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地理

極地地理

研究極地地區地理環境的結構及其演化規律,以及開發利用和保護的領域。極地包括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一般把北極圈(北緯66°33′)以北的大陸、島嶼和以北極為中心的北冰洋叫做北極地區。北極圈以內的陸地面積約800萬平方公里,北冰洋面積1310萬平方公里。依據氣溫、林線、連續永久凍土、北極光帶,以及水文等的分布狀況劃有其他界線。最暖月(7月)平均氣溫10℃的等溫線常被認為是北極地區適宜的界線,因為它與林線的北界基本一致。以此為界,北極地區的陸地面積約為1000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為1500萬平方公里。南極地區的界線有3個:①南極大陸邊界;②南緯60°線;③南極輻合帶。南極輻合帶位於南緯50°~60°之間,是一條氣候、海洋水文和生物的重要界線。它與最暖月(1月)平均氣溫10℃的等溫線大致相同。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SCAR)認為南極輻合帶是最合適的界限。依此,南極地區應包括南極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陸緣冰(總面積約1400萬平方公里),以及南大洋(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面積約1820萬平方公里)。

極地地理

正文

研究極地地區地理環境的結構及其演化規律,以及開發利用和保護的領域。
地區範圍 極地包括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一般把北極圈(北緯66°33′)以北的大陸、島嶼和以北極為中心的北冰洋叫做北極地區。北極圈以內的陸地面積約800萬平方公里,北冰洋面積1310萬平方公里。依據氣溫、林線、連續永久凍土、北極光帶,以及水文等的分布狀況劃有其他界線。最暖月(7月)平均氣溫10℃的等溫線常被認為是北極地區適宜的界線,因為它與林線的北界基本一致。以此為界,北極地區的陸地面積約為1000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為1500萬平方公里。
南極地區的界線有 3個:①南極大陸邊界;②南緯60°線;③南極輻合帶。南極輻合帶位於南緯50°~60°之間,是一條氣候、海洋水文和生物的重要界線。它與最暖月(1月)平均氣溫 10℃的等溫線大致相同。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SCAR)認為南極輻合帶是最合適的界限。依此,南極地區應包括南極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陸緣冰(總面積約1400萬平方公里),以及南大洋(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面積約1820萬平方公里)。
極地特徵 北極地區(見彩圖)和南極地區的地理特徵有明顯差異(見表)。(見極地荒漠植被極地氣候

極地地理極地地理
極地地理極地地理
研究簡況 極地地理研究是隨著人類對極地的探險和多學科的科學考察而進行的。
北極探險和考察。早在公元前 4世紀就有人到北極地區探險。到16世紀中葉,英國和荷蘭商人為尋找通往中國和印度的北部海上航線,不斷派探險隊到北冰洋地區探險考察。從17世紀開始,俄國多次向北極地區和遠東派遣探險隊。美國R.E.彼利1909年4月6日到達北極。
1882~1883年的第一次國際極地年是國際合作進行北極科學考察的開端,挪威丹麥瑞典芬蘭俄國美國英國等國在北極地區建立了科學觀測站,派出了考察隊,對氣象、氣候、地球物理、北極光和海洋等學科進行了詳細的觀測。1932~1933年的第二次國際極地年對北極地區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以後進行的國際合作研究還有白令海大陸架過程和資源研究計畫(PROBES)和南森漂流站計畫(NDS)等。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北極地區的石油、天然氣、煤、鐵、金、金剛石、磷灰石等巨大礦產資源的發現和開採,凍土和極地工程的研究成為十分迫切的課題。人口增加和人類活動的加劇對於極地環境的影響,又成為生態系統的重要研究項目。北極地區最廣泛的研究課題有 3個:①北極地區大陸冰蓋在世界的熱量平衡和水、氣循環中的作用,這對北半球的氣候關係極大;②北極光(見彩圖)、無線電傳播異常和高層大氣中的能量粒子等與磁力線的關係;③生態環境與生物資源的保護。

極地地理極地地理
南極探險和考察。經歷了 4個階段:①帆船探險時代(1772~1900)。這一階段始於1772~1775年英國J.庫克的環南極航行。繼J.羅斯1831年發現北磁極之後,為尋找南磁極的位置,1838~1843年法國美國英國先後派出了3支探險隊。②英雄探險時代(1901~1928),以R.阿蒙森率領的挪威探險隊和R.F.斯科特率領的英國探險隊分別於1911年12月14日和1912年1月 17日到達南極點為代表。1909年1月,澳大利亞D.莫森第一次實測了南磁極的位置。③航空時代(1929~1957)。1929年11月29日,美國R.E.伯德首次成功地飛越南極,開創了南極考察的航空時代。飛機為航空攝影測量和南極內陸的科學考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④國際合作時代(1957年起)。鑒於南極地區在科學研究上的重要地位,各國科學家進行國際科學合作,最後促成了第三次國際極地年(1957~1958),即國際地球物理年的誕生。在此期間,12個國家(阿根廷、澳大利亞、比利時智利法國日本紐西蘭挪威南非、美國、英國和蘇聯)在南極大陸和附近島嶼建立了50多個科學站,除重點研究高層大氣物理(包括氣象、極光、宇宙射線、電離層物理等)外,還對地磁、重力、地震、冰川、地質、測繪和生物等作了全面的考察。60年代以來,南極地區的科學研究不斷發展,突出的課題有:①南極冰蓋和鄰近海域海冰研究,以揭示世界氣候的長期變化和預測未來氣候;②高空大氣物理(包括宇宙射線、電離層、極光)研究;③地質和地球物理研究,目的是找礦和揭示南極大陸的地質歷史及其在全球構造中的地位;④南大洋生物資源調查,為開發南極磷蝦和漁業資源服務。目前著重進行的國際合作研究計畫有:①國際南極冰川計畫(IAGP);②南極實驗(POLEX)(屬於全球大氣研究計畫的一部分);③乾谷鑽探計畫(DVDP);④羅斯冰架計畫(RISP);⑤深海鑽探計畫(DSDP);⑥南大洋海洋生物資源調查(BIOMASS)。現在,在南緯60°以南的常年科學站有幾十個。除定位觀測外,航空物探和火箭探測、鑽探以及衛星資料分析已經被廣泛套用。
中國南極考察 1980年1~3月中國科學家對南極進行了首次考察。1981年5月,成立了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1983年加入《南極條約》。1980~1984年,先後派出40餘名科學工作者分別到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智利、日本和聯邦德國的南極考察站或考察船,參加合作研究。研究課題包括:地質、地貌、地球物理、高空大氣物理、氣象、冰川、生物、海洋、極地工程和後勤保障等。1984年11月20日至1985年4月10日,派出了由“向陽紅”10號和"J121”兩艘萬噸輪和 591人(包括南極洲考察隊 54人和南大洋考察隊 74人)組成的首次南極考察編隊,歷時142天,在喬治王島南端建起了中國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長城站(南緯 62°12′59″,西經58°57′52″)(見彩圖),並且在站區進行了地質、地貌、地磁、地震、高空大氣物理、氣象、測繪、生物、醫學和極地工程等學科的綜合考察。南大洋考察隊則在1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進行了海洋生物、海洋氣象、海洋化學、海洋水文和海洋地質、地球物理等6個學科23個項目的考察。1989年2月26日,中國在南極大陸普里茲灣附近的拉斯曼丘陵上建成第二個南極科學考察站──中山站(南緯69°22′24″,東經76°22′40″)。現以長城站和中山站為基地,中國已開展對南極的常年科學考察研究。

極地地理極地地理

配圖

極地地理極地地理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