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皮

小黃皮

喬木,葉有小葉5-11片,小葉幾無柄,斜卵狀披針形或卵形,頂端鈍且明顯凹缺,基部兩側不對稱,葉緣有明顯的圓或鈍裂齒,僅葉面中脈被短柔毛,果枝上的小葉通常無毛;性味歸經苦、辛,微溫,有毒。 功能主治宣肺止咳,行氣止痛,通經活絡。主治感冒頭痛,風寒咳嗽,偏頭痛,胃痛,神經痛,牙痛,風濕關節炎,跌打損傷。產廣西西部及西南部(平果、天等、德保、田陽、龍津、大新、凌樂等縣)、雲南東南部(富寧、金屏、勐臘等縣)。生於海拔300-800米山谷密林中,常見於石灰岩山地。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小黃皮小黃皮

種中文名:小黃皮
種拉丁名:ClausenaemarginataHuang
科中文名:芸香科
科拉丁名:Rutaceae
屬中文名:黃皮屬
屬拉丁名:Clausena
命名來源:[ActaPhytotaxonomicaSinica8(1):93-94,pl.8,f.21959]
中國植物志:43(2):135 小黃皮[4]

別名

九里香、白花千隻眼[雲南]、假雞皮果、凹葉黃皮、白花千隻眼、果密雞、假雞皮果、山雞皮、山雞皮果、十里香。

形態特徵

小黃皮小黃皮

喬木,高4-15米。小枝灰黑色,當年生新枝、葉軸均被短而纖細並向上彎鉤的柔毛且有小瘤狀凸起的油點。葉有小葉5-11片,小葉幾無柄,斜卵狀披針形或卵形,長2-6厘米,寬1-3厘米,頂端鈍且明顯凹缺,基部兩側不對稱,葉緣有明顯的圓或鈍裂齒,僅葉面中脈被短柔毛,果枝上的小葉通常無毛,側脈甚纖細,葉片乾後暗褐黑色。花序頂生或有時兼有腋生,長3-7厘米;花序軸及分枝均被短柔毛;苞片鑽狀,甚小;花梗長不及1毫米;萼裂片闊卵形,長很少達1毫米;花瓣開花時長約4毫米且略反折;雄蕊10枚,花絲中部稍下增寬且呈曲膝狀,比花葯長,長短相間,藥隔乾後暗褐黑色;子房近圓球形,無毛,花柱長約為子房高的一半,柱頭稍增粗,子房柄明顯伸長。果圓球形或略長,徑8-10毫米,淡黃或乳黃色,半透明,有種子1-2粒;種皮膜質。花期3-4月,果期6-7月。

國內分布

廣西西部及西南部(平果、天等、德保、田陽、龍津、大新、凌樂等縣)、雲南東南部(富寧、金屏、勐臘等縣)。生於海拔300-800米山谷密林中,常見於石灰岩山地。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富寧。

藥用價值

小黃皮小黃皮

果肉味酸帶甜。根及葉作草藥,味苦,微辛,氣香,性溫。宣肺止咳、行氣止痛。治感冒發熱、風寒咳嗽、心胃氣痛。以根、葉、全株入藥。

性味歸經

苦、辛,微溫。有毒。

功能主治

宣肺止咳,行氣止痛,通經活絡。主治感冒頭痛,風寒咳嗽,偏頭痛,胃痛,神經痛,牙痛,風濕關節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2~3錢,水煎服或泡酒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