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髮蘚屬

金髮蘚屬

金髮蘚亞綱是金髮蘚目的代表種。外型粗壯而猶如松杉類幼苗,在營養器官(配子體)和繁殖器官(孢子體)兩方面均系蘚類植物中最為複雜的類型。廣布於全世界。

基本信息

簡介

性狀: 外型粗壯而猶如松杉類幼苗,植物體高數厘米至數十厘米。莖有中軸的分化 ,基部有為數較多的紅棕色假根。葉較硬挺,具多層細胞,腹面著生多數綠色單層細胞的櫛片;葉邊具粗齒;中肋寬闊 ,幾乎占整個葉面。蒴柄紅

金髮蘚金髮蘚

棕色,長數厘米。孢蒴為具四棱的橢圓形,台部明顯。蒴齒64個。蒴蓋扁圓錐形,蒴帽被多數金黃色纖毛。在酸性而濕潤的針葉林林地,該種多成大片生長,並常與灰蘚屬白髮蘚屬植物混生。

正文

蘚綱金髮蘚亞綱金髮蘚目的代表種。外型粗壯而猶如松杉類幼苗,在營養器官(配子體)和繁殖器官(孢子體)兩方面均系蘚類植物中最為複雜的類型。廣布於全世界。

植物體高數厘米至數十厘米。莖有初步輸導組織中軸的分化,基部有為數較多的紅棕色假根。葉較硬挺,具多層細胞,腹面著生多數綠色單層細胞的櫛片,以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積,櫛片頂細胞的橫切面呈馬鞍形;葉邊具粗齒;中肋寬闊,幾乎占整個葉面。蒴柄紅棕色,長數厘米。孢蒴為具四棱的橢圓形,台部明顯。蒴齒64個。蒴蓋扁圓錐形,蒴帽被多數金黃色纖毛。

金髮蘚分類

在酸性而濕潤的針葉林林地,本種多成大片生長,並常與灰蘚屬或白髮蘚屬植物混生。  

金髮蘚目包括 1科21屬,分布於世界各地,其染色體數多為 n=7,14或 21。中國有其中 10屬:仙鶴蘚屬(Atrichum)、扁蒴蘚屬 (Lyellia)、樹發蘚屬(Mic-rodendron)、小金髮蘚屬(Pogonatum)、金髮蘚屬(Po-lytrichum)、擬仙鶴蘚屬 (Pseudatrichum)、長穗蘚屬(Pseudoracelopus)、擬金髮蘚屬(Polytrichastrum)、小赤蘚屬(Oligotrichum)和穗發蘚屬(Racelopodopsis)。

歷史和用途 

遠在11世紀中期,中國的《嘉祐本草》一書記載金髮蘚類植物(當時稱之為“土馬駿”)可用於清熱解毒和利尿。在19世紀初期,歐洲人民用金髮蘚類植物作繩索和婦女的裝飾品。50年代從金髮蘚中提取出二羥谷氨酸,還分析出此種植物具皂素。此外,金髮蘚類植物中還具有胺基酸、脂類和酚。

本目以配子體構造較複雜而被認為最進化的一類植物。但不少學者認為其蒴齒為細胞所構成,比由細胞壁所構成的蘚類為原始,而與四齒蘚目(Tetraphidales)和煙桿蘚目(Buxbaumiales)等合併成線齒類,置於黑蘚目(Andreaeales)和鳳尾蘚目(Fissidentales)之間。

金髮蘚屬等植物的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抗菌作用。

金髮蘚目百科

金髮蘚亞綱是金髮蘚目的代表種。外型粗壯而猶如松杉類幼苗,在營養器官(配子體)和繁殖器官(孢子體)兩方面均系蘚類植物中最為複雜的類型。廣布於全世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