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圓頂

富士圓頂

冰穹F(英文:Dome F),又稱富士圓頂或富士冰穹(英文:Dome Fuji,日文:ドーム富士)位於南極洲的毛德皇后地東部(77°19′S 39°42′E / -77.317, 39.7)。該地位在海拔3810米,是南極冰原上的第二高冰穹。該處亦為日本在南極的研究基地之一。

位置環境

日本考察站分布日本考察站分布
冰穹F(英文:DomeF),又稱富士圓頂或富士冰穹(英文:DomeFuji,日文:ドーム富士)位於南極洲的毛德皇后地東部(77°19′S39°42′E/-77.317,39.7)。該地位在海拔3810米,是南極冰原上的第二高冰穹。該處亦為日本在南極的研究基地之一。
位在南極高原上的高海拔處,使得富士圓頂成為地球上最冷的地方之一:夏季氣溫鮮少超過-30°C,冬季氣溫最低可達-80°C,年平均氣溫是-54.3°C。該處年降水量(完全以雪的形式)約有25公厘,是名副其實的極地荒漠

基地

日本考察站分布日本考察站分布
日本於1995年1月在富士圓頂設立了“富士圓頂觀測據點”(ドーム富士観測拠點),並在2004年4月1日更名為“富士圓頂基地”(ドームふじ基地)。該處距離日本的另一個基地——昭和基地約有1000公里遠。環境位在南極高原上的高海拔處,使得富士圓頂成為地球上最冷的地方之一:夏季氣溫鮮少超過-30°C,冬季氣溫最低可達-80°C,年平均氣溫是-54.3°C。該處年降水量(完全以雪的形式)約有25公厘,是名副其實的極地荒漠。
富士圓頂基地日本於1995年1月在富士圓頂設立了“富士圓頂
日本科考日本科考
觀測據點”(ドーム富士観測拠點),並在2004年4月1日更名為“富士圓頂基地”(ドームふじ基地)。該處距離日本的另一個基地——昭和基地約有1000公里遠。
冰川學研究富士圓頂基地自1995年8月起首度進行深層冰核鑽探計畫,在1996年12月時鑽探深度已達2503米。本次鑽探所得的冰核歷史可達34萬年前之久。
第二次鑽探計畫開始於2003年,從2003/2004年至2006/2007年共進行了四個夏季,總達深度3035.22米。本次鑽探並未達到岩層,但在最深處找到了岩石粒子與重凍水,說明岩層已經非常靠近鑽孔底部了。初步分析本次所得的冰核,其中的氣候資料可追溯至72萬年前之久;是繼Epica在冰穹C取得的冰核以來,人類所得第二古老的冰核。

冰川學研究

 
日本科考日本科考
 富士圓頂基地自1995年8月起首度進行深層冰核鑽探計畫,在1996年12月時鑽探深度已達2503米。本次鑽探所得的冰核歷史可達34萬年前之久。第二次鑽探計畫開始於2003年,從2003/2004年至2006/2007年共進行了四個夏季,總達深度3035.22米。本次鑽探並未達到岩層,但在最深處找到了岩石粒子與重凍水,說明岩層已經非常靠近鑽孔底部了。初步分析本次所得的冰核,其中的氣候資料可追溯至72萬年前之久;是繼EPICA在冰穹C取得的冰核以來,人類所得第二古老的冰核。

百萬年老冰

2010年4月18日報導,日本南極科考隊在地處南極內陸的日本“富士圓頂”科考基地的科學家,成功挖掘到距地表約3千米深的冰蓋樣本。據推測,這塊樣本年代可能已經有一百萬

日本科考日本科考

年的歷史,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冰”。
4月18日的時候,研究人員在東京展示了這塊圓柱形的老冰樣本。他們說,這塊冰可能是迄今為止人類得到的最古老的冰塊。通過研究“冰核”內部的空氣成分,科學家們可以預測地球氣候未來的變化趨勢。由於此項成果對於解析地球過去的氣

日本科考日本科考

候變化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因而受到全世界的矚目。

日本科考日本科考

研究人員用皮大衣將這塊老冰儲存在零下20攝氏度左右的空間中。日本國家兩極研究所的明神龍彥說:“‘冰核’是由遠古降雪形成的”。
日本南極科考隊在“富士圓頂”科考基地研究人員花了兩年多的時間鑽取這塊老冰。科學家們出版在去年的《自然》雜誌上對南極冰雪的研究文章說,如今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濃度是65萬年以來最高的。
日本科學家進一步研究,希望能夠捕捉到生活在冰層中微生物體的進化情況。明神龍彥說:“儘管那裡的環境十分惡劣,溫度平均在零下45度左右,我們也不知道那裡是否有生命存在,但是我們相信我們能夠找到生命曾經存在的證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