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膿包瘡

小兒膿包瘡

膿包瘡俗稱黃水瘡,是小兒一種最常見的化膿球菌傳染性皮膚病,系接觸傳染,蔓延迅速。小兒膿包瘡是發生於小兒的一種大皰型膿包瘡。小兒皮膚防禦功能不健全和對細菌特別敏感是發病的重要因素。

基本信息

病理原因

小兒膿包瘡小兒膿包瘡
小兒膿包瘡俗稱“天皰瘡”,是一種急性、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嬰幼兒和兒童最易感染,通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主要表現是膿皰膿皰壁薄如紙,一碰就破,破了就流水結痂,並向周圍蔓延。
(1)小兒皮膚嬌嫩,角質層不完備,洗擦時很容易破損,為細菌的停留入侵造成機會。
(2)小兒穿的衣服、衣領及扣紐過厚過硬,擦損皮膚;或穿著存放已久的衣服,或舊的未消毒衣物。
(3)小兒膿皮疹多見於與鼻腔帶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護理人員接觸者,如果發現有這種情況例如母親鼻部帶菌,應給隔離或滴鼻消滅帶菌狀態,戴口罩和洗手也是必要的。
(4)小兒皮膚皺褶的地方,容易潮濕積垢,為細菌繁殖提供方便。因此,護理新生兒時不可不注意。

病理特點

小兒膿包瘡小兒膿包瘡

小兒膿包瘡是由細菌感染所引起的化膿性疾病。病原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本病在早產兒或營養不良的新生兒中多見。傳染源來自母親、保姆或病菌污染尿布。炎熱潮濕季節發病率高。發病常見於生後四至十天。

經常發於手臂、下肢或尿布區以及皮隔皺摺部位。膿皰高出皮膚表面,周圍微紅。初期皰液清晰,後期迅速成為黃色混濁液。膿皰破裂而露出紅而潤濕的面。輕者皰瘡局限於較小區域而不再陸續發生新瘡,無全身症狀;重者新的膿包瘡不斷出現,可並發敗血症腦膜炎。此時可有嚴重的中毒症狀及特徵。相關文章.

治療原則

1.本病應隔離治療。患兒的衣服、枕席、床單、毛巾、手帕及玩具等污染物品,要進行消毒。
2.一般作局部治療,外搽魚石脂糊劑百多邦軟膏(2%)等。損害範圍廣泛或全身症狀較重者,可全身使用敏感抗菌素。

治療方法

小兒膿包瘡氯黴素注射液
1取氯黴素注射液1克,2%龍膽紫12毫升,兩藥混合備用。先用淡鹽水或溫開水清洗膿液,再用棉簽蘸氯黴素龍膽紫溶液搽患部,每日3-4次,3天唯一個療程。一療程後如未痊癒,可再用一個療程。

2一般套用75%酒精拭擦皮膚患處進行消毒,再用藥棉棍或消毒的細針將膿疤挑破,吸乾液體。液體會不斷滲出,要注意多次吸乾,塗上2%龍膽紫藥水,不使感染面擴大。對周圍的皮膚用酒精擦拭(每次餵奶前)保持清潔。平時注意勤換內衣,做好清潔護理,有膿包瘡的更要天天換內衣。如膿包瘡較多,應去醫院診治。

3輕症一般以外治為主。病初僅有少數膿皰,宜將表皮刺破,用消毒藥棉吸去液體,塗2%紫藥水或塗上新黴素桿菌肽油膏;患處四周的皮膚須每隔2-3小時用75%的酒精消毒1次。結痂部位,要先用1:1000高錳酸鉀液沖洗後再揭去痂皮,塗些紫藥水。保持小兒的清潔衛生,衣服的清潔衛生和皮膚清潔乾爽。

4膿包瘡是小兒最常見的由化膿球菌引起的一種皮膚病。大多為葡萄球菌引起,可誘發急性腎小球腎炎。搽氯黴素龍膽紫溶液,有明顯療效。

5膿包瘡過多,全身套用抗菌素(青黴素紅黴素慶大黴素等)和抗組胺藥,局部用2%龍膽紫溶液或抗菌素軟膏外搽。氯黴素是廣譜抗菌素,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均有較好療效,龍膽紫兼有殺菌和收斂作用,兩者混合後作用增強,療效更好。

6患病的小兒,其衣服、尿布等應每天煮沸消毒一次,烈日下曝曬被褥;
嬰幼兒的生活用品要經常消毒、洗曬,並自備一套,單獨使用;要注意經常給小兒洗澡換衣服,剪指甲;防止皮膚損傷。

7新生兒膿包瘡一經發現應立即隔離和就醫。病情輕者可以肌注青黴素或口服抗菌素。較重的膿包瘡,大多在頭面、胸背有四肢皮膚上,有豌豆大小的皰疹,內含微渾液體,皰疹膨脹到一定程度時可自行潰破,稱為天皰瘡。處理時除局部皮膚患處塗藥外,還應肌肉注射青黴素,並給予充分的營養和水分。這種情況,一般都要到醫院去醫治,臨床需要1-2周才會痊癒。若未及時處理,或治療不當,可發展成新生兒膿毒血症,那就危險了。

