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利吉

安藤利吉

安藤利吉於1884年出生,日本陸軍大將,戰犯。宮城縣人,1944年晉升陸軍大將,同年被任命為第19任台灣總督,當台灣軍擴張為第十方面軍時,兼任第十方面軍司令官。日本戰敗,安藤利吉代表台灣總督府和駐軍向盟軍投降。之後被列為戰犯,1946年4月19日於受審在押上海監獄期間身亡,官方說法則為服氰酸鉀自盡、但並未解釋如何在監獄中取得毒藥。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安藤利吉 安藤利吉(Ando Rikichi 1884年-1946年),日本宮城人,1883年生,早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大學,並留學英國。歷任參謀本部部員、步兵第13聯隊聯隊長、第5師團參謀長、駐英國大使館武官、參謀本部部附、步兵第1旅團旅團長、戶山步兵學校校長、陸軍教育總監等職。
1938年5月,安藤利吉接替板垣征四郎任日軍第5師團長,率部參加徐州會戰,爾後南下進攻廣州,同年11月,升任第20軍司令它並繼續在廣州境內作戰。1939年11月至次年初,安藤指揮第15師團等部進行南寧作戰,在崑崙關一帶遭到中國軍隊的沉重打擊。
1940年2月,安藤利吉出任新編華南方面軍司令官,1941年至1944年12月又先後出任日軍台灣軍司令官和台灣總督,1944年1月晉升為陸軍大將。日本投降後,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市舉行台灣日軍投降儀式上,安藤利吉向中國受降官鞠躬繳械、簽字蓋章,從而結束了甲午戰爭以來日本對台灣50年殖民統治的歷史。在不久進行的戰犯審判中,安藤因被中國軍事*庭確定為戰犯嫌疑而關押於上海監獄。1946年4月19日,他流淚寫下了給岡村寧次的遺書後服毒自殺。

經歷

安藤利吉(AndoRikichi1884年4月3日-1946年4月19日)。

一八八四年生。一九○四年十月二十四日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六期步兵科,十一月一日被授予步兵下士官軍銜。
一九一四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校第二十六期,晉升為步兵大尉。畢業後,曾以駐英使館副武官身分赴英國留學,專門進行軍事研究。一九二五年八月七日任駐外武官。

一九二七年四月九日,任參謀本部部員。

安藤利吉安藤利吉

一九二八年三月八日,晉升為步兵大佐,任步兵第十三聯隊聯隊長。

一九三○年三月六日,任第五師團參謀長。

一九三一年三月十一日,任陸軍省軍務局兵務課課長。
一九三二年五月二十八日,任駐英使館武官,同年八月八日,晉升為陸軍少將。

一九三四年五月七日,任參謀本部部附,同年十二月十日,任步兵第一旅團旅團長。

一九三五年八月一日,任戶山步兵學校校長。

一九三六年四月二十一日,任第五守備隊司令官。同月二十八日晉升為陸軍中將。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日,任陸軍教育總監本部部長。

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五日,被任命為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第二軍第五師團師團長。

