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書院

安陵書院

安陵書院位於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始建於清雍正九年(1731)。郴州永興古號安陵,故名。初行教化之功,今倡知行道,以聚華人之智。便江以風景馳名,湖島形勝,安陵書院臥波其中,據地七十餘畝。書院之獨特人文氣質,絕美自然山水,古典園林建築,可謂遠瞻者提供憩心養性之所,為個機構高層提供領悟大道之所,為文化大師企業領袖提供布道講學之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安陵書院安陵書院
郴州永興安陵書院始建於宋代、以永興古號安陵,故名。清雍正九年(1731),知縣劉崚生擴建,書院鼎盛時期,成為湘南第一書院,曾有“北有嶽麓、南有安陵之稱”、 獨領風騷三百餘年,名播遠近,曾經一代名流講學於書院,如宋代的朱熹、范成大、韓愈、潘疇、宋若水、黃乾明代的王守仁、湛若水、蔡汝楠、鄒守益等,清代左宗棠等曾先後講學於安陵書院書院;這些講會、講學活動對湖湘文化的普及、傳播、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安陵書院成為郴州人傑地靈、人文薈萃的重要象徵。光緒二十八年(1902),書院改為中學堂清末毀於戰亂,安陵書院院也失去了昔日的光彩,甚至已經到了破敗傾屺的境地。2006在市縣政府落實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以及省委創建文化強省戰略的實施,推動全省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提升了湖南的軟實力。在縣領導牽線搭橋下,由深圳元亨創投企業投資2.5億元,重現安陵原貌,讓我們看到了安陵書院書院重現輝煌的希望,現在的書院不僅在建築上重現了昔日的光彩,在文化上重現文化的光彩,發揚光大、供世人敬仰。

書院布局

安陵書院位於郴州便江旅遊區的一個獨體島上,占地5萬平米,建築面積近七十餘畝,書院以蘇州園林式的古典建築風格為基調,有假山飛瀑、文泉閣、煙波至爽廳、鴛鴦廳、虛白館、雲帆月舫、凌虛閣、枕江樓、梯雲山房、知樂樓、留聽軒、道古閣、寸心千里館、明遠樓、梵音入夢堂、西嶺長霞居、春醉山房、採菊東籬堂、觀沙洲白鷺樓、棲居別院、山月樓、半山精舍等,樹茂竹秀,廊橋迂迴,碧池噴泉,綠坪如茵,名樹古木遍布園內,亭、台、樓、榭、假山與之相映成輝。
書院內既有可居住的獨體院落,園中的建築,古樸典雅,風雅精緻,汲古圖新,既有蘇州園林的小巧秀雅,又有皇家園林的軒昂氣派。房間內全部是明式高檔實木家俱,也有供150人使用的講學堂,以及藏書20萬冊的藏書樓,另外還有供觀賞、遊玩的畫廊、亭台、琴室、戲院、茶道、大師樓,另有餐廳包房5間、客房73間,以及特別設計的專用水上畫舫,整個書院等錯落有致,層次分明,兩岸景色盡收眼底,徐徐微風撲面而來,謦人心扉,心曠神怡。院在水中,水在山中,山水相融,水、院天成,山、水、院之間,互為添彩,相得益彰,風情萬種,美不勝收。
書院現由經湖南省民政局核准註冊登記的非營利性民辦非企業單位,旨 在宏揚中國文化,開展各類文化、經濟學術論壇,開展書畫、藝術創作,收藏各類珍貴書籍,進行學術、經濟文化研討,既是文化、經濟等領域高層聚集的高雅場所,又是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園。

書院一覽

煙波至爽廳
煙波至爽廳煙波至爽廳
講學堂是書院內非常有特色的一處“三進”建築群,沿島的自然地形而建,棲於水面一角,既平靜又高雅,講學堂布以明式家俱,內有視頻網路會議系統、網路接口、電腦投影及其它現代化設施 “既可三五知己閒談,也可小組人員闊論”,更可最多容納150人聆聽大師授課。
文泉閣
一層為小型講學、會議之用 二層為藏書20萬冊的藏書樓,所藏之書藉為文學、經濟、古籍、商務等,藏書樓採用先進的管理系統保證書籍的保存和流通。
知樂館、枕江樓、梯雲山房
枕江樓枕江樓
古樸、典雅、清悠的私人休憩、靜休之所。
觀沙洲白鷺樓
品嘗本地風味佳肴,與良朋相聚,與家人同享,並可俯看上萬隻鳥栖息在沙洲。
西嶺長霞居、梵音入夢堂、春醉山房
貴賓休憩、靜休之所。
雲帆月舫
畫舫,揮毫潑墨,書來畫往。
鴛鴦廳、虛白館、水芳岩秀
三五知己,品茗小聚。
聽櫓閣
聽琴品茗。聽古琴,琴聲悠悠,看湖水,半江瑟瑟半江紅…

書院文化

書院每年邀請百名各界著名人士到永興進行講學交流, 以及經濟界和商界的人士進行投資考察,同國內外各種協會和慈善組織、非政府組織(NGO)開展各種有影響的社會公益活動;募集善款,關注慈善事業,出書助教助學,設貧寒學子獎學金,幫助年輕大學教授出書,為社會公益事業盡一份力。
書院依託龐大的高校教育資源,與國內外著名學府建立密切合作,師資陣容強大,擁有專家、學者進百人,通過開展各種學術研究、舉辦各類文化講壇和推廣國術傳習等活動,傳播中國的歷史文化精神及其所蘊涵的文化意象和生命智慧,而成為提升人們的精神世界、人格品質、展現人性光輝、塑造大學人文精神的家園,共創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
書院通過開展各種學術研究、舉辦各類文化講壇和推廣國術傳習等活動,傳播中國的歷史文化精神及其所蘊涵的文化意象和生命智慧,而成為提升人們的精神世界、人格品質、生命境界和展現人性光輝、塑造大學人文精神的家園,共創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
書院的一切經費,全部通過書院合理收費,自營運作,並接收個人、團體和企業的資助等方式籌集。藉助社會名流的力量,關注慈善事業,募集善款,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
書院致力於全方位提升中國社會精英人士的傳統文化底蘊與人文素養,領悟大道之所在,通過舉各項論壇培訓,讓社會名流親臨感受中國千年文化的濃鬱氣息,靈感實現,實現人生智慧、事業心得之再升華,鑄就騰飛的新起點。
書院依託龐大的高校教育資源,與國內外著名學府建立密切合作,師資陣容強大,擁有專家、學者進百人,他們以其深厚的學養與大家風範,贏得社會高度讚譽和參訓業界的普遍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