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綜合徵

尿道綜合徵

尿道綜合徵是指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但膀胱和尿道檢查無明顯器質性病變的一組非特異性症候群。多見於已婚的中青年女性。常由於尿道外口解剖異常(如小陰唇融合、尿道處女膜融合、處女膜傘等)、尿道遠端梗阻、泌尿系感染以及局部化學性、機械性刺激等因素所引起。

基本信息

病因

尿道綜合徵尿道綜合徵
病因性生活時尿道損傷、尿道旁腺感染、膀胱三角區發炎、陰道炎、套用陰道除臭劑或避孕潤滑藥、無潤滑劑的性交創傷陰道異常分泌、尿道器械檢查、尿有沉積物或異物、各種先天性尿道口解剖異常、尿道口狹窄、尿道息肉或囊腫結腸炎、藥物過敏、飲茶或咖啡過多、對尼龍內褲或陰莖套或子宮帽過敏、雌激素不足的老年性萎縮、過度肥皂水洗或泡沫肥皂浴、個人衛生欠佳、長時間過度忍尿、手淫、穿瘦腿褲、騎車、高溫、寒冷、紫外線、放射線、焦慮性精神病、癔病等均可引起US。

1923年Stevens首先描述但迄今其病因尚未能完全闡明,目前的研究表明主要與以下原因有關:

①泌尿系統感染患者尿道口組織的病理改變均為慢性炎症反應。多數患者尿培養可能陽性,46%為大腸埃希菌18%為衣原體厭氧菌培養可增加陽性發現32%患者病因不確切。

②尿道梗阻:如膀胱頸梗阻尿道遠端周圍組織纖維化或括約肌痙攣導致遠端尿道縮窄。

③尿道外口解剖異常,如尿道處女膜融合、處女膜傘、小陰唇融合等有報導,尿道外口至陰道口距離與尿道綜合徵關係密切間距越近患病率越高間距勱在3mm以下者患病率達72.15%。

④神經功能異常,損傷、感染、X線照射等引起尿道內纖維組織增生,使神經發生異常反射。

⑤心理因素如緊張焦慮多疑及內向等心理狀態是尿道綜合徵的易感因素。

⑥其他,如免疫因素、雌激素水平下降鎂離子缺乏醫源性因素等。

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包括症狀、體徵及特殊檢查等方面,其症狀呈多樣性,尿頻、尿急、排尿困難是其主要症狀,與急性膀胱炎極為相似。其次,有恥骨上疼痛、緊迫性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里急後重、排尿後疼痛、性交困難等。此外,還有下腹痛、背痛、雙側腰痛。有人認為,其症狀特點是反覆發作,藥物治療能減輕症狀,但不能根治。尿道綜合徵的體徵也是多樣的,包括尿道壓痛,尿道硬結,黏膜水腫、充血、萎縮,尿道息肉,三角區顆粒狀增生,尿道處女膜融征等。特殊檢查有膀胱尿道鏡、排泄性尿路造影及排尿性尿道造影等,近年,尿動力學也成為重要的臨床檢查手段。

US的診斷是排除法,只有排除了其它可以導致尿路刺激征的疾病後才能確診US。首先,應排除尿路感染,多次的尿培養是必要的,應注意標本要在用藥前採集,陽性結果為尿路感染,陰性報告中,還應排除結核、真菌、L-型細菌、寄生蟲和支原體等感染。

鑑別診斷1.泌尿系感染包括腎盂腎炎膀胱炎等多有明顯尿頻尿急尿痛和尿道燒灼感等症狀。腎盂腎炎還常伴有發熱、頭痛、腰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狀,腎區有壓痛及叩擊痛實驗室檢查,尿常規可見大量白細胞、膿細胞和紅細胞;中段尿培養有致病菌生長,菌落計數≥105/ml尿。

2.泌尿繫結核有尿頻、尿急、尿痛症狀,長期抗生素治療無效行尿沉渣抗酸染色塗片檢查可發現結核桿菌.採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檢測尿液中結核桿菌的DNA可大大提高泌尿繫結核勱的診斷率行結核桿菌培養可明確診斷。IVU早期結核可見典型的腎小盞邊緣蟲蛀樣改變;結核晚期則可出現一側腎臟不顯影、膀胱攣縮、對側腎積水的典型結核改變有時還可發現腎結核空洞和鈣化。

3.神經源性膀胱多繼發於糖尿病,脊髓灰、白質炎腦炎腦卒中,腦脊膜膨出,脊柱裂脊膜膨出以及神經中樞或周圍神經損傷等伴膀胱過度活動時,其症狀與尿道綜合徵有相似之處。表現為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緊迫性尿失禁等排尿功能障礙症狀。但尿動力學檢查示尿道壓力正常膀胱逼尿肌壓增高,反射亢進有時可出現尿瀦留腎積水和腎功能減退等。

4.尿路真菌感染可表現有尿路刺激症狀,尿液一般細菌培養無致病菌生長。但它不同於女性尿道綜合徵.。它有以下不同之特點:多發於糖尿病腫瘤免疫力低下及長期套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藥及留置導尿管者上行性感染所致。其特徵性表現為:尿中排出“真菌球”顯微鏡下可見真菌孢子菌絲

檢查

1.尿常規檢查在非感染性尿道綜合徵無異常發現;在感染性尿道綜合徵僅有少許白細胞、膿細胞少於5個/高倍視野

2.無真菌性細菌尿3次中段尿細菌培養均為陰性同時排除結核菌厭氧菌、真菌等致尿路感染的假陰性之可能。

3.衣原體支原體檢查在感染性尿道綜合徵,有時可尋及膀胱尿道或鄰近器官感染之病灶,並衣原體、支原體檢查陽性。

其它輔助檢查:

1.IVU靜脈泌尿系統感染可初步排除泌尿繫結核腫瘤、結石以及膀胱憩室等疾病。

2.尿道膀胱鏡檢查了解尿道膀胱有無感染、腫瘤有無尿道狹窄及間質性膀胱炎等。

3.尿動力學檢查表現為膀胱過度活動、膀胱乏力遠端尿道縮窄和尿道壓力增高等其中遠端尿道狹窄最常見而膀胱過度活動症往往是其症狀遷延的病理基礎。

治療

治療方法由於尿道綜合徵的確切病因仍難以確定,故目前尚無標準的治療方案所採取的治療原則一是針對症狀二是針對可能的誘因予以糾正。根據不同病例的臨床表現及尿流動力學檢查所見採用不同的藥物治療、外科治療以及行為治療3種方法:

1.一般治療休息利尿熱水坐浴、下腹熱敷理療及針刺治療等。

2.行為治療包括心理治療及生物反饋治療醫生需與患者進行耐心的交談使患者對疾病能有正確的認識並積極配合治療膀胱功能訓練是行為治療和生物反饋治療的重要內容通過膀胱訓練能增強神經系統對排尿的控制能力降低膀胱的敏感性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從而緩解或消除尿頻及尿急症狀具體方法是白天鼓勵多飲水,進行其他勞作或休閒活動分散對尿意的注意力。主動控制排尿時間,逐漸延長排尿間隔時間,適量配合有關藥物治療。

3.藥物治療

(1)α-受體阻滯藥:如萘哌地爾25mg次/d特拉唑嗪2mg,1次/d,或坦洛新(哈樂)0.2mg1次/d或2次/d口服。

(2)解痙鎮痛藥:抗膽鹼類藥物如溴丙胺太林(普魯本辛)、山莨菪鹼(氫溴酸山莨菪鹼);或選擇性平滑肌鬆弛劑如泌尿靈;毒蕈鹼受體阻滯藥如舍尼亭

(3)鎂離子口服液:可以提高細胞外液鎂離子的濃度降低逼尿肌的興奮性,使之處於舒張狀態,提高膀胱的順應性。

(4)鎮靜及抗抑鬱藥;如阿普唑侖(佳樂定)0.25mg3次/d或氟西汀(百憂解)20mg2次/d或3次/d有抗焦慮抗抑鬱的協同作用。

(5)辣椒辣素或辣椒辣素類似物:2%利多卡因40ml注入膀胱保留30min作為局部麻醉勱正常膀胱容量者於排空膀胱後以30ml/min勱的速度注入濃度為100μmol的辣椒辣素溶液100ml,保留30min灌注後膀胱容量增加,有局部燒灼痛副作用,療效好維持時間長,可作為頑固性尿道綜合徵的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有研究表明,人類膀胱記憶體在對辣椒辣素敏感的神經,套用辣椒辣素阻斷傳入神經後94%的患者症狀得到改善甚至消失而辣椒辣素類似物辣度為辣椒辣素的1000倍,所需灌注濃度小具有同樣治療效果無辣椒辣素的副作用似乎更值得套用。

(6)抗生素:感染仍可能是本症的基本因素,故仍主張在發作時適當選用抗生素治療但應避免長時間套用。

(7)局部封閉治療:常用封閉藥物如慶大黴素8萬U,地塞米松5mg加入2%普魯卡因6ml。可用於膀胱頸及近端尿道封閉,膀胱三角區封閉。

(8)雌激素:用於雌激素水平低下者分全身用藥和局部用藥常用尼爾雌醇2mg每半月或1月1次;或己烯雌酚0.5mg1次/d,連用3周停藥1周,酌情重複1療程;或替勃龍(利維愛)隔天或每3天半片;或己烯雌酚霜劑,外陰或陰道局部套用等。

4.外科治療

(1)尿道擴張:適用於不同程度包括無症狀的尿道梗阻,在尿道黏膜麻醉下施行,每周1次尿道擴張器號碼應逐漸增大至F36~F42,多數患者症狀得到改善。

(2)尿道松解術(Richardson術):尿道狹窄經擴張術無效者,可在局麻下行此術待傷口癒合後可配合使用每兩周1次的尿道擴張。手術去除尿道陰道膈間遠端1/2彈力組織索或多處環形切開彈力組織索可降低尿道阻力。

(3)尿道口、處女膜變異矯治: ①小陰唇融合:小陰唇分離術 ②尿道外口呈瓣形、堤壩形者行堤壩或瓣切除術處女膜傘應予切除。 ③尿道處女膜融合型:有多種手術方式,如尿道外口成形術、陰道口前緣後移術尿道前庭移植術等前兩種術式設計似乎更合理效果也較好。

適應證:症狀與性交關係密切的尿道處女膜融合症患者最適合此手術治療;經各種治療無效者儘管症狀與性生活關係不大,但也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婚後未育者暫不宜手術治療,以免日後因分娩創傷而影響手術效果手術要求達到尿道口和遠端尿道平滑延長尿道口-陰道口間距(1cm以上)效果較好,且性生活滿意度提高。

預防

目前主要根據不同病例的臨床表現及尿動力學檢查採用不同的藥物及外科治療亦應注意心理治療生物反饋治,以利於症狀緩解經行為治療藥物治療適當配合尿道擴張多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有局部病變或解剖異常者,可行手術治療但應掌握手術指徵選擇適當手術方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