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鈔

寶鈔

清末鹹豐年間發行的一種紙幣的名稱。1853年(鹹豐三年),清政府為了籌措鎮壓太平天國軍費,在發行官票的同時,又發行另一種紙幣,即寶鈔。寶鈔的票面印有"大清寶鈔"四字。以制錢為單位,最初發行五百文、十千文、五十千文、一百千文等四種面額,又稱錢鈔。

[paper currency]
一、古時指紙幣,即元、明、清代發行的一種紙幣,如“至元通行寶鈔”,“大明通行寶鈔”、“大清寶鈔
清末鹹豐年間發行的一種紙幣的名稱。1853年(鹹豐三年),清政府為了籌措鎮壓太平天國軍費,在發行官票的同時,又發行另一種紙幣,即寶鈔。寶鈔的票面印有“大清寶鈔”四字。以制錢為單位,最初發行五百文、十千文、五十千文、一百千文等四種面額,又稱錢鈔。後來清政府又以“銀票以便出納,錢鈔以利通行”為由,諭令制發寶鈔。戶部設立寶鈔局,並擬定章程十八條,定官票銀一兩抵錢二千,寶鈔二千抵銀一兩,與大錢、制錢並行。後因發行過濫而貶值,使人民受到嚴重損失。到鹹豐末年,幾成廢紙。至1862年(同治元年)即停使用。但個別地區,在以後的數年間,在交易中還時見有搭配使用的。
二、皇帝用的廁紙,前幾日到北京路過寶鈔胡同,當地的導遊介紹說,古代皇帝用的廁紙叫也寶鈔,現在寶鈔胡同里還有一個很小的造紙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