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恐懼症

小丑恐懼症

小丑恐懼症(Coulrophobia)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恐懼症,通常出現在兒童中。 “可怕的小丑” 在流行文化中經常出現,例如蝙蝠俠漫畫和電影中的小丑。眾所周知小丑是用來逗樂的。但在有些人眼裡,身穿大紐扣睡衣的花臉小丑很可怕。有些人害怕小丑,也可能是因為一直受史蒂芬-金小說的影響。最典型的就是對麥當勞叔叔的恐懼。

概述

小丑恐懼症小丑恐懼症
小丑恐懼症(Coulrophobia)據稱最早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相對於其他歷史悠久的精神類疾病,這種奇怪的心理現象顯得非常年輕。這種疾病(稱之為疾病也許並不準確,直到今天小丑恐懼症也沒有在世界衛生組織以及美國精神病分類中被明確條目)一般形成與童年的陰影,一種解釋是“小孩會本能的恐懼擁有正常身體,但是卻有著不正常臉的人”。

小丑的妝容往往誇大面部特徵和某些身體部位,如手,腳和鼻子,對於成年人來說可能很容易的接受這種反彈琵琶的設定,然而從本質上來看(世界觀正在形成的小孩子是最容易看到本質的),小丑的變形其實與恐怖片中的變異怪體們無異。想像下,如果拋棄掉那些搞笑的肢體動作,把這么一個“人”放在誰面前都會難以接受。

小丑恐懼症最早的起源雖然模稜兩可,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小丑恐懼這種文化,在上世紀80年代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特別是大名鼎鼎的史蒂芬金所創造的“It”(據說史蒂芬金是受到了真實“小丑殺人狂”JohnWayneGacy的影響,稍後再講這個人)。另外一個就是無人不曉的蝙蝠俠死敵,早已成為了流行文化符號之一的“Joker”,這哥們甚至在06年被Wizard雜誌評為“有史以來最經典的100個惡棍”的第一名。在《辛普森一家》中的Lisa'sFirstWord(1992)中,有一個情節就是小孩反覆說著那句“不能入睡,小丑會吃了我......”,這句話直接給了AliceCooper的歌曲Dragontown以靈感,並在後來演化成了一句流行口號。

治療

考慮神經衰弱,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安神補腦液或者棗仁安神顆粒進行治療較好,平時可以多喝蜂蜜水、牛奶等,補充維生素,避免喝茶或咖啡。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避免勞累。

研究

謝菲爾德大學研究人員,調查250名兒童為即將到來的醫院設計裝飾;年齡介於4到16歲之間的報導,他們不喜歡小丑,作為醫院裝飾的一部分。他們中的許多人,包括一些大一點的孩子,在他們的調查,事實上,積極害怕小丑。在其他的研究中玩小丑降低兒童焦慮和提高治療兒童呼吸道疾病的治療。

病例

患者V,男。《殭屍之地》里的傑西•艾森伯格不停強調自己害怕小丑,結果還真就遇上位小丑變成的殭屍

患者W,男。30年前,一個來自地下世界的怪物肆虐小鎮,經常化身為長相恐怖的小丑襲擊孩子,他和小夥伴們都是這場噩夢的倖存者。成年之後,他們按照約定重返故鄉,發誓要將怪物殺死。1990年的電視電影《小丑驚魂》(It)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但由於成本低廉,故而恐怖程度遠不及細節充沛、氣氛壓抑的原著——這也是“恐怖大師”最嚇人的作品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