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奧尼,M.

安東尼奧尼,M.

正文

安東尼奧尼,M.義大利電影導演。1912年9月29日生於費拉拉。1960年,他的影片《奇遇》在坎城國際電影節上引起轟動,被認為是最重要的現代導演之一。安東尼奧尼於1939年開始在法西斯官方電影刊物《電影》從事影評工作。1940年曾短期就讀於羅馬電影實驗中心。1942年以後他曾隨義大利著名新現實主義電影導演R.羅西里尼工作,並陸續拍攝了一些成功的短片,如《波河上的人們》(1947)。
1950年,安東尼奧尼拍攝了他的第一部故事片。他的創作一般分為早期、中期和後期。早期作品有《一個愛情的故事》(1950)、《被征服的人們》(1952)、《沒有茶花的茶花女》(1953)、《女朋友們》(1955)和介乎早期與中期之間的《吶喊》(1957)。中期作品有“關於人類感情的三部曲”《奇遇》(1960)、《夜》(1961)和《蝕》(1962)以及他的第一部彩色影片《紅色的沙漠》(1964)。後期作品比較少,有《放大》(1966)、《扎布里斯基角》(1970)、《職業:記者》(1975)、《奧希瓦爾德的秘密》(1980)和《一個女人的辨認》(1982)。安東尼奧尼創作的高潮是他的中期作品。這些影片探索了現代義大利中產階層面對社會的急劇變革在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上的變化,成功地揭示了他們空虛冷漠的內心世界。安東尼奧尼的影片被稱作是“無情節”的,而且大量採用象徵和隱喻的手法,特別是以大自然景像和建築物的穩定來反襯人物情感的易變。“三部曲”中一些著名的場面已成為現代電影手法的經典之作。安東尼奧尼的後期作品的內容和風格比較龐雜,立意於觀察外部物質世界的紛亂現象,但未獲積極效果。
安東尼奧尼所熟悉和代表的是虛弱的義大利中產階層,他本人承認自己只能提出現代社會中的一些問題,卻無法解決這些問題。但他的影片在採用新穎獨到的結構與手法解剖現代社會時,曾起過重要作用,為西方現代電影開拓了一條新路。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