飲食療法

小兒膿包瘡小兒膿包瘡--食物療法
小兒膿包瘡是常見的化膿性傳染性皮膚病,兒童尤為多見,好發於夏秋季節。由於其傳染性強,故易在託兒所幼稚園及家庭中傳播流行。其致病菌絕大多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極少數由鏈球菌引起,亦可由兩種細菌混合感染而成。

本病屬中醫“黃水瘡”、“膿窩瘡”範疇,多為夏、秋季節暑濕邪毒侵襲,氣機不暢,疏泄障礙,熏蒸皮膚所為.當以清熱解毒、祛暑利濕為治。本病無全身症狀者,單純外治即可,伴有全身症狀及併發症者,須予全身治療。對反覆發作者,應注意增強體質,可選用下列藥膳食療方。

生地土苓瘦肉湯:生地30g,土伏苓60g,豬瘦肉120g,調味品適量。將豬肉洗淨、切絲、勾芡,余藥布包。先將諸藥加清水適量煮沸後,下肉絲,待沸後,調入蔥花,薑末、料酒等,煮至肉熟後,去藥包,凋入豬油、食鹽、味素適量服食。可清熱解毒。

龍菊魚肚龍爪菊花50g,黃魚肚150g,調料適量。將菊花洗淨備剛,魚肚發開,鍋內放豬油適量,燒至六成熱時,下魚肚劃後撈出,改刀切塊,而後在汕溫七成熱時,放入魚肚塊炸5分鐘;將炸好的魚肚塊洗淨,切為薄片,放人雞湯中煨20分鐘。鍋內放奶湯適最煮沸後,放入魚肚片、菊花、精鹽、紹酒、味素等,煮沸3~5分鐘後,淋上雞汕即成。可疏風清熱。

小兒膿包瘡銀菊飲
銀菊飲金銀花山楂、菊花各10g,蜂蜜50g,食用香精適量。將上藥水煎煮沸30分鐘後,起鍋濾汁;另將蜂蜜文火煮沸,燒至微黃時,緩緩倒入熬成的銀菊飲汁內,納人香精,拌勻,用紗布過濾去渣,冷卻後即成。每次一湯匙,每日3次,溫殲水沖飲。可辛涼解表,清熱解毒。

赤小豆桑皮湯赤小豆60g,桑皮15g,紫蘇葉10g,生薑2片。將桑皮、蘇葉,生薑布包,同赤豆加水同煮,待煮至豆熟後,去藥包,飲湯食豆。可清熱利濕。

赤豆冬瓜生魚湯:赤小豆60g,連皮冬瓜500g.生魚(鱧魚)l尾,蔥白5枚。將生魚去鱗雜,同諸藥加水同燉,待魚、豆爛熟後服食。可清熱解毒。

蓮米豆仁湯紅棗蓮米各30g,綠豆苡仁豆皮(腐竹)各60g,紅糖適量。將五者加清水適量同煮至爛熟後,紅糖調味服食,可清熱解毒。

診斷要點

小兒膿包瘡小兒膿包瘡
膿胞瘡是由於嬰幼兒抵抗力差,或有輕微的皮膚損傷,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而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兒科疾病。 

1初起時,皮膚上突然生出粒粒豌豆或蠶豆樣大小的水皰,皰內含有黃色的液體;
2繼之皮膚發紅,水皰很快變大,極易破裂,皰內帶有大量細菌的液體就會流出,污染四周的皮膚,引起新的膿皰。膿皰多發生在皮膚的皺褶處;
3一般身體不發熱,或僅有微熱。局部微癢,約2周內痊癒;
4病況嚴重的患兒,膿瘡迅速遍布全身,皮膚發紅,隨即大片表皮脫落,同時伴有全身症狀,如拒食、發熱、嘔吐、脹、休克黃疸,可在二、三天內危及生命。

預防措施

小兒膿包瘡小兒膿包瘡

小兒膿包瘡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通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嬰幼兒及兒童最易感染,好發於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主要症狀為膿皰,皰壁薄如紙,破了後會流水結痂,並向周圍蔓延。此病應以預防為主,注意環境及個人衛生則可以避免。
1是新生兒娩出後,如果體表胎脂過多過厚,應當用棉球石蠟油將其輕輕擦去,特別是腋下要擦掉,以免脂類氧化成脂肪酸刺激皮膚。
2是應給小兒穿著寬鬆的棉布睡衣,不要裸身直接包裹在襁褓里,以避免皮膚與皮膚緊貼,造成局部潮濕而導致細菌侵入繼發感染。
3是要給小兒勤洗澡和勤換內衣,每次洗澡後要注意拭乾頸部、耳後和腋下等部位,既保持小兒皮膚乾淨又保持相對乾燥。
4是天熱時不要包得過嚴,扎得過緊,以免出汗多、潮濕而誘發膿包瘡,同時可避免新生兒悶熱綜合症。
5注意皮膚衛生,兒童內衣要勤洗勤換,特別是夏季應勤洗澡、剪指甲
6生了痱子或瘙癢性皮膚病,應及時治療,避免細菌感染。
7對體弱兒童及老人應加強營養,增強抵抗力。
8幼稚園發現此病,應立即隔離消毒,並對工作人員加強衛生教育。
9治療本病主要是外用殺菌藥物,認真搽藥,不能搔抓,以減少膿液滲出或擴散。
10如伴有發熱(膿瘡可能導致小兒腎炎),要給予抗生素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