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講習錄

密教講習錄

密宗,又稱密教,為大乘佛教主要宗派之一,以其悠久的歷史、殊勝的教法而廣受人天矚目。 唐開元四年(716),善無畏來到長安,由其弟子一行協助譯出的《大日經》,並傳授以胎藏界為主的密法。唐開元八年(720),金剛智抵洛陽,其弟子不空譯出《金剛頂經》等,並傳授以金剛界為主的密法。唐代末年,因遭受“會昌法難”的重創,唐密在中國漢地迅速衰落,漸成絕響。 民國時期,中國佛教界的有識之士先後東渡日本,誓願接回“唐密”法脈。王弘願居士便是其中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當時《佛教日報》稱王弘願“以居士為當代傳承密教得阿闍黎位之最初第一人”。 本書不僅輯錄了王弘願居士譯介的大量日本密教經典和密教宗義以及密教修持儀軌,還記錄了王弘願居士在各地灌頂及傳法的情形。是失傳千年的中國密法由日本返流回來的史料證據,也是國人學習與研究唐密難得的寶貴資料。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密宗,又稱密教,為大乘佛教主要宗派之一,以其悠久的歷史、殊勝的教法而廣受人天矚目。

唐開元四年(716),善無畏來到長安,由其弟子一行協助譯出的《大日經》,並傳授以胎藏界為主的密法。唐開元八年(720),金剛智抵洛陽,其弟子不空譯出《金剛頂經》等,並傳授以金剛界為主的密法。唐代末年,因遭受“會昌法難”的重創,唐密在中國漢地迅速衰落,漸成絕響。

民國時期,中國佛教界的有識之士先後東渡日本,誓願接回“唐密”法脈。王弘願居士便是其中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當時《佛教日報》稱王弘願“以居士為當代傳承密教得阿闍黎位之最初第一人”。

本書不僅輯錄了王弘願居士譯介的大量日本密教經典和密教宗義以及密教修持儀軌,還記錄了王弘願居士在各地灌頂及傳法的情形。是失傳千年的中國密法由日本返流回來的史料證據,也是國人學習與研究唐密難得的寶貴資料。

目錄

圓五居講述類

圓五居纂述類

圓五居論辯類

大日經七支念誦集釋

金剛頂經蓮華部心念誦次第

金剛頂經蓮華部

心念誦次第集釋

兩部曼荼羅通解

護摩法略注

一期大要秘密集略注

注尊勝陀羅尼一卷

真言名目

一行阿閣黎字母表淺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