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沙日寺

尕沙日寺,藏語稱“尕沙日噶爾兌桑曲林”,意為“尕沙日集貿法洲”,該寺由維哇·阿旺牟盤達瓦初建。

簡介

藏語稱“尕沙日噶爾兌桑曲林”,意為“尕沙日集貿法洲”。位於縣治北15公里處,在今年都乎鄉的尕沙日村。據《安多政教史》記載,該寺由維哇·阿旺牟盤達瓦初建,寺存有《麻尼全集》等文獻木刻版,其主要香火村為尕沙日村。尕沙日寺曾於清光緒九年(1883)擴建1次、1958年有大經堂、彌勒殿、護法殿、印經院各1座,昂欠2院93間,僧舍50院,寺僧115人,耕地130畝。今原彌勒殿和4院僧舍尚存,1983年10月批准開放後,重建經堂和護法殿,並修僧房5院,現有寺僧26戶 41人,由周本太任寺管會主任。寺主維哇活佛已故,傳有六世。

歷史

歷史上,尕沙日寺曾出過一些有影響的人物。清代,出生於本村的官卻嘉措,早年學經尕沙日寺和隆務寺,後入藏成名,獲拉仁巴格西學位,住藏40年,與第四十五任甘丹赤巴加央崔臣(甘肅卓尼人,於1685和1695兩任甘丹赤巴)交往甚密,返回故鄉後講經於隆務寺和拉莫德千寺,頗有影響、另外,出身於該寺的尕沙日畫師,畫技高超,兼通雕塑藝術,後世傳之如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