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不求人

小病不求人

本書作者為中國台灣最負盛名、被譽為“近代難得一見的神醫”張步桃醫師,張步桃醫師結合家族三代家傳經驗以及四十餘年精誠行醫之所得,推出了《小病不求人》這一中醫養生經典之作。本書既有高屋建瓴的巨觀論述,更多的則是具體病症的解說剖析,還汲取《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千年古籍精華,為讀者提供了6大健康養生觀、14個常見病防治方劑、15種疾病早期徵兆詳解以及數十個日常食療保健小秘方。讓您輕鬆掌握千年古方的自我辨證與防治,做回自己的快活健康守護大師。

台灣著名中醫師張步桃代表作台灣著名中醫師張步桃代表作

圖書信息

書摘

多吃海帶抗腫瘤

海里的動物、植物、礦物都具有軟堅作用,也有制酸作用。所以,多吃海帶肯定可以抗腫瘤。除了海帶外還有昆布,還有日本壽司外面的那張海苔,都是同類的東西,多吃就會把腫塊化掉。以淋巴腫瘤為例,多吃牡蠣,就能夠比較好的改善症狀。我這裡還有很多病例,有的像桌球,有的像雞蛋,有的像葡萄柚,用這種方法化解都有效。另外……
胃酸過少蜂蜜養
相比胃酸過多的人來說,胃酸過少的病例較少。胃酸較少的人不容易消化。對於胃酸過少的患者,西醫沒有藥,最多的就是打免疫球蛋白,但是打免疫球蛋白會有後遺症,會疲勞、倦怠、掉頭髮、食欲不振,就像生了一場重病,很不舒服。治療胃酸過少,最好的辦法是用最純最好的蜂蜜,蜂蜜會協助製造胃酸。判斷蜂蜜……

蛋白泡冰糖護咽喉

像教師、播音員等需要經常使用嗓子的人,必須要注意休息,千萬不能將嗓子使用過度。同時還要注意飲食,油炸、烤燒及燥熱性食物儘量避免。我建議這類人最好每天早上洗臉刷牙後,用雞蛋白沖泡冰糖服用,以此來保護聲帶和咽喉。
雖然喝胖大海加羅漢果對改善聲音沙啞也有效果,但是女性如果飲用過多,可能會增加白帶分泌量,倒不如口含甘草片,不但可以修補嘴中的潰爛,還能保護口腔黏膜。含黃連片或黃連粉也很好,只是有人嫌苦。我認為黃連藥性苦寒,如果用量不當,反而會有大熱,也就是“多服黃連,反從燥化”,所以自己治療時,不要輕容易嘗試,我主張還是口含甘草片,效果好,又沒有副作用。
盛夏防中暑,請服三鼎足方
平常預防中暑,可以服用生脈飲。因為暑氣傷人,汗出多了會損傷人體的陽氣,尤其是心臟的陽氣,所以一定要用強心的藥。生脈飲中,人參強心、麥冬清心、五味子收斂耗散之氣。這三味藥經現代藥理研究分析發現,都具有強心作用,所以主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多汗,肺虛而咳”,只要排尿少、煩熱口渴都適用。
生脈飲日常飲用非常好,多加一味甘草片,也就是三錢人參、三錢麥冬、三片甘草、五粒五味子,就能製成生脈保元湯,人參、黃芪、甘草就叫做保元湯,一年四季天天喝都可以,強心又保持體力。
人們一定要在外面活動,天氣太熱,出汗太多,已經中暑了怎么辦?先把人安置在陰涼處,領帶、腰帶都要先鬆掉,扣子也要解開,減少身體壓迫感,然後用白虎人參湯,白虎人參湯是解暑的,人參是強心的,因為出過汗,人一定會口乾舌燥,有白虎湯解熱,有人參生津解渴,再配合扎人中、刺激中沖穴或足三里穴,人就會甦醒過來。
另外,夏天出汗多,水分攝取少,因此人排尿的量與次數都會減少,顏色很深,我們就用六一散來處理。六一散是滑石六、甘草一,有人會再多加一味硃砂,就叫做益元散。生脈飲、白虎人參湯、六一散被我稱為夏天的三鼎足方……

