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良性癲癇

小兒良性癲癇

小兒良性癲癇也稱良性部分發作性癲癇,屬兒童期特有的一種類型,特點是只發生在小兒某一特定的發育時期(成人無此病),不是由於局限性疾病所致,有明顯遺傳因素,發作時意識不喪失,沒有智力缺損,能自然緩解,愈後良好。

基本信息

疾病分類

小兒良性癲癇小兒良性癲癇

1.兒童良性中央回-顳區棘波灶癲癇:有遺傳傾向,是小兒良性癲癇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發病率占小兒癲癇的15%~25%,起病年齡為2~13歲,76%在5-10歲,男孩多於女孩,不管治療與否,在15歲前多停止發作,常為口咽發作,如:唾液增多,喉頭咕咕作響,口唇及舌抽動,下頜關節攣縮,不能張口,不能說話,舌僵硬,不能吞咽,有窒息感,肢體抽搐可限於一側,也可同側上下肢抽動,常伴有軀體感覺障礙。部分發作時意識不喪失,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若繼發全身發作則意識完全喪失。75%的患者在入睡後不久或清晨剛醒時發作,發作比較稀疏,一般隔月或更長時間發作一次。腦電圖表現為背景波異常,在腦中央區或中央顳區有典型的高幅棘波或尖 慢波,睡眠期發作頻繁明顯多於清醒期,自然睡眠腦電圖容易記錄到這種異常,過度換氣和閃光刺激可誘發。

2.兒童枕部放電灶癲癇:發病年齡自15個月至17歲,47%有癲癇家族史,92%的病例在19歲以前緩解,發作是以視覺症狀開始,如黑朦、光幻覺,接著出現半側陣攣、精神運動型發作或全身性強直-陣攣發作,發作後常有噁心、嘔吐、頭痛等,發作可在入睡或清醒時發作,青春期後可自動停止發作,但有5%可轉變成其他類型發作。

3.兒童良性轉側發作性癲癇:在兒童晚期或青春期起病,25%有癲癇家族史,發作多在睡眠醒來時,眼及頭或軀幹向一側轉動,有時擴展為全身發作持續5~15秒,有時可伴有其他發作。

4.小兒良性感情性癲癇:3~10歲起病,發作以恐慌、叫喊等情感症狀為主,可有咀嚼、吞咽等自動症,意識不喪失,在15歲以前停止發作。

5.良性少年肌陣攣癲癇:少年期發病,有遺傳傾向,發作表現為肢體肌陣攣性抽動,常在晨醒或午睡醒來時發作, 自發頻發,尤以疲勞時顯著,睡眠時消失,無意識障礙,光、聲、睡眠剝奪可誘發,預後良好。

6.良性家族性新生兒癲癇:為家族性疾病,多在2~3天至數周內起病,個別可在生後3個月時出現頻繁的驚厥發作,發作形式為部分性或全身性,表現為陣攣性、強直性抽搐或呼吸暫停。家族中數代連續多人在新生兒期有驚厥,一般3周內停止發作,個別可達生後8個月,約15%的病嬰兒至兒童期或成年期又發生癲癇。

7.不典型小兒良性部分性癲癇:起病年齡為2~6歲。發病前後神經系統發育正常,發作形式有睡眠或清晨醒來時的部分運動性發作、失神、短暫的失張力和肌陣攣,每例均有兩種以上形式的發作。抗癇藥物效果欠佳, 大部分在8歲以前停止發作。睡眠腦電圖表現為連續的廣泛的棘-慢波,有時可達3次/秒,兩側不一定對稱。清醒時腦電圖正常。有時在中央-顳區有棘波灶,或3次/秒的棘-慢波爆發,本型系"伴中央-顳區棘波灶的小兒良性癲癇"的一種不典型類型。根據發作形式、治療反應及睡眠腦電圖的改變,常被認為是Lennox-Gaxtant綜合徵。但本病患兒智力正常,清醒時腦電圖正常或改變不明顯,以及發作的自限性可區別之。

癲癇,俗稱"羊癲風",是一種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發作性疾病,在小兒中並不少見。 癲癇發作時其表現不一,有的是全身性發作,有的是局部性發作;在全身或局部發作時也不盡相同。去醫院診治時家長必須向醫生詳盡地描述發作時表現,以有助於論斷。

