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赤蘚屬

小赤蘚屬

植物體矮小,密集叢生。莖直立,常短小,單一,稀分枝。葉疣叢生於莖頂端,呈卵圓形,倒卵圓形或橢圓形,先端劍頭形或舌形,具短尖或毛狀長尖,稀圓鈍;葉邊平直或略內卷;中肋長達葉尖或突出;葉上部細胞呈4-6邊形,常兩面具疣,稀平滑;基部細胞長方形,平滑。雌雄同株或異株。苞葉與葉向形。

基本信息

簡介

學名Pottia

科名小赤蘚科Pottiaceae

屬名小赤蘚Pottia

中文名小赤蘚屬

描述

屬27小赤蘚屬Pottia(Reichenb.)Ehrh.

exFuernr.Flora12(2Erg.):10:1829.

小赤蘚屬小赤蘚屬

模式種:小赤蘚P.truncata(Hedw.)B.S.G.

形態描述

植物體矮小,密集叢生。莖直立,常短小,單一,稀分枝。葉疣叢生於頂端,呈卵圓形,倒卵圓形或橢圓形,先端劍頭形或舌形,具短尖或毛狀長尖,稀圓鈍;葉邊平直或略內卷;中肋長達葉尖或突出;葉上部細胞呈4-6邊形,常兩面具疣,稀平滑;基部細胞長方形,平滑。雌雄同株或異株。苞葉與葉向形。蒴柄細長或短;孢蒴圓球形或倒卵形;蒴蓋圓錐形,有時與蒴軸相連而不脫落;蒴齒不發育或缺如,或具16枚不規則的短齒片;蒴帽兜形。孢子黃棕色,具疣。

本屬約60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洲,多生長於溫帶及暖熱地區,小形叢集的,土生及石生蘚類。我國已知有4種。

小赤蘚屬小赤蘚屬

分種檢索表

1.葉片呈狹長卵狀披針形,葉基角部往往下延呈長耳狀;中肋至葉尖稍下即消失一般為平原地區•••3.耳葉小赤蘚P.splachnobryoides

1.葉片呈闊倒卵形或卵圓形,葉基角部不下延;中肋或多或少突出葉尖成刺芒狀

2.葉邊平直,不捲曲.抱茹口特大,呈碗形,無蒴齒,蒴蓋與蒴相聯••••••••••••••••••••4.小赤蘚P.truncate

2.葉邊向內捲曲;孢蒴口小.呈倒卵形,具短的蒴齒,蒴蓋成熟後脫落

3.葉片呈闊卵圓形,蒴齒退化,齒片甚短且不規則••••••••••••••••••••••••••1.短齒小赤蘚P.intermedia

小赤蘚屬小赤蘚屬

3.葉片呈長倒卵圓形;蒴齒髮育較好,齒片較長,呈披針形••••••••••••••••••••••2.具齒小赤蘚P.lanceolata

套用

赤蘚糖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赤蘚糖醇

英文名稱:meso-Erythritol

CAS號:149-32-6

分子式:C4H10O4

分子量:122.12

純度:>99.0%等級:

GRMDL號:MFCD00004710

赤蘚糖醇赤蘚糖醇

赤蘚糖醇

Erythritol

生產用菌株:解脂假絲酵母(Candidalipolytica)

分子式:C4H10O4

性狀
白色結晶,微甜,相對甜度0.65。有清涼感。發熱量低,約為蔗糖發熱量的十分之一。溶於水(37%,25℃),因溶解度較低(與蔗糖相比),易結晶,適於需蔗糖口感的食品,如朱古力和餐桌糖等。不被酶所降解,只能透過腎(易被小腸吸收)從血液中排至尿中排出,不參與糖代謝和血糖變化,故宜於糖尿病患者食用。在結腸中不致發酵,可避免腸胃不適。不齲齒。熔點126℃,沸點329~331℃。

用途
低熱量甜味劑;高甜度甜味劑的稀釋劑

使用方法

可用於朱古力、焙烤製品、餐桌糖、軟飲料、糖果等。

用量
用於飲料、糖果、糕點,最大使用量3%。

赤蘚紅

[中文]:赤蘚紅又稱櫻桃紅、四碘螢光素、食品色素3號。

[英文]:Erythrosine

赤蘚紅赤蘚紅

[說明]:C20H6I4Na2O5•H2O紅色或紅褐色顆粒或粉末,無臭,易溶於水,溶於乙醇、丙二醇和甘油,不溶於油脂,耐熱性、耐鹼性、耐氧化還原性好,耐細菌性和耐光性差,遇酸則沉澱,吸濕性差。具有良好的染著性,特別是對蛋白質染著性尤佳。根據其性狀,在需高溫焙烤食品和鹼性及中性食品中著色力較其他合成色素強。

[使用限量]: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1996)規定:

用於調味醬時最大使用量0.05g/kg;用於高糖果汁(味)或果汁(味)或果汁(味)飲料、碳酸飲料、配製酒、糖果、糕點上彩裝、青梅最大使用量0.05g/kg;用於紅綠絲、染色櫻桃(系裝飾用),最大用量0.10g/kg。

[備註]:同一色澤的色素如混合使用時,其用量不得超過單一色素允許量,固體飲料及高糖果汁或果味飲料色素加入量按該產品的稀釋倍數加入。

金髮蘚目百科

金髮蘚亞綱是金髮蘚目的代表種。外型粗壯而猶如松杉類幼苗,在營養器官(配子體)和繁殖器官(孢子體)兩方面均系蘚類植物中最為複雜的類型。廣布於全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