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文化

審美文化

審美文化,是指以人的精神體驗和審美的形式觀照為主導的社會感性文化。審美文化是建立在現代文化系統、尤其是藝術文化系統不斷發展和日趨完善基礎上的,是當代文明和文化日益審美化、日益貼近人類真實生存狀態的產物。從人類文明與文化的演進歷程來看,審美文化是繼人類工具文化與社會理性文化後出現的第三種文化形態,體現了文化積累與量變的過程,是人類文化與文明的高級形態。

定義

所謂審美文化,是指以人的精神體驗和審美的形式觀照為主導的社會感性文化。

概述

食品包裝盒食品包裝盒

審美文化形態的成熟與完善,乃至大範圍地影響人的生活,成為文化和美學共同關注的核心,是建立在現代文化系統、尤其是藝術文化系統不斷發展和日趨完善基礎上的,是當代文明和文化日益審美化、日益貼近人類真實生存狀態的產物。從人類文明與文化的演進歷程來看,審美文化是繼人類工具文化與社會理性文化後出現的第三種文化形態,體現了文化積累與量變的過程,是人類文化與文明的高級形態。
人類審美動機與需要的產生,符合文化進化與人類生存本性的規定性、必然性,它與人類其它行為方式一樣,也是人的一種較為高級的生存本能和適應性行為。人類強化和拓展自己的審美行為,創造和發展審美文化,根本的動機也是為了滿足人類自身的生存需要和發展需要;其對人類最直接的功用,便體現在能夠促使個體把自身的生存從日常功利性、工具性行為的限定與束縛中解脫出來,上升到一種獨立、自覺的境況,從而不斷促進人的內在完善與提升,並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人類的活動性質與狀態,對人類的物質實踐和社會理性活動進行必要的補償與調節。從人類早期非自覺性的審美,到當今時代對審美文化的自覺追求,無疑深刻地表明了,審美文化的產生和發展不僅是審美現象史和審美發生學的問題,而且代表了一種突出的文化現象和文明現象,客觀地標誌著人類文化的整體性進化。作為一種新的文化原則、精神和價值導向,審美文化把傳統上偏於理性規範和群體認同的文化,逐步改變為感性體驗和自由選擇的文化,把對立改變為融合,把限定轉化為共享,使其成為一種人人都可以接近並參與的文化形態。而這種總體性特徵,在當代人類文化進程中表現得尤為迫切與突出。
面對文化困境的日益增多,從康德、席勒、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文化批判”理論,到列菲伏爾(H.Lefebvre)和赫勒(A.Heller)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許多思想家都紛紛試圖通過對審美實踐和藝術創造行為的自覺倡導,來努力抵禦文化的異化現象、維護人類文化困境中的理想和精神,從而揭示了人類審美文化實踐對於守護人文精神、完善個體生存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和意義。同時,當代文化發展中的這種價值趨向也深刻地啟示我們,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是與文化的現代化、審美化息息相關的,只有從這種價值尺度來考慮,美學與文化才能獲得新的發展與進步。
20世紀以來,尋求美學學科的內在轉化與變革,一直是當代美學家們的理論目的(如海德格爾、阿多諾、哈貝馬斯等人)。他們大多力圖把美學的概念、範疇和框架從過份狹窄、自律的領域中解放出來,以使美學學科能夠輻射和影響人類廣泛的文化實踐,突破傳統的視界而面對廣闊的文化領域。審美文化形態從潛隱形式向顯在形態的轉化與生成,應被視為對人類藝術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態的一種較高層次抽象與綜合。

概念歷史

“審美文化”概念的歷史,首先應當追溯到席勒在1793~1795年間撰寫的《美育書簡》。在該書第23封信的結尾處,席勒最早提出了“審美文化”概念,並在堅持真善美相統一的原則之下使用和肯定了這一概念。