病因

1、先天腦發育畸形,如無腦回畸形,巨腦回畸形,多小腦回畸形,灰質異位症,腦穿通畸形,先天性腦積水,肼胝體發育不全,蛛網膜囊腫,頭小畸形,巨腦症等。

2、神經皮膚綜合症:最常見的有結節性硬化,神經纖維瘤病和腦三叉血管瘤病等。

3、遺傳代謝病,如苯丙酮尿症,高氨血症,腦脂質沉積症,維生素B6依賴症等。

4、圍產期腦損傷,主要是產傷、窒息、顱內出血、缺氧、缺血性腦病,中其以缺氧缺血性腦病而致癲癇者最常見。

5、顱內感染:如細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腦膿腫、黴菌性腦膜炎、腦寄生蟲病、接種後腦炎、傳染後腦炎等。

6、營養代謝障礙及內分泌疾病,常見有的低血糖、低血鈣、低血鎂、維生素B6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

7、腦血管病:如腦血管畸形、顱內出血、腦血管炎、腦梗塞等。

8、外傷:由外傷而致的顱內出血、顱骨骨折、腦挫裂傷等均可引起癲癇,但發病率與損傷程度及部位有關。

了解癲癇的發病原因對於成功治癒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很多人沒有及時接受治療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對於本病的發病原因了解的不是很全面。靜心安癇.劑是純中藥製劑,治療效果顯著,可以讓您迅速擺脫癲癇的痛苦,重新找回健康和幸福。

注意事項

小兒良性癲癇小兒良性癲癇

腦電圖是癲癇的一種手段,但陽性率只有60%左右,如果作24小時動態記錄,則可提高診斷的陽性率。但作出病因診斷有時比較困難,有些病例經過各方面的檢查,病因仍然不明。 一旦小兒確診為癲癇,用藥一定要按照醫生處方來進行,治療過程中家長應配合醫生,長注意以下幾點:

定期服藥

應按照醫生的囑咐調整藥物的種類及劑量。原則上以最少的藥物、最小的劑量控制發作為前提。服藥時期應自發作控制後持續2-4年,然後在1-2年內逐漸減量、停藥。一定要堅持每日服藥,擅自停藥或減量常會引起發作。

定期隨訪

期去醫院隨訪療效,觀察藥物的副反應及毒性作用。

注意安全

癲癇未完全控制前有隨時發作的可能,所以嚴禁游泳、攀高、騎腳踏車基在河邊玩,過馬路要遵守交通規則,以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勞逸結合

若癲癇患兒智力正常,應上學讀書。平時生活要有規律,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避免不良因素,如進水或進食過多、過度疲勞、異常興奮等,可以誘發癲癇發作。

心理因素

癲癇患兒常常受到家長的過分照顧和重視,也有的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歧視,這兩種現象均對患兒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家長和老師、同學們要正確對待他們。 此外,如果癲癇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智慧型遲緩,除積極治療癲癇外,應加強教育。

疾病特點

小兒良性癲癇小兒良性癲癇

從病因到預後,小兒癲癇都有其不同於成人癲癇的特點。這是因為小兒腦的解剖、組織、生理、生化、遞質、酶及電活動等處於自己的發育動態過程中,因而小兒癲癇有多樣性、易變性及不典型性。例如圍產期損害是小兒時期所獨有的,某些癲癇及癲癇綜合徵如典型失神癲癇,基本只見於兒童或少年期,某些發作如全身性強直一陣攣發作不見於新生兒;腦電圖中的高峰節律紊亂只見於嬰兒,爆發抑制圖型只見於新生兒以及慢棘一慢波多見於幼兒等。抗癲癇藥物的藥物代謝動力學甚至藥物效應動力學,在小兒也不同於成人。幼兒代謝快,按體重計算的藥量比成人大,苯巴比妥對認知與行為的影響在小兒更為明顯。另外,小兒期的一些良性癲癇在成人期前即自發緩解。

治療方法

神經因子植入法治療

第一步:癲癇是各種原因造成的大腦細胞受損凋亡,以致大腦神經異常放電造成的腦神經系統慢性疾病,因此,激活腦細胞修復腦神經、恢復腦功能成為治療的關鍵所在。

第二步:神經因子植入療法運用JY-24電腦立體定位監測儀可安全、深入查出大腦神經活動異常的病灶部位,找出癲癇的治病根源,便於精準有效的進行神經因子植入。

第三步:專業權威醫生操作——2mm微創切口手術,在大腦神經病灶部位植入神經營養因子,安全可靠,病人不痛苦,隨治隨走,24小時後即可自行康復。

第四步:神經營養因子在腦內持續不斷散發神經營養修復能量,修補受損的腦部神經細胞,使癲癇病情當天得以控制住。

第五步: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患者大腦的功能不僅明顯得到提升,智力提高,而且患者全身的免疫系統也得到良好的提升。

