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主義史學

客觀主義史學是由尼布爾、蘭克等人所倡導的史學思想,自19世紀3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一直是西方史學思想的主流,稱雄歐洲史壇近百年。我們大致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客觀主義史學:1、以“如實直書”為基礎。2、以掌握第一手資料為條件。3、以史料批判為保證。

簡介

客觀主義史學:蘭克倡導的客觀主義史學,大致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

1以“如實直書”為基礎

2以掌握第一手資料為條件

3以史料批判為保證。客觀主義史學積極參與了19世紀西方社會普及和培養科學理性精神的過程,這是它的基本貢獻

除此之外,客觀主義史學家們積極倡導運用史料考證方法繼承和發展了自瓦拉以來到博學時代史料考證傳統,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內證”“外證”相結合的模式則為歐洲近代史料批判和文獻考證學的規範化發展提供了具體而有效的範例,極大地推動了歷史研究的發展。客觀主義史學最大的“失”就在於這些史學家消極地放棄了他們主觀上企圖放棄、而事實上又不可能完全放棄的這種對“過去”的解釋,對歷史發展的規律避而不談,結果反而放棄了對本應可能達到的最佳境界的爭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