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子平

尤子平

尤子平(1919年-1996年)江蘇省常州市,中國近現代昆蟲學家,農業教育家。80年代,主持中國科技攻關課題,為推動中國農業病蟲的抗藥性研究及治理作出了卓越貢獻。

基本信息

(圖)尤子平尤子平

尤子平(1919年-1996年)江蘇省常州市,中國近現代昆蟲學家農業教育家。1942年畢業於金陵大學,取得學士學位,留任助教。長期從事昆蟲學教學與研究。在中國農業院校中較早創建昆蟲生理毒理學學科。他編著的《昆蟲生理生化及毒理》,是中國較早的專著。80年代,主持中國科技攻關課題,為推動中國農業病蟲的抗藥性研究及治理作出了卓越貢獻。

個人概述

(圖)尤子平金陵大學:尤子平1942年畢業取得學士學位,留任助教

尤子平,1919年9月21日生於江蘇省常州市。早年,因母親長期患病臥床,由祖母撫育長大。祖父經商,父親從政,都很少顧及家事。因此,他從小就養成了刻苦自立,嚴於律己的性格。少年時代,他先後在江蘇省立常州中學與南京金陵中學就讀,後直接升入金陵大學。1937年日本侵略者侵華,金陵大學西遷到成都,他進入金陵大學生物系昆蟲學組學習,並以化學為副系。

尤子平勤奮好學,熱愛事業,特別對昆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常與同學們跋山涉水,到青城山等地考察、採集昆蟲。高年級時,由於學習成績優異,參與老師齊兆生的研究工作,並管理昆蟲標本,編錄圖書卡片,事無巨細,總是埋頭實幹。當時程淦藩主持昆蟲學科,要求極嚴,每次實驗,每位學生只給一頭標本,觀察必須非常細緻小心,不得損壞。幾十年後,他還常以此例教育學生與年輕教師,培養他們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

尤子平於1942年畢業,取得學士學位,留任助教。一年後,他離開四川,與家人到江西,在一家硫酸廠任技術員。由於對昆蟲學的眷戀使他在1943年秋又轉入廣東嶺南大學執教,主講昆蟲學。幾個月後,日本侵略者進迫粵北,他輾轉到江西,在信江農業學校任教務主任並講授昆蟲學。抗戰勝利後,又應程淦藩邀請,到南京金陵大學。1947年底,由該校美國教師司樂堪的推薦,獲得美國華盛頓州立學院的助教獎學金,翌年8月赴美,經歷了兩年的半工半讀生涯。他在該校講授昆蟲學、昆蟲形態學與醫學昆蟲學,指導學生實驗,並隨昆蟲學教授羅克斯坦學習昆蟲生理生化學;同時作為碩士生研究食蚜蠅的生活史與發生規律,並充分利用暑假,到農場去防治害蟲;冬天到林間雪地去觀察野生動物,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1950年9月,尤子平取得碩士學位。同年10月,他衝破美國政府的阻撓,返回中國,獻身於新中國教育事業。在繼續受聘金陵大學期間,他任昆蟲學副教授,主講昆蟲形態學、分類學和翅脈學。1952年院系調整時成立了南京農學院植物保護學系,他在該系首次開設植物化學保護課,以後又講授普通昆蟲學和昆蟲生理學。1963年,尤子平晉升為教授,並擔任昆蟲教研組副主任,為學科和梯隊建設、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做了大量工作。教研組先後被學校和江蘇省評為先進單位。“文化大革命”後期學校搬遷揚州,他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和科普工作,直至1973年因患病回南京療養。1979年學院遷回南京,他擔任植物保護系副主任,更加重視學科恢復與梯隊建設,開展國際間學術交流,招收研究生,主持國家科技攻關課題。

尤子平1953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曾任江蘇省政治協商會議第四、五屆委員,中國昆蟲學會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理事,江蘇省昆蟲學會理事長,江蘇省農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化學化工學會農藥組副組長,《昆蟲學報》與《植物保護學報》編委。

1996年夏,尤子平由於病情惡化,突發肺炎,於8月4日逝世。

職業生涯

1942-1943年 任金陵大學病蟲害系助教。

1943-1944年 任嶺南大學助教。

1944-1945年 任江西信江農校教務主任,後任農專講師。

1946年 任上海臨時大學講師。

1946-1948年 任金陵大學講師。

1948-1950年 美國華盛頓州立學院助教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50-1952年 任金陵大學副教授。