枸杞菊花養眼睛

說到枸杞、菊花,清代的陸定圃在其所著的《冷廬醫話》一書中最推崇的就是用枸杞、菊花作為養護眼睛的用藥。可以做成藥丸,叫做枸菊丸;可以泡茶,加一兩片甘草進去,味道就很甜很好吃,這兩味藥對養護眼睛最好了。
菊花的量不要買多,因為菊花如果放久,即使是放在罐子裡,蓋子蓋緊了,還是會長小蛾,因為可能有蝴蝶在上面產卵,又沒有經過特殊處理,採收之後把它壓扁,放進冷凍庫冷凍,在恆溫下不會孵化,但是拆封之後在適溫下卵很快就孵化了,所以會產生小蛾。一般菊花採收後要經過殺菌處理,放在蒸籠里蒸,蒸過之後蟲卵就死掉,這樣放再久都不會長蛾了。
現代社會的燈光,印刷品,還有資訊時代專利品——電腦熒幕,對人的眼睛傷害很大,甚至造成很多飛蚊症的患者,如果能及早養護眼睛,常喝菊花枸杞茶,一定會有很大幫助。

豆神奇功效高

枸杞菊花之外,生吞黑豆也有功效。《冷廬醫話》一書中,對眼睛養護最推崇的養生方是枸杞菊花,其次就是生吞黑豆。陸定圃提到有個考官,在四十多歲的時候,視力就很差,後來生吞黑豆,到了八十幾歲,連蠅頭小楷都能看得很清楚。由此可見,生吞黑豆對整個視力的改善確實很有作用。
我在1972年,曾經生吞過半年黑豆,但是欠缺恆心,就中斷了。這就像寫日記一樣,有人剛開始興致勃勃,寫了一個星期之後,就改成周記,過一個月之後就變成月記,最後可能變成年記,更可能三年才記上一筆,能夠一輩子寫的人太難得了。後來,我從1991年7月2日開始到現在,每天生吞黑豆四十九顆,已經滿十二年。
吞黑豆第一是能強肝,第二能解毒,第三明目……

厥類清腸胃

前段時間去一個地方做講座,除健康講座之外,還做了一場義診。義診結束後,主辦單位安排晚餐,菜餚內容都是我非常喜愛的野味,其中炒蕨加蛋,滑嫩爽口,最令人回味無窮、倍感親切。
人們平常吃膩了大魚大肉,腸胃堆積了太多的脂肪,不妨吃些菜蔬野味,藉機清除腸胃裡的脂肪與油垢,蕨類植物就是一道頗受歡迎的山珍野味。
全世界的蕨類植物約一萬種以上,主要產於熱帶多雨地區,我國約有二千種。可供藥用的大約一百餘種,如鳳尾草、入地蜈蚣、骨碎補、卷柏、金毛狗脊等。我們知道,常吃肉類會轉化為酸性反應,而如今國民生活水準提高,大家普遍攝取高營養物質,平日又四體不勤、缺乏運動,造成酸性物質沉澱而引發尿酸、痛風及便秘等一些所謂的“富貴病”。到目前為止,現代醫學對這種富貴病,除了用類固醇及秋水仙素之外,仍然沒有很好的治療手段,而這些藥物只能治標,它們的副作用人所皆知。可以說一旦患上這種病,一生都甩不脫了,病情嚴重的甚至能導致肢關節嚴重變形。
蕨類植物含有豐富的生物鹼、灰分、碳水化合物及纖維質,可以中和人體酸鹼,是特別適合推介給現代人的美食。蕨類的煮食方法是先撿去粗、老的部分,取其嫩芽(葉)。如果要去除裡面的生物鹼及灰分,可以先放到開水中燙一燙,但是時間不要太久。燙完以後就可以把事先準備好的食用油(最好是豬油,這樣炒起來最香)倒入鍋內加熱,拍幾顆大蒜爆香,再將材料倒入鍋內用猛火炒熟就可以了。蕨類也可以和肉絲一起炒,或者是加上客家人醃製的福菜一起炒,更具風味。
蕨類植物繁殖能力強,不必施用農藥,因此不用擔心農藥殘留。一般傳統市場或是超市皆可購得,價位公道,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試一試。

