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古真

尉古真

尉古真,是北魏代郡人。拓跋珪在賀蘭部時,賀染乾派遣侯引乙突等人前往行宮,將要殺死拓跋珪。尉古真知道這個訊息,秘密賓士相告,侯引等人不敢動手。染乾懷疑是古真泄露他的計謀,就抓住拷問他,用兩個車軸押他的頭,戳傷了一隻眼睛,古真不承認,才放了他。登國初年,隨從征伐庫莫奚和叱突鄰,都有功勞。又隨從救助賀蘭,打敗劉衛辰的兒子直力鞮,又在參合陂攻打慕容寶。又跟隨平定中原,因功勞賜爵位為東州侯,加授建節將軍。太宗初年,擔任鴻飛將軍,率領部眾五千人,鎮守大洛城。太宗向西巡視,古真和奚斤等人率領先頭部隊討伐越勒部,大敗他們,繳獲馬五萬匹,牛羊二十萬頭,掠取二萬多家後從西方返回。泰常三年,授任定州刺史。去世,兒子億萬繼承爵位。

基本信息

家族歷史

兒子:尉億萬

孫子:尉盛

弟弟:尉諾,年輕時侍奉道武帝,以忠誠謹慎聞名。隨從包圍中山,尉諾在前面登城,傷了一隻眼睛。道武帝嘆息說:“尉諾兄弟都毀掉了他們的眼睛,來建立功勳,實在值得嘉獎。””賜安樂子。跟從平姚平,回,拜國部大人。太武帝時,改邑遼西公。卒,第八子尉歡襲爵。

尉諾長子尉眷:忠誠謹慎有其父親的風範。明元時期,在左右管事,做太官令。當時侍奉的臣子受斤逃入柔然,詔令尉眷追趕他,於是到了柔然治所,因為這件事,尉眷以驍勇聞名。太武即位,命令尉眷和散騎常侍劉庫仁等八人分別掌管四部,同奏機要事務。加陳兵將軍。文成時,拜侍中、太尉,封漁陽王,與太宰常英等錄尚書事。文成北巡狩,以天寒將下雪,商議返回。眷說:“尉眷規勸說:“現在發動大軍,來向北方的敵人顯示威力,離他們的都城不遠,卻倒轉車頭,敵人必定懷疑我們有內亂。雖然正天寒下雪,兵士辛苦,按籌劃的大方針,應該向前進。”。”高宗聽從了他的意見,於是越過沙漠後返回。因尉眷是老臣,賜他拄杖穿鞋上殿。和平四年逝世。高宗哀悼憐惜他,追贈大將軍,謐號為莊。子尉多侯襲爵。

尉多侯:年輕時有武藝才幹。獻文時,假節、領護羌戎校尉、敦煌鎮將。到後,求輕騎五千,向西進入于闐,兼併各國,利用敵人取得物資,直至全部平定。平定為效。不許。孝文初,又求北取伊吾,斷柔然通西域路。帝善其計,因春耕正進行,感到為難。為妻元所害。

尉多侯弟子尉慶賓:善於騎馬射箭,有軍事謀略。稍遷太中大夫。明帝時,朝議送柔然主阿那瑰還國。慶賓上表固爭,不從。後柔然就捉住行台元孚。慶賓後拜肆州刺史。時爾朱榮兵威漸盛,曾經過肆州,慶賓畏懼厭惡他,據守城中不出來。爾朱榮怨恨慶賓,出兵襲擊他,拘捕慶賓回秀容,稱為義父。後來因母親去世回都城,不久起用為平東將軍、光祿大夫、都督,鎮守汝陰。還朝,卒,追贈司空。子尉瑾。

尉瑾:少而敏悟,好學慕善。以國姓門資,稍遷直後。司馬子如執政,瑾娶其甥皮氏為妻,由此除中書舍人。後除吏部郎中。齊文襄崩,文宣命瑾在鄴北宮,共高德正典機密。天保中,累遷七兵尚書侍郎。孝昭輔政,除吏部尚書。武成踐祚,趙彥深本子如賓寮,元文遙、和士開並帝鄉故舊,共相薦達,任遇彌重。又吏部銓衡所歸,事多秘密,由是朝之機事,頗亦預聞。後為尚書右僕射,卒。武成方在三台饗宴,文遙奏聞,遂命撤樂罷飲。瑾外雖通顯,內關風訓;閨門穢雜,為世所鄙。有女在室,忽從奔誘,瑾遂以適婦侄皮逸人。瑾又通寡嫂元氏。瑾嘗譏吏部郎中頓丘李構云:“郎不稽古。”構對令史云:“我實不稽古,未知通嫂得作稽古不?”瑾聞大慚。然亦能折節下士,意在引接名流,但不之別也。有賈彥始者,儀望雖是儒生,稱堪充聘陳使。司徒戶曹祖崇儒,文辯俱不足,言將為當世莫及。好學吳人搖脣振足,為人所哂。見人好笑,時論比之寒蟬。又少威儀。子德載,以蒲鞭責之,便自投井。瑾自臨井上,呼云:“兒出!聞者皆笑。及位任重,便大躁急,省內郎中將論事者,逆即瞋罵。既居大選,彌自驕狠。皮子賤恃其親通,多所談薦,大有受納。瑾死後,其弟尉靜忿而發之。子尉賤坐決鞭二百,配北營州。初,瑾為聘梁使,梁人陳昭善相,謂瑾曰:“二十年後當為宰相。”瑾出,私謂人曰:“此公宰相後,不過三年,當死。”昭後為陳使主,兼散騎常侍,至齊。瑾時兼右僕射,鳴騶鐃吹。昭復謂人曰:“二年當死。”果如言焉。德載位通直散騎侍郎。

史籍記載

《魏書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

家族世系

尉古真尉億萬尉盛
尉太真
尉諾尉觀尉崘
尉眷尉多侯尉建
尉那尉范
尉顯業尉彥
尉慶賓尉豹
尉瑾
尉地乾尉長壽尉彌真
尉狀德
尉侯頭
尉力斤
尉焉陳
尉聿尉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