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書記

寫書記

談論一本書是怎樣寫成的,是靈光閃現一蹴而就,還是經歷了無數心身折磨、幾經坎坷才得以完成?此書對讀者具有“挖掘一本書背後的故事”的吸引力,愛書之人必愛此書。

基本信息

作者: 莫言 等著 / 郭鳳嶺 編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出版年: 2012-3

頁數: 232

定價: 29.80

裝幀: 平裝

叢書: 關於書的書

ISBN: 9787515502663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魯迅、茅盾、巴金、汪曾祺、章詒和、周國平、史鐵生、王小波、殘雪、曹文軒、莫言、余華、虹影、畢飛宇等近三十位作家講述寫書背後的故事,他們或言為什麼寫作,或言寫作中的各種事件、情緒,或言對寫作的看法……他們所言及的,既不是枯燥乏味的“創作談”,也不是“序跋”之類應景兒之作,而是圍繞“寫書”這箇中心展開的事件與情緒的所有記敘。事件是寫書背後的真事件,情緒是寫書過程中的真情感,這種記敘,彌足珍貴。

【編者薦語】

無論任何時代,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書寫,或者是對自我存在的一種確認,或者是承擔了精神救贖的責任……他們的書,從靈感的產生,到框架的建構,到書寫的過程,到擺在書店一隅,其中充滿了創作的衝動、寫作的激情,也充滿了孤獨、焦慮與徘徊……書寫,是怎樣一種難以言說又欲一吐為快的病痛,是怎樣一種在絕望中希望的人生悖謬?他們稱得上是真正的寫作者。他們的書是怎樣寫成的?是靈光閃現一蹴而就,還是經歷了無數心身折磨、幾經坎坷才得以完成?本書的諸位作者,將為你講述寫書背後的故事……

在低俗文化泛濫、圖書市場混亂的今天,寫書、出書已非難事,而真正能使讀者獲得知識補給、滿足精神愉悅的好書少之又少。真正的寫書之人應有的文化擔當,是他們寫作前後對自我存在的一種確認,在這種確認的同時,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承擔了精神救贖的責任……他們稱得上是真正的寫作者。這本書不為名家所輯,只為真正的寫作者而編;有關書寫,本書作者所記皆為肺腑之言,文化留存價值不在話下。

作者簡介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生於山東高密縣。著名作家,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院院長。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檀香刑》、《豐乳肥臀》、《生死疲勞》、《蛙》等。2011年8月,《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本書作者還有魯迅、茅盾、巴金、汪曾祺、章詒和、周國平、史鐵生、王小波、殘雪、曹文軒、莫言、余華、虹影、畢飛宇等。

目錄

我怎么做起小說來 文/魯迅

《子夜》寫作的前前後後 文/茅盾

梁宗岱與《晚禱》 文/張建智

談《家》 文/巴金

關於《沙家浜》 文/汪曾祺

破解《紅岩》創作之謎 文/錢振文

《論美》之失 文/高爾泰

蘆花吹白上人頭,鏡里蕭疏不奈秋

——《劉氏女》筆談 文/章詒和 曹疏影

為自己寫,給朋友讀

——寫在《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出版之際 文/周國平

宿命的寫作 文/史鐵生

我為什麼要寫作 文/王小波

艱難的開端 文/殘雪

記憶與寫作 文/馬原

十年回首:《草房子》創作札記 文/曹文軒

我為什麼寫作 文/莫言

為了一個野心

——《農民三部曲》寫作始末 文/趙德發

迎著北風趕路

——張煒與《你在高原》 文/張煒 孫競

我為何寫作 文/余華

筒子樓里的戲劇人生

——《混在北京》的寫作記憶 文/黑馬

還願到上海——我寫《上海王》 文/虹影

寫書難,出書更難 文/陳希我

我如何寫出《雨天的棉花糖》 文/畢飛宇

《1980的情人》創作談 文/於曉丹

乘著語言的翅膀

——我寫兒童詩集《做夢的樹》 文/雨蘭

因為無力,所以執著

——我為什麼要寫作? 文/熊培雲

用生命寫作 文/黃孝陽

通往虛名之路

——《中國文學場》寫作有感 文/曾念長

小說未完成 文/未名

編後記

叢書信息

關於書的書 (共4冊), 這套叢書還有 《譯書記》,《編書記》,《賣書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