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籬下的關公蟹

關公蟹徒有關雲長的長相,卻遠無關雲長的膽識與氣度。 關公蟹個子很小,作為禦敵武器的螯足更小,為了保全性命,通常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 所以,我們無法看到關公蟹與敵人搏鬥的場面。

也許是因為老百姓對關雲長那份深厚的敬重,中國沿海一帶便有了被稱為關公蟹的數種小型蟹類。

關公蟹據說是因為其頭胸甲對稱隆起的花紋酷似戲劇中三國時代關公的臉譜,所以得名。這種蟹實際上包括了六類,它們是背足關公蟹顆粒關公蟹日本關公蟹
偽裝關公蟹端正關公蟹聰明關公蟹。它們之中,尤以日本關公蟹和端正關公蟹酷似關雲長的臉譜,一雙丹鳳眼,兩道臥蠶眉,“面如重棗,唇若塗脂”,相貌威武。若是將它們的頭胸甲剝出,作為面具,下面再掛上一排鬍鬚,無需註上文字,看到的人都會異口同聲地認定它是紅臉關公。舊日捕到這種蟹的漁民,往往對其頂禮膜拜,認為是關雲長再世。

關公在天之靈,也許會因為人們的這種類比而感到羞愧。關公蟹徒有關雲長的長相,卻遠無關雲長的膽識與氣度。《三國志》記載,這位威震三軍的猛將“身高九尺,使一把八十二斤重的青龍偃月刀”,留下許多諸如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佳話。更有剛直不阿、凜然無畏、忠正不二的美名。而那被以其姓氏命名的關公蟹呢?
 

關公蟹個子很小,作為禦敵武器的螯足更小,為了保全性命,通常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與其他動物一起過共生生活,是關公蟹經常採取的方式,而共生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讓共生對象成為自己的護身武器。在日本關公蟹和端正關公蟹棲息的區域,經常可以看到它們用最後兩對步足背著貝殼在海灘上行走、覓食,在遇到敵人攻擊時,它們無力抗爭,也無心應戰,只是藏入貝殼中,用別人的軀殼把自己掩蔽起來,以避過敵人的追趕,或者棄殼潛逃,讓貝殼成為掩護自己的替罪羊。偽裝關公蟹則肩負一種海葵在背甲上,猶如古代士兵攜帶的盾牌,在受驚或遇到敵人襲擊時,偽裝關公蟹便以海葵作為防禦武器,由它去應付敵人,自己在一旁坐觀其勝,或是藉機逃脫。背足關公蟹、顆粒關公蟹、聰明關公蟹,也各有自己避敵的妙招,但是它們的聰明都不是用在依靠自己的力量面對進攻上,而是如何想方設法地提高逃跑的技巧,嫁禍於人,委屈求全。所以,我們無法看到關公蟹與敵人搏鬥的場面。

即便是整天修煉逃脫之技,關公蟹也難免有被逮住的時候。六種關公蟹的相同之處在於,即使此時它們仍然不會揚起螯足戰鬥,仍以保全性命為第一要旨。關公蟹會自行將被敵人捉住的附肢或胸足棄掉,留給敵人做美餐,從而換得活命的權利,生物學上稱這種生理機制為自割。由於關公蟹的足的基節與座節之間具有特殊的割裂點,因而附肢或胸足從此點脫落後
不致流血,關公蟹更不會流下痛楚和羞辱的眼淚。它們的再生能力很強,失去的附肢或胸足不久便會慢慢生長起來,但這次經歷遠遠無法促使關公蟹增長一點點反抗意識,仍會我行我素地在海底世界過著懦夫的生活。

這樣的生活本不應該屬於蟹類,它們甚至有“橫行霸道”的名聲。正因為總也不參與戰鬥,所以關公蟹的螯足才會退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