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兒童癲癇

良性兒童癲癇,臨床表現及腦電圖都具有一定特徵性,能自行緩解或抗癲癇藥治療效果較好,預後良好的一類癲癇綜合徵。

特點

(1)多發生,以6~10歲為多,3歲前及12歲後少見,一般在15歲前停止;
(2)以全身強直-陣攣發作或面部抽動、流涎、痰鳴及部分發作為多見,少數在覺醒狀態下發作;
(3)發作特點為一側面肌強直或陣攣、流涎,少數為軀幹感覺症狀,如一側的面頰、齒齦、舌或唇等感覺異常,偶爾可擴展到面部、上肢,意識存在,語言暫停,發作持續時間短,發作頻率不一,神經系統檢查無異常,智力正常;
(4)典型的腦電圖表現為中顳區及中央區有雙相振幅較高的棘波或尖波,之後為慢波,再後為慢波單發或成簇出現,背景正常,可為一側,也可為雙側,也可由一側轉向另一側,兩側棘波不同步,棘波的形態和頻度與臨床發作情況不平行。因棘波的波幅常與年齡及覺睡狀態有關,而且又以睡眠時為多,所以在臨床上懷疑本病時,應做睡眠誘發試驗。

常見病症類型

(1)伴枕區棘慢波的小兒良性部分性癲癇;
(2)不典型的小兒良性部分性癲癇;
(3)伴兩側3次/秒棘慢波的兒童良性轉側發作性癲癇;
(4)小兒良性感情性癲癇;
(5)新生兒的良性驚厥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