象。小孩墓多圓形土坑瓮棺葬,葬具通常是在一個陶碗上對扣一陶盆或用兩個陶碗對扣。

歷史價值

屈家嶺遺址屈家嶺遺址出土陶器
屈家嶺遺址於1954年修建石龍水庫乾渠發現後,1955年及1957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文物工作隊兩次發掘,出土了大量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石器和陶器.石器有斧、鑿、鏟、鏃等,造型美觀、磨製精細;陶器有杯、碗、鼎、鍋、紡綸等,還有陶製環、球、雞、狗等裝飾器。大量的蛋殼陶器、彩繪陶器和彩繪紡綸,說明新石器時代江漢平原地區已具有較高水平的燒陶技術和紡織手工業。因其具有鮮明的江漢平原的特點,有別於我國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因此將這種文化定名為“屈家嶺文化”。中國科學院為此出了專著《京山屈家嶺》。1988年,國務院將屈家嶺遺址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屈家嶺遺址的發現,說明長江流域同黃河流域一樣,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遺址上豎立的高大的保護標誌更顯示出它的重要地位。

遺址保護

1984和1986年,荊州地區博物館先後兩次對遺址劃出了保護範圍,樹立了保護標誌,建立了民眾性保護組織。

中國著名遺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