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枳

富民枳

富民枳(Poncirus polyandraS·Q·D ing et al),芸香科,枳殼屬,是1984年丁素琴等在雲南省富民縣發現的一個新種。富民枳為落葉小喬木,有粗刺;葉為3小葉;小葉無柄,有透明的腺點;葉柄有翅;花白色,近無柄,生於老枝上,春季先葉開放;花瓣5,長橢圓狀倒卵形,長於萼片;雄蕊8-10,全部分離;子房7(6-8)室,被毛,每室有胚珠數顆;果密被柔毛,肉瓤有油點和毛狀附屬體;種子極多數。

基本信息

相關資料

富民枳利用富民枳嫁接生長出的柑桔

科拉丁名:Rutaceae  

種拉丁名:Poncirus polyandra S.Q.Din et al.

性狀:常綠小喬木,高2.5米,胸徑30厘米,分枝多。

花期:3-4月

果期:8-9月

海拔下限:2100米 

海拔上限:2400米

生境:生於峽谷陽坡,石岩山地灌叢中,產區氣候溫和。

相關介紹

富民枳富民枳花葉

枳是一種灌木或小喬木,果實可做藥,也叫枸橘。富民枳樹體大小與普通枳相當,其發育正常的兩性花少,結實率低;種子或分株繁殖均易;作砧嫁接柑桔,結果早,株型矮化,是柑桔優良的矮化砧。

富民枳僅分布於雲南富民縣,生於海拔2390m處的山谷灌叢中,為新近發現的新種,是珍貴的柑橘育種種質資源。

根據2008年初的調查,富民枳已經在野外滅絕

分布習性

僅產滇中高原富民縣老菁山。海拔下限 2100米,海拔上限 2400米,生於峽谷陽坡,石岩山地灌叢中,產區氣候溫和。

形態特徵

富民枳為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2.5—4m,胸徑30厘米,分枝多,花較大,花瓣5—9,闊卵圓形,子房及幼果扁圓形,10室,花期3-4月,果期8-9月。

核型類別

富民枳的染色體核型。間期核和有絲分裂前期染色體分別為球狀前染色體型和中間型;體細胞中期染色體數目為2n=18,核型公式為2n=2x=18=12m+6sm(2SAT);核型不對稱性類型為1A。將上述結果與前人報導過的枳和枳橙的核型進行比較。根據富民枳、枳和枳橙之間的核型差異,並結合富民枳形態學、孢粉學、葉片同工酶和分子系統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綜合分析,認為富民枳能夠以種的地位存在於枳屬中,且是較枳更為原始的種類。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二級;雲南省省二級

標準出處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1996年);《雲南省第一批省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1989年)

分類鑑別

富民枳富民枳果實

採用ISSR技術對富民枳(Poncirus polyandra S.Q. Ding et al.)、枳[Poncirus trifoliata (L.)Raf. ]、枳橙(Poncirus trifoliata×Citrus sinensis)和甜橙[Citrus sinenses (L.)Osbeck ]等柑桔資源進行ISSR分析,結果討論如下,14個引物對22個材料PCR擴增得243條譜帶,從遺傳距離、多態性比較和聚類結果看:各材料之間具有不同的遺傳距離,以D=0.25,將22份供試材料劃分為6個類群類:第Ⅰ類群為甜橙(雪柑和小葉先鋒橙);第Ⅱ類群為卡里佐(肯特桔);第Ⅲ類群為雜種枳;第Ⅳ類群為富民枳;第Ⅴ類群為枳橙(C35和枳橙);第Ⅵ類群為枳的不同類型。從分類(親緣)關係看:富民枳與枳橙(0.407)的親緣關係更近,而與甜橙(0.414)、枳(0.415)的親緣關係稍遠一些,與雜種枳(0.424)之間的親緣關係更遠。

採用RAPD分析對富民枳與枳橙分類(親緣)關係探討如下:17個引物對3個材料PCR擴增得52條譜帶,從相似係數、多態性比較和聚類結果看:各材料之間具有不同的遺傳距離,供試材料聚為2個類群(富民枳和枳橙聚為一群,枳單獨聚為一類)。從分類(親緣)關係看:富民枳與枳橙的親緣關係更近,而與枳的關係較遠。

實用價值

富民枳富民枳花朵圖片

富民枳可以廣泛栽種作為觀賞植物或作為綠籬。

富民枳可以作為柑桔類嫁接的砧木,用以嫁接各種食用的柑桔

富民枳的果實成為枳殼,可以入藥

滅絕原因

富民枳野外富民枳資料圖片

富民枳在1992年,還有幾棵生長在雲南。據調查2008年初已經在野外滅絕。在自然界,一個物種的形成大約需要100萬年,但人類的不當行為有可能使一個物種在短短數年內就瀕於滅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導致許多植物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加快了它們走向瀕臨絕滅境地的速度。富民枳的絕滅與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同時富民枳的絕滅也是一個自然演化過程,由於地球環境的變遷,富民枳無法適應變化了的環境而滅絕,同時形成一些適應新環境的新物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