菜豆乾味美消食

菜豆又名豇豆,是最常見的豆類家常菜,含有豐富植物性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由於容易栽種,所以通常菜豆產量會比較大。那些一時吃不了的菜豆可以先洗淨,在開水中燙熟後就可以撈起來放在陽光下曝曬,等到完全乾燥了就可以存放於容器中。只要不受潮,可保存很長時間。想吃時就拿出來,稍微洗一下,然燙熟、加點佐料涼拌,或者是炒肉丁,或者和豬大骨一起用文火燉上個二三個小時就可以上桌。也可以先將菜豆乾用水泡軟,同排骨或五花肉一起燉,無論何種方式,燉出來的湯都十分鮮美,還有消食、促進食慾的功效。有些地方儲存方法略有不同。他們會把菜豆像醃酸菜一樣醃製,等到變酸後才切丁炒牛肉絲,是一道非常好的下酒菜。我想如果有美食大師慧心巧手,能夠變化出更多的花樣,必能將這道小吃揚名於天下。

蓮藕補氣除百疾

蓮藕是睡蓮科多年生宿根性水生植物,根與莖生於水底泥土中,有明顯的節數段,中空有孔,可食用部分稱為“藕”;地下莖節節相連,故稱“蓮藕”。
從藥用立場分析,除了蓮藕外,自下而上,荷梗、荷葉、荷花、蓮蕊、蓮子、蓮心、蓮蓬無一不可入藥:荷葉能治腦積水;蓮子含有高營養成分,能補中益氣,除百疾、治腰痛、泄精,是民間常用食補材料,四神湯中也一定會用;蓮蕊須,清心通腎、固精氣、烏鬚髮、悅顏色;蓮蓬治血脹腹痛及產後胎衣不下、婦科經血不止、小便血淋等,效果奇佳,其妙用難以盡述。
至於蓮藕,搗汁服用有活血化瘀、解熱、涼血、滋潤腸胃的功能。我在這裡教大家一個秘方:先將蓮藕洗刷乾淨,放在開水中燙幾分鐘殺除病菌,然後取出蓮藕把它切成薄片,最後把藕片放入果汁機中加冷開水打汁、過濾去渣,最後加上少量冰糖,或者用杏仁霜調服都可以。藕中含有澱粉,榨汁後略呈濃稠狀,風味、口感都相當不錯。有一老婦人中風后兩個耳朵都聽不見了,我就建議她每天喝蓮藕汁一杯約500CC,結果兩個多月後聽力竟完全恢復。因為藕汁能柔軟動脈血管壁,且能將沉澱於血管的物質或堵塞部分清除,這樣受壓迫的聽覺神經功能自然就恢復了。蓮藕涼拌的處理程式和前面也是一樣的,但切片後需加白醋少許,再加薑絲、冰糖,藕粉遇醋凝聚,這樣咬起來就非常清脆,味道酸中帶甜,是下酒非常好的菜餚。蓮藕排骨湯老少皆宜,糯米蒸藕也是極受歡迎的甜點。
除此之外,熟的蓮藕粉還可以治療手腳凍傷金瘡和骨折,同時有文獻報告蓮藕還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功效,可見平時多加食用有益無害。

苦瓜清肝明目

幾乎每個人都怕吃苦,難怪《孟子?告子篇》特彆強調:“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就是看準了人類與生俱來怕吃苦的劣根性。但偶爾吃“苦”實在有益無害,“苦瓜”就是其中的代表。
苦瓜在植物分類屬葫蘆科,產自中國,廣東人稱為“涼瓜”,又名“癲瓜”、“錦荔枝”;它的莖、葉、果實都可做藥,因此被稱為“菜中君子”。記得小時候的苦瓜都是小小的、青綠色,最近幾年經過農業學家的改進,苦瓜個頭已經變得很大了,市面上也非常受歡迎。
《隨息居飲食譜》這本書上說:苦瓜還沒有成熟的時候是青色的,性寒涼,所以能夠清心明目;成熟以後就變成了紅色,性甘平,能夠養血滋肝,補脾腎。不過民間很少等到苦瓜成熟,多半看長得夠大就摘下來了。苦瓜除了果實可供食用外,它的莖葉搗爛外敷可以治燙傷、濕疹、毒蟲咬傷及皮膚炎等,因為苦寒有消炎作用。另外苦瓜種子還有益氣壯陽的功效。
苦瓜乾和著涼茶一起吃,能夠清熱降火,如果和甘草一起煮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我想每個人都會有過長痱子的經歷,那種煩躁難當的感覺恐怕很少有人能夠忘記。市面上那些爽身粉、痱子粉只能暫時止癢,卻達不到根治的效果。我這裡有一個方子:將生的苦瓜切成片在長痱子的地方塗抹,或者是將苦瓜搗成汁塗抹到患處,效果也是一樣的,非常見效。
很多人喜歡吃油炸燒烤類的食物,但是這類食物吃多了有一個後果,那就是容易上火,引起便秘、口腔潰瘍等問題,其實解決這種問題也滿簡單,只要拿一根苦瓜和50克的木賊一起煮了服用,立即就見效。
苦瓜還是餐桌上常見的菜餚,同辣椒、豆豉、蔥段炒食或紅燒,為下酒好菜;涼拌苦瓜時則先把苦瓜洗淨、切成薄片,放在冰櫃中冷凍,吃的適合沾點甜醬,清脆爽口,在夏天有清涼消暑的功效;苦瓜炒肉更是素中帶葷、絲毫不油膩的美食。
《小病不求人》中國台灣最負盛名中醫師張步桃親傳養生護命寶典,熱銷台灣十四載,持續再版熱賣中的中醫養生經典,大陸定價28元