會戰徐州、廣州

安藤接替板垣征四郎繼任師團長職務時,第五師團正在進行徐州會戰。 安藤根據方面軍的命令,將師團主力集結在徐州以南地區,並以一部兵力擔任徐州至宿縣以南之津浦線的警戒作戰任務。七月一日,令國崎部隊由碭山馬牧集地區向單縣、城武、金鄉、魚台、豐縣沛縣、敬安集地區進行“掃蕩”,中旬結束作戰。九月十九日,第五師團編入華南地區的第二十一軍戰鬥序列,準備參加廣州會戰。十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安藤率部從青島登船,二十日前在大亞灣集結完畢。在二十一日攻占廣州後,安藤率第五師團進至珠江灣,換乘二百多隻小船艇,在海軍護衛下開始沿珠江溯江作戰。二十三日攻占虎門要塞,二十四日黃昏占領瀾石。爾後,安藤由“MT”號船改乘漁船“八千代丸”號沿潭州水路溯江進入潭州西。二十五日十五時,發出命令:珠江支隊以一部擔任虎門要塞的警備,主力協同海軍在珠江口溯江作戰;佛山支隊從潭州水路經紫泥、陳村、石灣占領佛山;左側支隊等部占領三水附近之要地後,擔任對西江的警戒;師團主力從潭州水道經縈泥、陳村向佛山前進。二十六日傍晚,各部隊開始行動,步兵第二十一聯隊進入佛山;步兵第四十二聯隊經川鼻島,於二十九日進入廣州市南面的貨倉;師團主力於十一月二日到達佛山附近;師團另一部配置在三水,切斷西江及北江的水路,從廣州西南地區發起攻勢。廣州會戰後,安藤於十一月九日升任第二十一軍司令官。 日軍占領廣州,切斷了中國軍隊的主要補給幹線,中國軍隊力圖通過沿廣州以西的西江地區和九龍半島以東地區,開闢新的物資補給線。為此,日軍大本營令第二十一軍逐次將中國軍隊的重要補給線切斷。一九三九年二月八日,安藤命令飯田祥二郎少將指揮台灣混成旅團,開始進行攻占海南島的作戰。三月二十六日,又命令另一部兵力“掃蕩”廣州以西地區,占領了江門新會一帶。
一九三九年四月初,中國軍隊發起收復廣州的攻勢作戰。四月四日,安藤命令第一○四師團主力阻擊花縣以北地區的中國軍隊,第十八師團以主力阻擊增城以北及東北地區的中國軍隊。四月中旬,中國軍隊逐漸增加兵力,開始向第二十一軍第一線陣地進攻。二十一日,安藤命令第一○四師團以六個步兵大隊消滅江門及新會附近的中國軍隊,至二十八日結束作戰。據日軍戰史記載殲滅中國軍隊二千多人。 六月六日,日軍大本營下令第二十一軍與第五艦隊協同攻占汕頭地區。 安藤命令步兵第一三二旅團、獨立步兵第七十六大隊及山炮、工兵、裝甲、渡江部隊等於六月二十日從馬公出擊,二十二日攻占汕頭,並“掃蕩”了附近地區。二十五日,開始進攻潮州,次日擊敗中國軍隊獨立第九旅主力,二十七日上午占領潮州。八月下旬,中國軍隊再次從增城北面經花縣向廣州發起攻擊。安藤命第十八師團及第一○四師團於九月一日轉入攻勢作戰,九月九日戰役結束。在進行切斷補給線作戰的同時,安藤考慮到占領深圳的重要,遂命令第十八師團以主力一部於八月十三日在黃埔登船啟航,十四日拂曉在寶安附近登入,向深圳挺進,當日攻占深圳,十五日占領沙頭角一帶。九月三十日,中國軍隊獨立第二十旅企圖收復深圳,與日軍發生激戰,安藤派增援部隊進行反擊,作戰持續到十月中旬。

喋血崑崙關

一九三九年十月十四日,安藤接到大本營命令攻占南寧,切斷西南補給線的作戰任務。十一月九日,率司令部人員從廣州出發,經三亞港乘運輸船啟航,與三個兵團先後在欽州灣沿岸登入。十一月二十一日進入欽縣,進行了作戰部署後,自己返回廣州,委託第五師團師團長今村均中將代其指揮。二十四日攻占南寧市。二十七日舉行入城儀式。此後,安藤命令第五師團以主力一部攻占龍州及鎮南關,以取得中國軍隊儲備的軍需品,並破壞中國軍隊的補給路線。十二月二十一日,日軍占領龍州、鎮南關。此時,中國軍隊發起反攻崑崙關戰役,日軍損失慘重,中村正雄旅團長被擊斃。安藤命令第二十一軍主力陸續增援崑崙關,戰鬥日益殘酷。

一九四○年一月三日夜,守衛崑崙關的日軍不支,開始施放毒氣。中國軍隊不顧生死,衝鋒不止,終於收復了崑崙關,安藤所部損失慘重。 在進行南寧作戰的同時,安藤還命令第一○四師團步兵第一○七旅團等部,於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二十日發起翁英作戰。在旅團長西山福太郎少將指揮下,從新街附近沿粵漢線北進,十二月二十日進入滄江南岸,二十九日占領翁源,三十日占領英德。 十二月底,安藤決定進行賓陽作戰。