席勒認為理想的人是知情意完美結合的統一體。它們形成了三種文化狀態:自然狀態、道德狀態、審美狀態。

美國學者把審美文化理解為一種融藝術生活於一體的文化。遠在19世紀中葉,美國大思想家梭羅(H.D.Thoreau)就從“生活藝術化”的角度,對審美文化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實踐。梭羅認為最高的美來自個人對森林河流、湖泊、山巒、晨霧、朝霞的靈感和體驗的升華;美好的生活不是通過積累知識、占有財富達到的,而是通過對自然和人性美的敏銳感受實現的。20世紀初,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杜威(J.Dewey)繼續闡述了這一思想,並提出“完美的經驗即藝術”和“藝術即經驗”的見解。在杜威看來,美不等於日常經驗,但又不是與經驗無關;任何美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日常經驗中升華出來和由正常經驗轉變而成的。一種正常經驗不管有多么好,要想成為審美經驗,就必須首先具備強烈性、完整性和清晰性。當生活變得美好和強烈時,就已經具有了藝術的意味。如果藝術被嚴重地孤立於生活之外,它就失去了自己最基本的原料:人的日常經驗。
法蘭克福學派為核心的西方馬克思主義以文化與機械文明的對立為理論前提,並在否定的意義上使用了審美文化這一概念:審美文化就是生活的審美化,它標誌或意味著藝術與文化的商業化以及人的內在性的消解。

中國,審美文化這一概念最早見諸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對蘇聯美學的介紹。以後,葉朗主編的《現代美學體系》率先使用了這個概念,並把它當作審美社會學的中心範疇,認為審美文化不是一個封閉、孤立的文化形態,而是一般文化這一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審美文化就是人類審美活動的物化產品、觀念體系和行為方式的總和,不僅包括各種藝術作品,也包括具有審美屬性的其他人工產品(如服飾、日用工藝品等)和經過人力加工的自然景觀,以及傳播和保存這些審美化產品的社會設施、審美意識與人的審美行為方式。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在中國美學界,審美文化則成為描述文化總體性的一個重要概念。一些學者傾向於把審美文化視為文化發展到比較高級階段上的一種形態。隨著藝術與審美在整個文化領域中的自治程度和完美程度的增加,其內在原則開始向文化的“認識”領域、“道德”領域擴展和滲透,對人們的倫理和認識、社會生活、教育模式、生產與消費方式、裝飾、服裝、工作、群體與職業等進行同化與改造。美學和藝術打破了自身的“自治”或“孤立”狀態,為消除認識、倫理和審美三大領域的長期隔離作出了貢獻,也為促進整個文化的審美升華作出了貢獻。而當人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全都藝術化時,整個文化就成為審美文化。
審美文化概念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理想到現實的過程。

特徵

感性化特徵

審美文化的第一個突出特徵就是“感性化”。審美文化是一種以主體的自由體驗和形式觀照為主導的社會感性文化。隨著人的需要和審美要求的普遍高漲,以及物質文化形態的極大豐富,具有實用性、大眾化和享受性等特徵的感性文化氛圍正在逐步形成。從服飾化妝品到MTV、商品廣告,從流行歌曲、搖滾樂到健美比賽及電視綜藝節目,審美的感性自覺與追求日漸高漲。只要打開電視機,走進休閒娛樂場所,消費文化的感性氣息就會撲面而來。文化娛樂、音像、演出、美術、廣告、文學創作及藝術傳播,凡有文化活動的地方,就有感性的形象和宣傳。

