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荒漠

極地荒漠

極地荒漠位於北半球凍原帶以北,包括格陵蘭的北部、新地島、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北地群島等,生態條件嚴酷。

極地荒漠北半球凍原帶以北,生態條件更加嚴酷,總熱量減低,雪被很少融化,風蝕強烈,植物生長期更加短暫,植被愈加稀疏,於是過渡到極地荒漠帶。北緯75°以北,包括格陵蘭的北部、新地島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北地群島新西伯利亞群島的一部分以及北冰洋中的其它島嶼,整個南極大陸。植物區系成分極其貧乏,如新地島在北緯75°以北總共只有80種維管植物,占優勢的是殼狀地衣和蘚類群落。
極地荒漠植被帶以北的北極附近島嶼上和南極大陸上的不連續稀疏。由適應冰雪嚴寒生境的地衣、苔蘚和極少數被子植物所組成。
極地荒漠的氣候比極地凍原更加寒冷,風力猛烈,很薄,地表往往有70%以上為不生長高等植物的碎石和岩石,有時布滿多邊形的土塊。因此僅在碎石岩屑之間生長個別的植物草叢或墊狀叢,低洼地段有比較密集的綠色植物斑點。占優勢的植物是地衣和苔蘚,也有少數有花植物,如花屬(Polemonum)的一種和極地罌粟(Ppver polre)。
南極大陸未受冰雪覆蓋的地面也有極地荒漠植被,植物種類和數量更少,僅有2~3種高等植物。
在高山凍原植被帶以上,永久冰雪帶以下,有高山荒漠植被,最典型的墊狀植物有囊腫草(Thylacosper-mum cesptosum)苔狀蚤綴(Arenr muscorms)和水母雪蓮(Sussure medus)等。
極地荒漠和高山荒漠的植物生產量很低,年生產量小於1000千克/公頃。有一些植物可供藥用,如雪蓮和地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