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紅鸛

安第斯紅鸛

安第斯紅鸛(phoenicoparrus andinus):全長120厘米,嘴的基部和腳鮮黃色,無後趾,容易跟其它紅鶴區分,翅膀扇動時可見到明顯的黑色的次級飛羽,也是特徵之一,肩羽的羽軸有稀疏的黑色斑點,體形似智利紅鸛。棲居在秘魯南部和智利北部的安第斯山區海拔2500米左右的鹽水湖。數量曾達15萬隻。因為靠近海邊,秘魯的主要美食都是海鮮,最有名的有辣子魚片、滷汁海鮮、巴馬扇貝和鮮蝦拼盤。當地特色甜食有紫玉米糊、利馬雞蛋點心、牛奶粥和佩帕夫人糖等。

基本信息


簡介

安第斯紅鸛

綱:鳥綱
動物名稱:安第斯紅鸛 AN DI SI HONG GUAN
科:紅鸛科
拉丁名:Phoenicoparrus andinus
英文名:Andean Flamingo

詳細介紹

分布於南美洲秘魯智利阿根廷等國。
安第斯紅鸛(又名智利火烈鳥)棲息于海岸、河湖邊淺水地域。群居,晨昏活動。性平和、機警,行動緩慢,會游泳。以藻類、原生動物、小蠕蟲、昆蟲幼蟲、小軟體動物和甲殼類等為食。
繁殖期5-7月,用泥灰營巢,巢形特殊,每產1-2卵,孵化期28-32天,早成鳥,約3歲性成熟,壽命20-30年。北京動物園1973年首次飼養展出安第斯紅鸛,1976年繁殖成功。
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