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

《寄人》

《寄人》是宋朝詩人張泌的作品之一。

 寄 人

《寄人》 《寄人》

張泌

別夢依依到謝家, 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 猶為離人照落花。

注釋

⑴謝家:此指夢中人的所居之處。唐人常用謝娘、蕭娘稱所愛之人。
⑵回合:迴環、迴繞。
⑶“小廊”句:指夢中所見景物。
⑷“多情”兩句:指夢後所見。

賞析

從這首詩深情婉轉的內容來看,詩人曾與一女子相愛,後來卻彼此分手了。然而詩人對她始終沒有忘懷。但在封建禮教的阻隔下,不能直截痛快地傾吐衷腸,只好借用詩的形式,曲折而又隱約地加以表達,希望她能夠了解自己。詩人描寫夢境及夢醒後的情景,寫出了自己的相思之深切與苦怨。全詩深沉感人,動人心弦。

以詩代柬,來表達自己心裡要說的話,這是古代常有的事。這首題為《寄人》的詩,就是用來代替一封信的。

從這詩深情宛轉的內容看來,詩人曾與一女子相愛,後來卻彼此分手了。然而詩人對她始終沒有忘懷。在封建宗法社會的“禮教”阻隔下,既不能直截痛快地傾吐衷腸,只好借用詩的形式,曲折而又隱約地加以表達,希望她到底能夠了解自己。這是題為《寄人》的原因。

詩是從敘述一個夢境開始的。“謝家”,代指女子的家,蓋以東晉才女謝道韞借稱其人。大概詩人曾經在女子家裡待過,或者在她家裡和她見過面。曲徑迴廊,本來都是當年舊遊或定情的地方。因此,詩人在進入夢境以後,就覺得自己飄飄蕩蕩地進到了她的家裡。這裡的環境是這樣熟悉:院子裡四面走廊,那是兩人曾經談過心的地方;曲折的闌乾,也象往常一樣,似乎還留著自己撫摸過的手跡,可是,眼前廊闌依舊,獨不見所思之人。他的夢魂繞遍迴廊,倚盡闌乾,他失望地徘徊著,追憶著,直到連自己也不知道怎樣脫出這種難堪的夢境。崔護《題都城南莊》詩:“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周邦彥《玉樓春》詞:“當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一種物是人非的依戀心情,寫得同樣動人。然而,“別夢”兩句卻以夢境出之,則前此舊遊,往日歡情,別後相思,都在不言之中,而在夢裡也難尋覓所愛之人,那惆悵的情懷就加倍使人難堪了。

人是再也找不到了,那么,還剩下些什麼呢?這時候,一輪皎月,正好把它幽冷的清光灑在園子裡,地上的片片落花,反射出慘澹的顏色。花是落了,然而曾經映照過枝上芳菲明月,依然如此多情地臨照著,似乎還沒有忘記一對愛侶在這裡結下的一段戀情呢!這後兩句詩就是詩人要告訴她的話。

正因為這首詩是“寄人”的。前兩句寫入夢之由與夢中所見之景,是向對方表明自己思憶之深;後兩句寫出多情的明月依舊照人,那就更是對這位女子的魚沉雁杳,有點埋怨了。“花”固然已經落了,然而,春庭的明月還是多情的,詩人言外之意,還是希望彼此一通音問的。

評價

這首詩創造的藝術形象,鮮明準確,而又含蓄深厚。詩人善於通過富有典型意義的景物描寫,來表達自己深沉曲折的思相感情,運用得十分成功。他只寫小廊曲闌、庭前花月,不需要更多語言,卻比作者自己直接訴說心頭的千言萬語更有動人心弦的力量。

參考文獻

http://www.yuwen789.com/book/reading/reading_548.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