收復台灣後的中國版圖收復台灣後的中國版圖

一九四○年一月十日,制定了《賓陽會戰指導方案》。二十三日,安藤飛抵南寧。二十四日十時,下達進攻命令。月底,又向各兵團發出激勵電報:“此次作戰的勝敗,即在明日(二月一日)之決戰,望全體官兵努力奮戰,期其必勝。”二月一日,根據安藤的命令,飛行第九十戰隊首先對賓陽的中國軍隊第三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駐地進行轟炸,爾後出動飛機九十七架次,對中國軍隊及後方橋樑進行轟炸,切斷了二十五個師的退路。與此同時,安藤指揮軍主力徹夜強行開進。二月二日,日軍突入賓陽。三日,主力一部進入鄒墟。至此,包圍了中國軍隊撤退不及的五個師。四日十時,安藤進入賓陽城,會戰結束。據日軍戰史記載,此戰殲滅中國軍隊二萬八千餘人。在二月十一日舉行的慶功大會上,安藤將戰功獎狀授予第五師團、近衛混成旅團、台灣混成旅團、第二十一獨立飛行隊及登入作業隊。 二月九日,大本營解除第二十一軍戰鬥序列,組成新的華南方面軍,同時任命安藤利吉中將為該方面軍司令官,下轄第二十二軍司令部、第五師團、近衛混成旅團、台灣混成旅團,及第十八、第三十八、第一○四、第一○六師團,第二十一獨立飛行隊等部。華南方面軍組成後,在安藤司令官指揮下,連續進行了如下作戰:二月十一日至二十五日,第十八師團在扶南、綏淥地區進行第一次西路作戰;二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第五師團一部在五塘、七塘地區進行江北作戰;三月十三日至二十六日,近衛混成旅團與第五師團一部在靈山地區進行東路作戰;三月二十六日至四月上旬,近衛混成旅團主力與第五師團一部在思樂地區進行第二次西路作戰。五月初,安藤根據派遣軍總司令官關於策應宜昌作戰的要求,命令第三十八師團一部北進,牽制中國軍隊,另一部引誘中國軍隊出擊。五月二十二日,步兵第二二九聯隊占領良口,中國軍隊四個師向良口正面和側背發起攻擊,日軍達到牽制目的。二十八日,安藤令第一○四師團主力、第十八師團一部開始進攻,給中國軍隊造成極大傷亡。華南方面軍組成不久,大本營先後把在台灣的第四飛行團、近衛師團、第四十八師團調歸安藤指揮,以適應攻占福州的需要,以及必要時在溫州一帶登入的作戰。一九四○年四月十九日,第四十八師團主力、第十八師團一部冒著狂風巨浪在福州附近登入,二十一日攻占福州,進行“掃蕩”。安藤為徹底切斷中國軍隊補給路線,利用參加福州作戰後返回廣州的機會,又命令所屬部隊於五月一日占領甲子港一帶,於四日在碣石附近登入並進行了“掃蕩”作戰,六日主力返回廣州。華南方面軍主力切斷香韶公路後,安藤認為駐淡火以北惠州一帶的中國軍隊有奪回該公路的企圖,於是,於五月十日,令第十八、第三十八兩師團主力,以惠川為目標從三面發起進攻,在完成包圍、“掃蕩”作戰後,於五月二十二日分別返回原駐地。

一九四○年十月五日,安藤返回日本國內,任參謀本部部附。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五日,出任台灣軍司令官。

一九四四年一月七日,晉升為陸軍大將。 同年九月二十二日,台灣軍改稱第十方面軍,安藤任司令官,十二月三十日又兼任台灣總督。 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後。

