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趙黻江山萬里圖

宋趙黻江山萬里圖

宋趙黻江山萬里圖,,作者是趙黻,以長卷形式描繪長江景色。畫面由虛而實,由遠而近,由大而小,煙霧瀰漫,煙波浩蕩,曾巒疊嶂,驚濤拍岸,風雨交加,小船逆浪而行,險象環生,構成一幅驚心動魄的壯麗場面。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趙黻,南宋時京口(今江蘇鎮江)人,住長江邊的北固山,與大江自小建有深厚的感情,對兩岸的山顏水貌、陰晴雨藹的瞬息變化真正了如指掌,元代夏文彥在《圖文寶鑑》中稱其:“作人物、山水、窠石、江勢、波浪,金、焦二山,有氣韻,有筆力”。

江山萬里為繪畫中常見的題材,早在唐代便已出現。據載,李思訓曾窮三月時間繪嘉陵江三百里的景象於壁上,後來唐玄宗命吳道子在大同殿繪同一題材,一日即成,兩者相較,各有千秋。北宋年青的畫家王希孟則以青綠山水的形式創作了《千里江山圖》卷(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趙芾的《江山萬里圖》卷是這類題材作品中風格獨具,別開生面的一幅佳構。

展開畫卷,雲遮霧掩,崇山連綿,數尺之後方現曲折的江岸,三兩旅人沿路緩行,航船數隻待客于山腳渡口。隨之則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繼而孤嶺突起,峰迴路轉,茅舍村屋,行旅往來。最後用茫茫無際的大海終結畫面,水天一色,氣勢磅礴。拖尾上有明代錢維善、張寧、陸樹聲等人的詩跋。

藝術特色

從圖中的繪畫技法不難看出,趙黻是師從宋代畫家李唐,又廣采博學,別具一格。山石用筆挺勁,先用淡墨勾皴,再以濃墨、重墨細繪局部輪廓,墨色的濃淡輕重相得益彰。對水的描繪占畫面的比例頗大,同時也是此圖的成功所在。波浪主要用淡墨勾出,復用淡墨染深,以現出驚濤穿空之勢,可謂“前無古人”,堪稱南宋繪畫的傑作。

明代文嘉《鈐山堂書畫記》、汪砢玉《珊瑚網畫跋》卷二三,清代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畫考》卷二、《石渠寶笈·初編》卷三二等書著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