1952-1972年 任南京農學院副教授、教授。

1973-1978年 任江蘇農學院教授。

1979-1991年 任南京農業大學教授。

1991年9月 退休。

1996年8月4日 逝世。

成就貢獻

(圖)小地老虎成蟲小地老虎:50年代尤子平開始從事小地老虎等的化學防治

一、在中國高等農業院校中率先建設昆蟲生理毒理學科

1978年,農業部決定由北京農業大學管致和與南京農學院尤子平等主編全國統編教材《昆蟲學通論》,尤子平負責編寫昆蟲內部解剖與生理學部分。他吸收國外昆蟲細胞生物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充實與提高了普通昆蟲學課程的內容。1978年底又應管致和之邀,到北京香山為全國昆蟲學師資進修班講授昆蟲生理學。他以精深淵博的知識和渴望振興的激情,使來自全國的60多名昆蟲學教師獲得了豐富的昆蟲生理學知識。1979年南京農學院復校以後,他又以極其興奮的心情,重振旗鼓,恢復昆蟲生理毒理實驗室。1982年,他受國家農委委託,主辦全國昆蟲生理生態研討會。他邀請中國著名昆蟲學專家,到南京共商發展昆蟲生理毒理與生態學的大計。他十分重視師資培養,建議再次舉辦師資培訓班。農業部重視並接受了這一建議,於1983與1984年先後在南京農學院舉辦了兩期昆蟲生理師資培訓班。在此期間,他編寫了60多萬字的講義,還精心設計了多個實驗,製作了一系列昆蟲超微結構的幻燈片,親手繪製了很多圖表,先後邀請10多位外地專家為培訓班講課。此外,還兩次邀請外籍專家、教授來南京講學。

二、為中國害蟲化學防治與抗藥性研究作出貢獻

50年代起,尤子平開始從事李實蜂和小地老虎等害蟲的化學防治,並研究了對硫磷、內吸磷等藥劑在水稻植株上的殘留毒性。70年代後期,他主編了《植保手冊·農藥分冊》與《農藥知識》。他還經常到農村調查藥效、藥害以及安全使用技術,為農民解答疑難問題。1981年10月至11月間,他去美國考察害蟲的綜合防治,回國後編寫了10萬字的考察報告。他對長期大量濫用農藥引起害蟲的抗藥性予以特別的關注。1982年,在長沙農藥會議上,他向農業部有關領導報告了在中國研究害蟲抗藥性的必要性與迫切性。他的建議為國家計委所採納,從而連續主持了“六五”、“七五”長達8年的病蟲抗藥性科技攻關課題。該課題由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等6個單位的科研人員組成,制定或改進了三化螟粘蟲稻飛虱棉蚜棉鈴蟲、果樹蟎類等24種害蟲與害蟎抗藥性的標準測定方法,並用這些方法進行了抗性監測,及時準確地反映了中國害蟲的抗性發生髮展的動態。根據監測結果,在1989年-1990年連續兩次向農業部報告棉鈴蟲在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即將暴發抗性的警報,引起農業部的重視,在南京農業大學設立抗性監測培訓中心。培訓中心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抗性監測人員。

個人影響

(圖)昆蟲生理生化學昆蟲生理生化學:尤子平編著

一、提高了中國昆蟲生理解剖方面的研究水平

尤子平選擇地下害蟲小地老虎為對象,指導中青年教師開展超微結構的研究。經過10年努力,研究組成員先後對昆蟲的體壁消化道馬氏管氣管脂肪體生殖腺附腺的細胞結構及功能作了系統全面的研究,特別對變態過程中細胞器的變化以及藥劑和環境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觀察,其中有不少新發現提高了中國昆蟲生理解剖方面的研究水平。尤子平還編著了《昆蟲生理生化學》。該書歷時3年,凝結了他多年的心血。

二、為中國昆蟲抗性治理奠定了基礎

在尤子平指導下,他帶領的課題組開展了抗性機理的研究,提示了棉蚜、棉鈴蟲、二化螟、稻飛虱等害蟲對菊酯類和有機磷農藥的抗性生化與遺傳機制,闡明了神經不敏感性、酯酶、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轉移酶代謝酶在抗性個體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與遺傳基因的關係。這些成果,都為抗性治理奠定了基礎。

