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民族預科教育學院

寧夏大學民族預科教育學院

寧夏大學民族預科教育學院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面向區內外培養民族預科生的專門教育機構,創建於1989年,2005年成為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民委、寧夏大學共建單位,2006年成為教育部全國高校民族預科基地。預科學院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鳳區寧夏大學南校區,校園占地面積346.50畝,校舍建築面積19685m2。現有少數民族預科生1681人,學生來源於37個少數民族、18個省區的19所高校,其中區內高校3所、區外高校16所。學院設院辦公室、教學科研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有中文、外語、數學、計算機、民族理論5個教研室和1個民族預科教育研究室。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寧夏大學民族預科教育學院寧夏大學民族預科教育學院
寧夏大學民族預科教育學院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面向區內外培養民族預科生的專門教育機構,創建於1989年,2005年成為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民委、寧夏大學共建單位,2006年成為教育部全國高校民族預科基地。預科學院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鳳區寧夏大學南校區,校園占地面積346.50畝,校舍建築面積19685m2。預科學院現有教職工54人,其中,專職教師35人。教師中有高級職稱者6人,有中級職稱者25,在讀博士3人,具有研究生學位或學歷者比例達到71.4%,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學院還聘請了經驗豐富的兼職教師,形成了一支穩定的專兼職教師隊伍。現有少數民族預科生1681人,其中區內高校民族預科生832人,區外高校民族預科生849人。學生來源於37個少數民族、18個省區的19所高校,其中區內高校3所、區外高校16所(其中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天津大學浙江大學等重點高校)。學院設院辦公室、教學科研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有中文、外語、數學、計算機、民族理論5個教研室和1個民族預科教育研究室。擁有圖書閱覽室2個,具備先進的多媒體教室、微機室、語音室。

辦學理念

民族預科教育學院舉行2010級新生開學典禮民族預科教育學院舉行2010級新生開學典禮

百行德為首,成才先成人

在二十年的辦學歷程中,預科學院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牢固樹立“百行德為首,成才先成人”的培養理念,堅持預科教育與本科教育無縫對接的培養目標,已累計為全國22個省區、20餘所各類高校,培養了37個民族的近萬名合格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得到各級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和廣泛認可。

獲得榮譽

>
寧夏大學民族預科教育學院歡度古爾邦節寧夏大學民族預科教育學院歡度古爾邦節
學院先後榮獲國家民委“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全區第四次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國務院“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共青團中央“全國民族地區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民委、廣播電視局“‘團結進步杯’民族知識電視競賽集體優勝獎”,“寧夏回族自治區學習型組織先進單位”,自治區人民政府“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六次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全區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自治區三八紅旗集體”等榮譽稱號。10餘名教師先後獲國家、自治區和寧夏大學各類教學成果、教學優秀等獎勵。

學院目標

目前,預科學院正堅持“依託寧大,立足寧夏,服務西部,面向全國”的發展思路,遵行“百行德為首,成才先成人”的培養理念,最佳化辦學模式,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科學管理,努力朝著“建設一流的全國高校民族預科基地”的目標邁進。

學院領導

黨總支書記戴興安,主持學院黨務工作,分管組織和幹部管理工作、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分管教工黨支部
院長:馬亦兵,主持學院行政工作,負責學院學科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管理改革的策劃工作;分管財務和人事工作
黨總支副書記
鄭燕玲,協助書記負責學院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院團委和學生會工作。分管學生工作辦公室,學生黨支部。
牛寧一,協助書記負責學院黨建工作、宣傳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工會工作,計畫生育工作,學生管理工作
副院長
陶玉鳳,協助院長負責學院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建設,學生創新與培養工作。分管教學科研辦公室
阿利·熱合買提,協助書記負責學院學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協助院長分管學院行政管理工作A崗。分管學院辦公室,學生辦公室,檔案室
馬海龍,協助院長分管行政管理B崗,負責綜合治理工作,民族教育研究中心工作,對外合作與交流工作,實驗室建設(計算機室/語音室)和後勤保障

學院地址

預科學院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金鳳區寧夏大學南校區,校園占地面積346.50畝,校舍建築面積19685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