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寸

寸寸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cùn cùn,意思是一寸一寸地;每段,每截。

cùncùn

1.一寸一寸地。漢枚乘《諫吳王書》:“夫銖銖而稱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過。”宋蘇軾《雜說》:“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畝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鋤耰銍艾,相尋於其上者如魚鱗,而地力竭矣。”

2.每段,每截。《晉書·郄超傳》:“超取視,寸寸毀裂。”《東周列國志》第二回 :“卻將彩繒二匹,手自翦扯,裂為寸寸。”

3.猶言漸漸。唐太宗《賦得白日半西山》詩:“岑霞漸漸落,溪陰寸寸生。”唐 白居易《中書連直寒食不歸因懷元九》詩:“鬢髮莖莖白,光陰寸寸流。”

4.青海家常湯麵。用小麥面調成較硬的麵團,揉勻擀薄,切成韭葉寬、約2寸長的短麵條,下鍋煮熟即可。湯麵中配有肉丁和蔬菜的稱肉寸寸;配有蘿蔔、洋芋和蔬菜並熗有蔥花的稱素寸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