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主義

打著“社會主義”招牌,代表沒落的封建貴族利益的社會思潮。 總之,封建社會主義實質上是代表封建貴族的利益,站在反動的立場上抨擊資本主義,其目的不是開闢人類美好的未來,而是妄想復辟封建專制統治。

簡介

封建社會主義打著“社會主義”招牌,代表沒落的封建貴族利益的社會思潮。

詳細

19世紀30、40年代流行於法、英等國。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一書中根據這種思潮所代表的階級利益冠以這個名稱。並對其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國正統派的維爾紐夫一巴熱爾蒙,英國“青年英國社”的迪斯累里波爾斯維克等。在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和1832年英國的選舉法改革中,法英兩國的封建貴族再度被資產階級擊敗,已無力同資產階級再進行爭奪統治權力的鬥爭,於是轉而以“同情工人”的面目出現,給自己的理論塗上“社會主義”色彩,站在封建貴族立場上,留戀沒落的封建制度,抨擊和詛咒資本主義。他們竭力證明工人生活狀況的惡化是封建王朝被推翻的緣故,美化封建王朝是“貴”和“賤”之間和諧一致的時代,要求恢復昔日的貴族統治,斷言專制政權能“拯救世界”並把社會導向社會主義。封建社會主義者聲稱資產階級的主要罪狀,是在其統治下產生了一個將把整箇舊制度炸毀的革命無產階級。此外,在政治實踐上,他們充當資產階級鎮壓無產階級的幫凶;在經濟上他們違背自己的言詞從事資本主義經營,參與對工人階級的剝削。總之,封建社會主義實質上是代表封建貴族的利益,站在反動的立場上抨擊資本主義,其目的不是開闢人類美好的未來,而是妄想復辟封建專制統治。它是一種既反動又空想的社會思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