形式化特徵

審美文化在結構形態方面表現出不斷延伸和移位的狀態,它突破甚至取消了傳統美學的學科邊界,呈現出突出的形式化特點,真正成為一種“有意味的形式”。

消費性特徵

與傳統審美注重精神性、情感感染等相比較,當代審美文化更加突出了消費性特徵。審美文化的消費性促使藝術和審美從過去那種特定的神聖文化圈中走出來,更加貼近日常生活、大眾真實的生存狀態。大眾直接同藝術家、藝術作品進行交流對話,參與藝術的生產過程,通過調頻、點播、翻閱或購買等方式,自由地選擇和認同他們最需要的審美對象。從通俗歌曲、搖滾音樂、廣告藝術、人體攝影到日常生活中的服飾、工具、生活用品及商品包裝等,每一個環節和過程都體現出審美觀念的潛在影響。從最本質的意義看,這種審美文化的消費性表明了生活與審美的同一。當代審美文化無可爭辯地把新的美學價值、觀念和理想自覺地融入到人的生活形式之中,審美實踐也因此成為一種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狀態的呈現;生活不再是一種質量低下的重複性過程,而成為一種隱藏著豐富人生趣味的過程。
審美文化消費性最直接的成果,是導致了“休閒文化”現象。它把大量的日常生活時間轉化為一種特殊的審美性時間。由於個體生存時間的有限和短暫,人類才在自己的社會實踐中開拓和追求另一種時間——帶有自由性質的時間,以便享受人生、創造有意義的生命價值。在這種休閒和消費過程中,人們可以根據生存需要選擇和從事豐富多樣的生命活動,得到更多、更廣泛的審美陶冶,促進身心和諧與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從而在根本上有利於促使主體從物慾束縛中解脫出來,有利於消解高技術支配下人的“技術異化”和“工具理性異化”狀態,有利於克服因單向度生產所導致的人對於社會和勞動實踐的厭噁心理和對抗情緒,促使主體以更多、更豐裕的自由時間來充實和發展自己。勘破知性時間,進入無時空限定的享受和逍遙,正是當代審美文化消費性特徵的本質所在。在商品經濟形態下,自由時間的增多並非全部都是積極意義上的休閒時間,文化中的消費性也有消極的內容和現象。那些以物慾滿足和利益導向為目的的消費,也常常生產、製造出畸形的文化消費行為,其活動形式和效果或低級庸俗,或盲目愚昧。這些特殊的現象與狀態,雖不能代表一個社會文化消費的全部,但它足以導致道德的滑坡、文化發展的畸形,軟化和改變脆弱的人性,因而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和重視。

生產

當代審美文化在生產的主體、過程和方式等方面已發生明顯變化。

(一)審美文化生產的技術性
審美文化生產的技術性,便意味著技術力量已成為一種從根本上直接駕馭藝術形式和審美價值的敘事元素;技術手段、材料、方式不再是傳統藝術語境中游離在藝術活動之外的某種無關藝術本體的存在,而是直接關涉藝術“如何可能”的最基本方面——藝術作為審美體驗的一種結構性活動,總是同人的活動及其技術聯繫在一起。它直接產生出一種與經典藝術話語相區別的新的話語形式,進而帶來了藝術活動在整個當代審美文化中的新的合法化形式。如廣播、電影電視、音像製品、人體攝影、MTV、報刊廣告等形式。另一方面,技術因素的增長也使當代審美文化生產帶上“文化工業”的色彩,它在改變傳統審美生產的個體性、自律性的同時,也造成了“技術崇拜”這一現代迷信。現代技術也造成了藝術創作過程中的“機械複製”的特點,導致藝術生產的批量化、規模化和類型化傾向,使審美文化產品的商品屬性升值,從而消解和對抗審美文化產品的意識形態屬性。

(二)審美文化生產與大眾傳播
以技術進步為特點的當代文化,越來越趨向於媒介化。從某種意義上說,審美文化的生產也正在進入一個以傳播媒介為主導的發展階段。在當代審美文化生產中,大眾傳播媒介的迅速發展和崛起,客觀地構造了一種特殊的文化生存環境和生存空間,它以可視、可聽而形象直觀的傳播手段,大幅度地增強了審美觀念變化的信息來源。社會熱點問題、文化消費趨向、藝術生產動態、大眾審美時尚等,通過大眾傳媒的強化,織就成一種全新的審美文化網路。廣播、電影、報刊,尤其是電視、音像製品等的出現與迅速發展,正在經常地、廣泛地參與了大眾日常生活過程,成為當代社會及其審美文化生產的重要特徵。

消費

當代審美文化消費在方式上突出了多元共享,在內涵上則側重於追尋趣味與崇尚快樂,其社會意識形態色彩大大降低。
所謂多元共享,是指文化進入公共領域後在文化接受方面呈現出來的一種發展趨向。文化作為一種多元共享的存在,改變了過去那種以差別為根據的文化排斥和壟斷,消解了高度封閉的文化語境,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使文化流行與傳播成為人人都可以接近、參與的對象,如大眾文化、通俗藝術、流行音樂、時裝表演、影視作品等等;越來越多的文化類型與藝術作品,成為一種共享性的文化。

哲學層面分析,審美快樂的涵義在於真正地為個體鬆綁,把人從沉重的精神壓抑和現實負擔中解脫出來,給個人以無限的生存時空。快樂孕育著自由的人性。審美消費中的快樂有著極為重要的心理效應和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