日本戰敗,向中國政府投降

一九四五年十月一日,中國空軍人員張廷盂奉命攜帶國旗從重慶單機冒險飛赴台北機場,直抵日本駐台灣總督府懸掛中國國旗。安藤極力阻止,未得逞,中國國旗升上總督府上空。

受降樓受降樓

10月24日,國民政府受降代表陳儀等人從重慶啟程,旅渝台灣同鄉會舉行了歡送宴會,致了熱情洋溢的歡送辭。當天午後2時,陳儀與美軍陸軍上校哥德理、海軍上校凱爾,自上海虹橋機場起飛,4時許降落在台北松山機場。機場上,國旗、彩旗似潮翻卷。當陳儀步下舷梯時,軍樂大作,歡呼聲、掌聲響成一片。
離飛機百米外的一角,孤零零地站著一排神情沮喪的日本人,那是安藤利吉為首的日本軍政頭目。當看到陳儀臉呈勝利者的微笑走來時,一個個低眉垂頭,顯得十分尷尬。葛敬恩把陳儀介紹給安藤利吉:“這位是台灣省接收主官、台灣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安藤利吉立正敬禮:“歡迎陳將軍。”他強作出一副笑臉。
1945年10月25日早晨,台北各式人等紛紛湧來公會堂,受降典禮將在這裡舉行。會場內外人山人海,都想目睹這莊嚴一刻。 8時55分,樂隊高奏勝利進行曲,身穿嶄新陸軍上將服的陳儀緩步走入大廳,他的身後緊跟著台灣警備副總司令陳孔達、司令部參謀長柯遠芬、行政長官公署秘書長葛敬恩、70軍軍長陳頤鼎、空軍第一路軍司令張廷孟、海軍第二艦隊司令李世甲
日方投降代表安藤利吉等5人,則早已奉命到達,在一邊等候,聽從傳喚。
 

台灣光復

大鐘敲了9下,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葛敬恩宣布:“中國戰區台灣省接受日軍投降典禮開始。”

安藤利吉簽署投降書安藤利吉簽署投降書

安藤利吉為首的日本代表,在中方人員指引下低頭魚貫而入,至受降席前站成一排,向陳儀行禮。陳儀命令他們在投降席坐下。

受降儀式外國觀察團受降儀式外國觀察團

接著,陳儀起立,以莊重的聲調宣讀受降書:本官奉命,為台灣受降主官,茲以第一號命令,交與原日本台灣總督兼第10方面軍司令安藤利吉。依照此項命令,台灣全境及澎湖列島應交還中國,所有日本在台灣及澎湖列島的陸海空軍和警察,均應繳出武器,聽候處理,希即遵行。
安藤利吉點頭應諾。台灣警備司令部參謀長柯遠芬,把受降書與第一號命令交與安藤利吉。安藤利吉躬身接過,掃視一遍後用毛筆簽名。日軍參謀長諫山春樹把簽了字的文本呈交陳儀,葛敬恩宣布受降禮成,令日方代表退出。全場掌聲雷動。安藤利吉等再向陳儀行禮,快步出了大廳。
受降典禮總共只有短短5分鐘,卻結束了日本對台灣長達50年的霸占,寶島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為永久紀念台灣從日寇統治下重歸祖國懷抱,10月25日被定為“台灣光復節”。

安藤利吉被中國軍事法庭確定為戰犯嫌疑,關押在上海監獄。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九日,他寫下給岡村寧次的遺書後眼毒自殺。卒年六十三歲。
生前,曾獲金鵄二級勳章一枚。

策劃台獨

日本投降後,當天皇的詔書傳到台灣,曾被安藤利吉扣壓不發,他為什麼要扣留天皇投降詔書?人們認為只有兩個可能性,一是安藤想爭取時間,在混亂還沒發生之前把台灣交給台灣獨立派統治,不希望中國戰區的國民黨軍前來接收,等於是一種類似的戰後處理;另一就是安藤利吉有可能企圖與日本本國劃清界線,以自己的勢力在台灣建國。 此後島內出現4種“台獨”勢力,但他們的陰謀沒有得逞。

受降會場受降會場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正式收回寶島台灣,日本當局及駐台的軍政人員對此極不甘心。為了繼續操控台灣,在原駐台灣總督安藤利吉的策劃下,日本人組織成立了一個“台灣自治委員會”,將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在台培養的一些漢奸和暴發戶網羅進該組織,並策動他們謀求“台灣獨立”。這些為虎作倀的漢奸,生怕日本投降後,台灣人民會清算他們的罪行,於是甘願幫日本人大叫“台獨”的好處。在台的日本浪人也乘機四處散播“台灣獨立”的好處,中國管轄台灣的害處。在日本人的教唆、策動下,一些不明智的台灣人也迷上了“台獨”活動,成為了一股較大的“台獨”勢力。與此同時,日據時代的一些台籍政客由於在國民黨政權中備受冷落,也開始走上了“台獨”的道路,成為又一股“台獨”勢力。

