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黧豆

家山黧豆

家山黧豆(學名:Lathyrus sativus),為豆科山黧豆屬下的一個植物種。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30-50 (-70) 厘米,無毛。莖上升或近直立,多分枝,有翅。葉具1對小葉;托葉半箭形,長18-25毫米,寬2-5毫米;葉軸具翅,末端具卷鬚,小葉披針形到線形,長1.8-2.5厘米,寬2-4毫米,全緣,具平行脈,脈明顯。總狀花序通常只1朵花,稀2朵,總花梗長3-6厘米,具棱;花長12-24毫米,萼鍾狀,萼齒近相等,長於萼筒2-3倍;花白色、藍色或粉紅色;子房線形,花柱扭轉。莢果近橢圓形,扁平,長2.5-3.5 (-4) 厘米,寬1-1.5 (-1.8) 厘米,沿腹縫線有2條翅。種子平滑,種臍為周圓的1/16-1/15。花期6-7月,果期8月。

分布範圍

栽培於我國北方。

主要價值

做為豬、牛的飼料,但花期植株及種子有毒。

【藥名】:家山黧豆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家山黧豆的全株。
【功效】:祛瘀散結。
【主治】:治疣。
【性味歸經】:苦、澀,溫。心、。肺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9克。
【考證】:始載於《東北草本植物志》。

山黧豆屬植物

山黧豆屬(Lathyrus Linn.),豆科、野豌豆族的4個族之一,本屬約有130種,分布於歐、亞及北美的北溫帶地區,南美及非洲也有少量分布。中國有18種,主要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西南地區,華東也有少量分布。本屬與Vicia之間比較難區別,但大部分種以其莖有翅、小葉具平行脈及花柱先端具刷毛等特徵與之區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