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醫生

小丑醫生

小丑醫生,是一群以小丑裝扮出現在醫院裡的醫務人員。他們運用各種小丑表演中常用的做遊戲,吹氣球,講笑話等手段,為病床上的患者們帶來好心情,為患者及家屬提供精神支持,通過交流幫助患者更好地配合醫務人員的工作。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這些“小丑醫生”對小病人的治療措施可以減少20%的麻醉劑用量,而且還能縮短住院治療時間。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在中國醫院中率先引入了這種理念,此後,中國的重慶、昆明、太原等地醫院相繼出現小丑醫生。

基本信息

起源

小丑醫生之父 Patch Adams小丑醫生之父 Patch Adams
事實上,小丑醫生並不是什麼新發明,早在希波克拉底的時代,就有關於醫療小丑的描述,1908年9月,小日報(LePetitJournal)上就刊登了兩個小丑在倫敦一家兒童醫院工作的照片。

二十世紀70年代末,美國醫生PatchAdams在維吉尼亞的醫院裡,帶著小丑標誌性的紅鼻子出現在患兒的床前,滑稽的裝扮、和藹的微笑與詼諧的表演讓孩子們久病的臉上又綻出了笑顏,自此開啟了小丑的從“醫”之路。從那以後,醫療小丑逐漸出現在美國各家兒童醫院裡,當時他們的表演被稱為“小丑療法”。直到1986年,大蘋果馬戲團在紐約創立了第一個專業小丑醫生團體,定期到醫院為患者表演,標誌著小丑醫生這個特殊的行業正式走上了職業化的道路。

1998年,小丑醫生之父PatchAdams的事跡被改編成同名電影《PatchAdams》(中文譯名《妙手情真/心靈點滴/亞當醫生》),一舉入圍了包括奧斯卡金球獎等知名電影獎項在內的多項提名。

相比成人,兒童在疾病來臨時更難應對,獨自住在醫院更容易緊張、焦慮,而且兒童對於醫療行為的配合度也相對較成人低,加上孩子們對小丑表演與生俱來的喜愛,使得兒科病房成為小丑醫生進入醫療行業最初的陣地。經過長達30餘年的發展,醫療小丑在醫院可謂無處不在,普通病房、ICU急診觀察室、疼痛門診透析室、癌症病房、術後觀察室,甚至手術室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而且,在各種慈善機構的贊助下,醫療小丑項目幾乎遍及全球,如TheodoraFoundation(歐洲)、LeRireMedecin(法國),Dieclowndoktoren(德國),payasospital,soccorsoclown,cliniclowns,Doctorsofjoy(巴西),Foolsforhealth(加拿大),HumourFoundation(澳大利亞),還有以色列、南非、香港等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醫療小丑活躍在各個醫療場合,融入到整個醫療過程。

選拔標準

電影《Patch Adams》劇照電影《Patch Adams》劇照
儘管醫療小丑多數情況下只是個兼職工作,然而並不是任何一個會講笑話、變魔術、能逗人開心的人都立刻能成為小丑醫生。小丑醫生都是經過嚴格選拔的專業演員,他們之前大都有過從事馬戲團、歌舞劇、音樂劇、近景魔術等表演的經歷。考慮到醫院這個舞台的特殊性,醫療小丑們不僅要對醫院的環境相當的熟悉,還要有很強的團隊合作能力、與觀眾互動和即興創作的能力,以及與醫務人員準確溝通協作的能力。

經過一系列的申請和面試,新小丑們只能算是半隻腳邁進了醫院的大門,之後還需要為期3個月左右的見習和實習,主要內容是跟隨一個高年資小丑熟悉醫院環境、工作流程等,只有經歷了所有這些過程,一個新小丑才能真正開始自己的“醫療”生涯。當然,在此之前,他還會給自己起個簡單又特別的藝名,比如鼻涕泡醫生、小丑魚大夫、醫生阿嚏。

工作方法

小丑醫生一天的工作從專為他們準備的更衣室里開始。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更衣室里,他們開始小丑大換裝,簡單地畫個妝或者素麵朝天都可以,穿上大頭鞋和蓬鬆的小丑服,外面套上有好多口袋的特製白大褂,戴上三角帽,準備好音響、道具等設備,還會和醫生進行簡短的會面,進一步了解患者的情況,溝通一下演出的具體內容。一切準備就緒後,接下來就要去病房,演出馬上就要開始了。