台獨之父安藤利吉

當時日本駐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即策動一些日軍中的軍國主義分子和漢奸分子在台灣建立起“台獨”組織;同時,駐台日本右翼軍人還發動了“台灣獨立”事件,這便是“台獨”活動的發端。後來,“台獨”活動又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
日本“末代總督”安藤利吉大將並不服輸,認為駐台日軍尚有40萬之眾,戰力未損一兵一卒,且台灣經營半個世紀,完全可以變成第二個滿洲。老狐狸安藤利吉多了個心眼,授意以牧澤義夫、宮中牾郎為首的少壯派軍官們,串聯台灣名門望族林本源家族後裔文化漢奸林熊祥、漢奸世家辜顯容之子辜振甫、林本源家族總管許丙等漢奸走狗,發動所謂“台灣獨立自治運動”,企圖以台灣為日本振興之基地,與偽滿洲國等遙相呼應。
不料人算不如天算。8月6日,美軍第一顆核子彈投在廣島;8月8日,蘇軍根據雅爾達協定對日宣戰,150萬大軍跨越白山黑水;8月10日,美軍第二顆核子彈投在長崎;蘇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在短短七天之內將號稱“軍中之花”的70萬關東軍分割包圍,除少數日軍負隅頑抗外,絕大部分日軍望風披靡,完全喪失戰鬥力……,包括安藤利吉大將在內的日本軍部主戰派將領們看得木瞪口呆,一籌莫展;8月15日,走投無路的日本天皇只得無奈地下達投降詔書,宣布戰敗。
主子一倒,一群喪家犬們上演的“台灣獨立自治運動”鬧劇自然胎死腹中。

種下禍根難消除

“台獨”勢力的猖獗使蔣介石認識到,必須採取堅決手段對“台獨”分子進行打擊。早在1945年秋,已投降的日本軍政人員的“台獨”陰謀就引起了蔣介石的注意,陳儀去接收台灣前,蔣介石多次叮囑陳儀,要注意防範“台獨”活動,對“台獨”組織及“台獨”分子要嚴厲打擊。
陳儀到台灣後,根據蔣介石的指示,採取果斷措施,對“台獨”組織及其骨幹分子作了嚴懲。1946年初,“台灣自治委員會”的主要成員許丙、林熊祥等人先後落網。同年7月29日,台灣省軍事法庭以“共同陰謀竊據國土罪”將這些人處以重刑。“台灣自治委員會”隨后土崩瓦解。這是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打擊的第一個“台獨”組織。
 日本一手扶持的“台灣獨立運動”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活動,他們扶持廖文毅等人搞“台獨”活動。1951年廖文毅在日本東京正式成立了所謂“台灣民主獨立黨”,公開樹起“台獨”旗幟,開始了分裂中國的陰謀活動。蔣介石在台“復職視事”後,繼續推行靠美聯日政策。美國勢力乘機伸入台灣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領域。1952年蔣日簽訂“和平條約”,1954年12月美蔣間簽訂了“共同防衛條約”,在此期間,美國軍隊進駐台灣,軍艦游弋台灣海峽。美國總統杜魯門還違背《開羅宣言》,炮製出所謂“台灣法律地位未定論”,為“台灣獨立”製造依據。尾隨帝國主義的廖文毅等人認為“台灣獨立時機即將成熟”,乃於1955年宣布組成“台灣臨時國民會議”,草擬了“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組織條例,隨後宣布成立“政府”。廖文毅出任“總統”。發行“臨時政府”機關報《台灣民報》,公開鼓吹台灣脫離中國,依附日本, 從此越演越烈。

死在中國的侵華日軍大將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共有6名日軍大將在中國喪命,分別是:白川義則大角岑生、冢田攻、山縣正鄉安藤利吉岡部直三郎。而若從甲午戰爭算起,則又有多人命喪中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