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加寺

藏語稱“察加塔爾哇林”意為“察加解脫洲”。位於縣抬東南23公里處,在今加吾鄉東偏南15公里的察加溝中段小河南山坡上。

簡介

寺院座南望北,依山傍水,寺周松柏參天。《噶丹嘉措傳》中記載,該寺由尼合日活佛(亦名噶迦日喇嘛)初建,後由朗倉獻寺於才貢喇嘛根敦欽熱。根敦欽熱主持修建了經堂和彌勒殿,並由其歷輩轉世主持寺務。該系統下傳七代,初建年代約在康熙年間(同仁宗教局調查材料為康熙二十四年,即公元1685年:該寺在1954年有寺僧50戶73人,1958年增至120人,當時有殿堂3座,昂欠5院,僧舍53院1150間,馬100匹,牛550頭,羊650隻,耕地160畝,森林8000畝,建築總面積約45畝,加吾各村民眾為其主要信仰者。1958年拆毀 1982年自行開放,重建經堂27間,佛塔1座,僧舍17院102間,現有寺僧26人。

習俗活動

該寺於每年農曆八月初一日有跳欠的習俗,舞蹈種類較多,主要有“公保多傑”、“米拉”、“哈哇”、“其錄西”、 “妥果乎”、“阿雜熱”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