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丕書記》

《阿丕書記》

《阿丕書記》,由第二炮兵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湖北省委宣傳部與上海中船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創作的20集電視連續劇。該劇講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丕顯同志改革開放初期在湖北擔任省委書記期間,帶領省委一班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執政為民,使得湖北的各項工作取得了迅猛發展的歷史過程。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阿丕書記》《阿丕書記》

1977年夏天,鄧小平再次復出。在中央重新調整各省的領導班子時,時年61歲的陳丕顯被任命為湖北省委書記。經過十年浩劫後的湖北,已經從昔日素有“魚米之鄉”、“九省通衢”的中原大省淪為問題大省,經濟工作停滯不前,人民生活極為困難。如何重振湖北雄風,成為陳丕顯工作的重點。他從關心人民民眾生活,解放知識分子入手,積極推進湖北的真理標準討論,加快大型企業建設,推動農村改革的步伐。五年間,陳丕顯在湖北經歷了一個由“解放思想”到“思想解放”的改革過程。他帶領省委一班人解放思想,撥亂反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使得湖北的各項工作取得了迅猛快速發展。

導演介紹

賈鋼賈鋼

賈鋼北京市人。1953年2月出生,1971年2月參加工作,1989年9月入伍,1981年7月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進修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學會製片協會理事,現為第二炮兵電視藝術中心一級導演,專業技術五級、文職三級。參與編劇和導演的電視劇:《永恆的沉默》、《為飛彈築巢的人》、《姊妹坡》、《青山巍巍》、《羅榮桓元帥》、《神府紅軍游擊隊》、《彭雪楓》等,先後兩次榮獲全軍電視劇“金星獎”優秀導演獎。2008年3月,靖司令員、彭政委簽署命令,為賈鋼同志榮記個人二等功1次。2008年4月,在軍事題材電視劇20周年“金星璀璨”頒獎晚會上,賈鋼同志榮獲軍事題材電視劇“突出貢獻獎”。先後榮立三等功3次。

主演簡介

廖京生廖京生

廖京生,中央實驗話劇團中年影視演員,北京人,祖籍是江西。從藝二十多年以來,憑藉他英俊瀟酒又不失陽剛之氣的外在氣質,內在含蓄的表演風格,在《歡樂英雄》、《陰陽界》、《人間正道》、《蒼天在上》、《總統套房》、《生死抉擇》、《歲月風雲》等影視劇中扮演了一系列正面人物形象。2008年正式簽約藝百合文化。

柯藍

內地藝人,主持人,模特。曾任多份高級時裝雜誌的封面模特兒,後加入CHANNELV寄鳳凰衛視中文台,成為《音樂無限》主持人,之後接棒《相聚鳳凰台》開創娛樂主播先例。曾與楊瀾一起主持湖南衛視《天下女人》,先轉行演員。

幕後花絮

遲帥(右)突破形象 遲帥(右)突破形象

遲帥突破形象演繹實戰家

該劇由由廖京生、遲帥、柯藍等主演,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幹部陳丕顯書記在湖北從政五年期間一心為民的感人事跡。劇中,遲帥飾演陳丕顯(廖京生飾)和謝志成(柯藍飾)的兒子陳小琪,與遲帥以往所飾演角色有著很大差異,稱得上是一次突破。劇中,遲帥並非《金粉世家》中的文弱書生,也不是《回家的誘惑》中的感性男,此次,遲帥飾演有著“陳小鬼”之稱的陳丕顯之子陳小琪。陳小琪是敢說敢做的“實戰家”,陽光的外表下更多的是對國家、對事業、對家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遲帥坦言,此次飾演的角色是追隨父親陳丕顯經過長期革命歷練而成的“接班人”,為了能更準確的詮釋出劇中的人物,在接拍《阿丕書記》之前,遲帥也研究了陳丕顯同志所有生平事跡,並親自拜訪了陳小津先生(陳小琪原型)本人,遲帥透露陳先生提了很多寶貴意見,對自己的表演非常有幫助,希望這個角色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

首創“史詩生活劇”

“史詩”和“生活”本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卻被電視劇《阿丕書記》放到了一個平台上。對此,該劇導演作出回應“這就是這部戲獨有的風格,‘史詩’與‘生活’是相輔相成的。”賈鋼坦言,“一方面這個戲表現的是大的歷史背景,非常巨觀,是史詩性的表述。但史詩性的高度又是實實在在通過人物行為來表現的,劇中所有大事件、大背景都是通過幾個家庭的生活傳達出來的。”
廖京生掛帥柯藍傾力加盟
該劇選角期間,不少觀眾對出演“阿丕書記”的演員提出了諸多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種“廉潔清正,人民公僕”的感覺。對此,向來飾演“正面人物”的廖京生自然成為出演該角色的不二人選。廖京生坦言:“雖然曾‘當過’不少書記,但這次的‘阿丕書記’真不好演,一是年代久遠,最重要的是觀眾對他的愛戴之情令我不能有半點差錯。”
當過模特,做過主持人的女演員柯藍,此次也將擔任重要角色。總是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在《阿丕書記》中,柯藍飾演陳丕顯書記的愛人謝志成。

本劇特色

《阿丕書記》《阿丕書記》

安靜的街道、單調的建築、吉普車、獎狀、紅肩章軍裝、白襯衫、藍褲子、大白瓷茶缸、火車站的長椅、蒙著紅布的話筒,海外關係、反動學術權威……大到街道建築、汽車火車站,小到普通家庭里的物件擺設和百姓服裝,再加上房子或街道上紅色的奮進標語,《阿丕書記》都真實還原了改革開放時期的時代場景,令人印象深刻。該劇製片人王歌表示,寫實是這部劇的一大特色,“《阿丕書記》截取了改革開放初期,他在湖北推進改革,為民辦實事的這五年予以表現,而這個時期恰恰是中國發生重大變化的轉折時期,新舊事物同時存在。可以說,湖北發生的變化是當時中國的一個縮影。比較之下,七八十年代,時代感最強,變化也最大。”

觀眾反響

作為聚焦改革開放的史詩大戲,帶有鮮明時代特徵的《阿丕書記》在央視一套播出後,立刻引來眾多觀眾追捧。不少中老年觀眾表示,陳丕顯這個名字太親切,太熟悉了。“他是有名的‘紅小鬼’,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同時也是富有改革精神的‘破冰書記’。陳丕顯在湖北的改革之舉同步於當時的改革洪流,是先鋒人物,所以,那個年代的人幾乎都知道阿丕書記”。
還有一些觀眾對劇中七八十年的場景倍感親切,坦言《阿丕書記》又勾起了他們的懷舊記憶。網友“紅莓花兒開”說:“‘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這樣的標語現在看不到了,但在當時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像‘海外關係’、‘真理標準討論’這些特有辭彙,在那個年代都是敏感詞和時髦詞。人的思想也基本處於矛盾糾結中。”網友“老男孩”表示:“白搪瓷茶缸、大號鐵飯盒、二八腳踏車……這些東西如今都很少見了,但我仍覺得用大茶缸喝茶最解渴、用鐵飯盒吃飯最香,用二八腳踏車帶著姑娘最拉風。只可惜,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只能在《阿丕書記》里過過眼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