第六步:經過顱內神經營養因子的修復,癲癇患者病灶部位的面積明顯縮小直至消失,到最後實現徹底康復。

“神經因子植入法”:三大優勢

安全可靠:綠色治療 無毒副作用

區別於普通的藥物治療,讓患者告別藥物依賴,減少藥物毒副作用對身體的損害,具有安全綠色的治療特點,成為國際癲癇治療的新方向。

治療方式:無需開顱手術 痛苦少

無需開顱手術的風險以及痛苦,採用微創治療方式,整個治療過程中無痛苦,患者不用擔心受罪、心理壓力障礙大的問題。

療效治癒率:根源性治療 避免復發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發的疾病,該療法從促進大腦神經元修復的根源處出發,精準的進行治療。不僅可以控制癲癇症狀,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做到根除癲癇致病根源,徹底治癒癲癇,避免反覆復發。

神經細胞激活療法(3mm數位化微創)

在對癲癇病灶準確定位的基礎上,利用國際最先進的神經中央監護系統找出適合的植入點,採用3mm數位化微創植入特效生物因子,選擇性激活星形膠質細胞,通過其不斷的自我更新、遷移和分化,補充丟失或受損的神經細胞,並迅速使大腦神經元細胞功能產生逆轉,調節神經元興奮性和抑制性平衡,使電信號能正常傳導,腦內生物電正常有序產生;同時通過特色經絡疏導刺激腦部,啟動患者自己的腦細胞修復再生,激活已經存在於患者腦內的自我修復再生能力,刺激機體的免疫系,提高免疫力,從而在根本上抑制癲癇復發。

預後預防

癲癇持續狀態在癲癇患者中的發病率為1%~5%,在抗癲癇藥物被廣泛套用前其病死率為10%~50%。至今其病死率仍高達13%~20%,因而,應充分重視其診斷及處理。

預防

癲癇病的預防非常重要。預防癲癇不僅涉及醫學領域,而且與全社會有關預防癲癇應著眼於三個層次:一是著眼於病因,預防癲癇的發生;二是控制發作;三是減少癲癇對患者軀體心理和社會的不良影響。

導致症狀性癲癇綜合徵的原發病的預防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也十分重要。對有遺傳因素者要特彆強調遺傳諮詢的重要性,應詳細地進行家系調查,了解患者雙親、同胞和近親中是否有癲癇發作及其發作特點,對能引起智力低下和癲癇的一些嚴重遺傳性疾病,應進行產前診斷或新生兒期過篩檢查,以決定終止妊娠或早期進行治療。

突發急救

明確診斷

(1)有效的治療必須要有正確的診斷,要與肌陣攣、震顫、痙攣、舞蹈症、去大腦強直、去皮層強直等鑑別。

(2)腦電圖檢查;抽血送檢下列化驗內容:血pH和血氣分析、血糖、血電解質、轉氨酶、血酮、血氨、血白細胞計數和分類、抗癲癇藥物的血濃度。

(3)反覆癲癇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不恢復時或每次驚厥發作持續在2分鐘以上時應視為癲癇持續狀態。

一般處理

1、判斷為本病後,立即將患者的頭轉向一側,清除口中分泌物,防止吸人和窒息。用外裹紗布的壓舌板墊在上下臼齒之間,以防舌和頰的咬傷,同時有利於呼吸通暢。有氣道阻塞者及早行氣管切開。

2、立即作血壓、呼吸、脈搏、心電監測。

3、常規吸氧。

4、防止肢體損傷、床邊加床欄。

5、迅速建立靜脈輸液通道,保持輸液通暢,評估心肺功能,注意防治失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心力衰竭等,維持正常血壓。

6、靜脈給予25—50g葡萄糖和VitBll00mg。

7、糾正低血糖、低血鈉、低血鉀、高血糖等。

8、控制腦水腫,可適當套用20%甘露醇250ml靜滴。

9、控制體溫,物理降溫或戴冰帽。

10、發作難以控制時,應插胃管排空胃內容物,防止嘔吐物吸人氣管。

11、套用廣譜抗生素治療和預防感染。

12、終止抽搐

13、癲癇持續狀態一系列嚴重後果均源於驚厥持續或反覆發作。因此,在短期內控制發作非常重要。肌肉注射抗癲癇藥物已證明吸收不穩定難以達到目的,反覆小劑量肌肉注射用藥不但不能控制發作,而且很容易超過極量。靜脈注射抗癲癇藥物是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