表演通常以放一段舒緩的音樂、唱支兒歌、講個小笑話作為開場。每次都會根據病人的情況量身打造,而且有才的小丑們偶爾會把病人家屬和醫務人員也編排到表演當中,對小丑功力要求最高的即興表演是最受患者青睞的了。當然,表演過後他們還要對表演進行記錄,並將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醫生。

治療功效

小丑醫生到底有怎樣神奇的魅力和作用,這還要從歡笑對人體神奇的作用說起。俗話說得好,笑一笑十年少,歡笑未必抹得去臉上歲月的痕跡,但卻能讓人身心愉悅返老還童。

幾十年來,有關積極情緒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的研究進行得如火如荼。2003年,日本醫生HajimeKimata研究發現歡笑對支氣管哮喘的康復有所幫助,2010年,MasatoshiTakeda*,RyotaHashimoto等人研究發現,幽默與歡笑可以從一定程度延緩老年痴呆的發展[6]。概括起來,歡笑的作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生理層面

小丑醫生小丑醫生
刺激大腦分泌更多的內啡肽,緩解疼痛
放鬆緊張的神經和肌肉,緩解壓力
改善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功能
上調NK細胞功能,增加抗體合成,增強機體免疫力

心理層面

提供了積極的心理暗示
增強人的自信心,自尊感
增強決策能力,創造力
增加個人魅力

社會層面

幽默與歡笑有助於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

可見,歡笑對於人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小丑醫生們正是利用這一點達到治療目的的。他們藉助如唱歌、吹氣球、說笑話、講故事、近景魔術等表演手段,將輕鬆的氛圍帶入森嚴肅穆的醫院。根據患者情況精心設計的表演項目,通過跟患者的積極互動,緩解病患初入醫院的焦慮和緊張,通過誇張地模仿醫務人員,幫助患者熟悉疾病的診療程式,更快地適應醫院的環境,更好地配合醫生的治療。

他們的出現,讓侷促緊張的醫療程式變得不再陌生可怖,讓淒清沉寂的病房充滿明快向上的力量。有了小丑的陪伴,疾病顯得不再那么難以戰勝,檢查和操作也顯得不那么恐怖陌生。很多與醫療小丑合作過的醫生也認為,他們已經成為保證醫療程式順利進行不可或缺的一環。前不久以色列一家生殖醫院對比了有無醫療小丑陪伴對於體外受精成功率的影響,結果發現,對於接受體外輔助生育的女性來說,有小丑醫生陪伴比沒有陪伴的女性胚胎成活率更高,雖然數據未必權威,但足見醫療小丑作用之強大。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醫療小丑的服務理念也不斷被延展。近幾年,由於老齡化的加劇,社會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的關注日漸升溫。很多慈善組織就將小丑醫生引入到了老年護理這個新領域。一種專為老年人身心特點所打造的老年醫療小丑,開始活躍在養老院、臨終關懷醫院、老年人之家等地方,定期為老人們的生活注入歡笑和活力。

老年小丑與醫院小丑最大的不同在於,醫院小丑在病房裡的表演相對公開,而老年小丑的服務對象們多生活在自己的房間,所以,他們必須懂得尊重患者們的私人空間,這就要求他們的表演更加溫和、安靜且機智。多數情況下他們會演一個有點傻帽兒的角色,講笑話、變魔術逗老人們樂。對於有認知障礙的老人,他們則通過講故事、唱老歌來刺激他們的記憶和認知功能。

發展前景

隨著健康理念的不斷豐富,現代醫療逐漸向“生物-心理-社會”的模式轉變,小丑醫生的出現也讓這一模式得以完善,它使得患者在疾病治癒的同時保證了良好的心態和社會功能;而小丑醫生的職業化也有效地減輕了醫務工作者與患者的溝通負擔,增進了患者及家屬對於醫療工作的理解,讓診療程式和醫療處理變得簡單而高效。專業的醫務人員,也從“醫生、心理醫生、糾紛調解員、社保計算機”的多重身份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診療方案的選擇和實施當中。

中國當前醫患關係緊張,如果能在醫療體系中融入小丑醫生這樣一個潤滑劑、緩衝屏式的職業,幫助患者完成“醫學術語翻譯”,幫助醫生承擔疏導患者情緒的工作,那么醫患關係必將會得到有效的改善。試想一下,假如有人能幫助醫生向巨結腸患兒的父母做出更易懂的解釋,假如有第三方人士能對喉癌患者的手術進行更加淺顯的講解,假如有人能及時出現安撫肺癌患者家屬的情緒,那些醜聞、傷害和偏激也許就不再發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