尤子平對第三代殺蟲劑——昆蟲生長調節物質的研究也非常重視。在他的指導下,研究人員發現了滅幼脲引起害蟲出現超齡幼蟲或畸形蛹態,其主要原因是滅幼脲使昆蟲體內保持了高濃度的JH,直接抑制前胸腺,因而影響了蛻皮激素的作用,從而破壞昆蟲體內激素平衡。他將這一發現在第19屆國際昆蟲學大會上作了詳細的介紹,與會者反應熱烈。

個人榮譽

尤子平曾任江蘇省政治協商會議第四、五屆委員,中國昆蟲學會和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理事,江蘇省昆蟲學會理事長,江蘇省農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化學化工學會農藥組副組長,《昆蟲學報》與《植物保護學報》編委。

長達8年的病蟲抗藥性科技攻關課題,研究成果先後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尤子平對昆蟲生長調節物質的研究,1992年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主要論著

1、黃其林,尤子平,鍾覺民:《普通昆蟲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61

2、尤子平:《昆蟲生理生化及毒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63

3、管致和,尤子平等:《昆蟲學通論》,北京:農業出版社,1981

4、王蔭長,尤子平:《小地老虎飛行肌的超微結構與飛行能力的研究》,《昆蟲學報》,1986,29(3):252-258

5、譚建國譚福傑,尤子平:《棉鈴蟲對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的抗藥性監測及抗性選擇》,《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7(4)增:36-43

6、王強,譚福傑,尤子平:《二化螟對六類殺蟲劑的耐藥性及增效劑的增效作用研究》,《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7(4)增:44-55

7、龔國璣王健,尤子平:《滅幼脲毒理學研究1·保幼激素類似物(ZR515)對滅幼脲的增效作用》,《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7(4)增:100-106

8、陳長琨,王蔭長,尤子平:《小地老虎變態期脂肪體及保幼激素類似物的影響》,《昆蟲學報》,1988,31(2):137-164

人物評價

(圖)昆蟲學報昆蟲學報:尤子平參考審稿或編輯

尤子平從事農業教育歷時50年。他懷著對事業負責和對青年的關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他講課條理清晰,內容充實,板書瀟灑,效果極佳。80年代,他為研究生授課,在講課之前都要閱讀大量文獻,以他豐富的學識把教學內容講得深入淺出。他還常常以親身體驗,把實踐與理論聯繫起來。如講述神經電生理時,由於他具有豐富的電學知識,而且業餘時間喜愛無線電,因此講課內容生動易懂,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子平經常教導學生和年輕教師要熱愛祖國,不要妄自菲薄,要忠於職守,一絲不苟,不說空話,多乾實事。他先後寫講文、摘錄筆記數百萬字,而且都是親自抄寫,字跡端正。課題組因教學或研究需要查找參考文獻或試驗方法,他便親自抄好或列印多份送給大家,盡力為別人提供方便。當年輕人每次發表論文時,他總是要求把他的名字排在最後,把功勞記在後輩身上。他為《昆蟲學報》或《植物保護學報》審稿或擔任《辭海》編輯工作,或為研究生修改論文,都十分細緻、認真,即使一個標點符號或英文字母,也要切實加以勘校,有時對繁雜的統計數據也進行計算核對。他如此認真負責,使年輕人大為感動,這樣逐步培養了精益求精、不圖虛名的好風氣。

尤子平長時期作為南京農業大學昆蟲學學科帶頭人,對梯隊建設十分重視。他對年輕教師關懷備至,也十分重視研究生的培養。他年過七旬以後,身體欠佳,但還是孜孜不倦地指導研究生攻克了農藥套用和抗藥性方面的許多難題。研究生寫出的論文,在世界均有一定的影響,如棉蚜對擬除蟲菊酯類抗性機理、棉鈴蟲對擬除蟲菊酯類的抗性機制與遺傳規律、殺蟲劑的聯合作用機制等等。他教授和培養的大批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多已成為各個崗位的學術骨幹,有的雖已出國深造,還經常來信向他匯報學術上取得的種種成就。由於他培養研究生認真負責,效果良好,1989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研究生導師。

尤子平為人寬厚,平易近人,凡接觸過他的人,都帶著崇敬的心情,讚揚他,想念他。他1991年退休後,因中風長期臥床休養,但仍然關心事業。外地寄來的論文資料,他都堅持閱讀,不忍釋手。他的心始終和事業聯繫在一起,後生晚輩們也常常前去看望他,向他匯報工作進展,讓他分享成功的喜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