基本信息

作者:張步桃 著
出版社: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中國城市出版社
字數: 138千字 出版時間:2009-9
定價:28.00元 版 次:1
頁數: 244 印刷時間: 2009/9
開本: 16開 印 次: 1
紙張:15.25 I S B N : 978-7--304-04250-9
包 裝: 簡裝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為中國台灣最負盛名、被譽為“近代難得一見的神醫”張步桃醫師,張步桃醫師結合家族三代家傳經驗以及四十餘年精誠行醫之所得,推出了《小病不求人》這一中醫養生經典之作。
本書既有高屋建瓴的巨觀論述,更多的則是具體病症的解說剖析,還汲取《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千年古籍精華,為讀者提供了6大健康養生觀、14個常見病防治方劑、15種疾病早期徵兆詳解以及數十個日常食療保健小秘方。
讓您輕鬆掌握千年古方的自我辨證與防治,做回自己的快活健康守護大師。

張步桃蔬果養生保健食療歌

生梨潤肺化痰好,蘋果止瀉營養高。
黃瓜減肥有成效,抑制癌症彌猴桃。
番茄補血助容顏,蓮藕化淤解酒妙。
紫茄祛風通大便,韭菜補腎暖膝腰。
蘿蔔化痰消脹氣,芹菜能治血壓高。
莧菜平衡酸鹼值,補血又使痛風消。
冬瓜消腫又利尿,黑豆綠豆解毒好。
…………

作者介紹

1941年生於台灣省蓮花縣,家族三代行醫,自幼就隨父習醫。從醫數十年來,治癒的患者不計其數。SARS期間,他首先提出針對性中醫療法轟動一時,而其首倡的“生吞黑豆補腎法”更是風靡台灣,被譽為“中醫界的‘大師’級的醫師”、“近代難得一見的神醫”。
張步桃曾任“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執行秘書、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兼任主治醫師、“考選部”中醫師特考典試委員、過敏及氣喘研究學會常務理事、傳統醫學會秘書長;現任“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常務董事、中醫師特考筆試及格人員訓練班講師、中醫師全國聯合會顧問、張仲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等職。近年來他熱衷於中醫文化的推廣,足跡遍及全球華人地區。
在台灣省,張步桃醫師先後出版了《小病不求人》、《張步桃養生觀》、《張步桃開藥方》、《張步桃解讀傷寒論》等養生書籍十餘種、光碟數十種,深受讀者喜愛。

目錄

自序:了解身體警兆就不會恐懼
第一章 醫病先醫心
時刻保持樂天達觀的心態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信心是最好的良藥
不要對藥物一知半解窮擔心
藥別隨便吃
“醫身”容易“醫心”難
第二章 其實你也可以了解自己的身體
臟腑辨症最準確
經絡就是人體的“馬路”
“八綱”是判斷病況的基本標準
肝是人體的“國防部”
膽是其他臟腑的總樞紐
“心”還包括大腦和神經
…………
發燒也並非那么簡單
心不清才會失眠
多睡消除青春痘
要人命的頭痛
眼睛常見病的治療
第五章 妙用生活保健康
糖尿病人怎么吃
薏仁價廉功效高
糯米雖好別過量
常吃蘑菇益處多
蔬果保健功效強
後記:中醫的科學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