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紀念碑[廣東廣州市黃埔]

孫中山紀念碑[廣東廣州市黃埔]

孫中山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而設立的,因為人們對他的景仰,所以在設立紀念碑的地方也成為了旅遊勝地。在中國,有兩處孫中山紀念碑,一處在武漢蛇山,一處在廣州黃埔。

基本信息

武漢蛇山

簡介

孫中山紀念碑蛇山孫中山紀念碑
總理孫中山先生紀念碑在蛇山南麓。1928年辛亥革命武昌首義同人為紀念孫中山的革命偉績而建。碑坐北向南,占地100平方米。以花崗石砌成,高7米,碑座左右兩面飾有花圈挽帶浮雕圖案,四周立有護柱,且環以鐵鏈。為中國傳統建築樣式,又具近代風格,氣勢恢宏,莊重典雅。碑陽刻“總理孫中山先生紀念碑”十個大字,碑陰刻有以辛亥首義同人名義撰寫的碑文。碑文行款有致,書體挺健凝重。碑周松柏掩映,花草點綴,景色可人。

附近景點

寶田寺位於武昌洪山。洪山古名東山,故寺亦名東山寺。宋端平年間由湖北隨州大洪山的幽濟禪院遷此。經多次毀建,現寺院為同治四年重修。正中有天王殿、大雄寶殿、祖師殿、藏經樓;右為排堂;左為方丈室。再上為鐵佛寺、華嚴洞、華嚴亭、法界宮。寺後有寶通塔。寺內有一座大鐵佛,高5米,作垂膝坐狀,傳為唐天寶年間鑄造。還有兩口鐵鐘:一是南宋嘉熙四年(1240)孟拱鑄制的“萬斤鍾”,銅鑲口邊,鐘上銘文多脫落;一是小鍾,清光緒六年鑄造。武漢東湖、歸元寺、湖北省博物館、武漢長江大橋、珞珈山櫻花、武漢植物園、辛亥革命博物館清涼寨、長春觀、華中師範大學、首義園、武漢中山公園、武漢理工大學、磨山風景區、古琴台、江漢大學、木蘭天池、武漢大學、武漢江漢路、華中科技大學、武漢民眾樂園、木蘭湖、戶部巷、黃鶴樓、寶通寺、漢正街、漢口江灘公園

黃埔

簡介

孫中山紀念碑黃埔孫中山紀念碑

孫中山紀念碑建於1928年,1930年落成。碑的造型可以說是獨具匠心、構思非常奇巧的,它遠看猶如一個巨大的“文”字聳立天穹。孫中山名文,號逸仙,碑上的“文”字則暗含了孫文的意思。細看銅像和碑身是“文”字的一點,兩邊的階梯交叉而上,構成“文”字的一撇和一捺。碑座正面刻有“親愛精誠”四個大字。“親愛精誠”是軍校的校訓,其意是,大家要互助互愛,真誠合作。紀念碑四面都刻有碑文。
碑座底層7級,上層5級,中間隔有較長的平級將其截然分開。據說這7級代表軍校在此地辦了7期,而5級則代表軍校師生共參加了五次戰役,且屢戰屢勝。還有一種說法是,軍校在長洲島辦了7期,在外地辦了5期,在大陸共辦了12期。
碑座的紅色花紋,有人說是基督教花紋。之所以刻有基督教的圖案,據說是因為孫中山信仰基督教,孔祥熙、蔣介石和宋氏家庭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故飾上這種花紋是毫不奇怪的孫中山先生銅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眾,神采奕奕,宛如他生前站在講台上講述“三民主義”的原理。銅像是孫中山先生生前的好友、日本友人梅屋莊吉贈送的。梅屋莊吉和孫中山三十年交誼不渝,積極支持孫中山的事業。當得知孫中山病逝後他十分悲痛,本來寫些什麼來紀念孫中山先生的。後來他決定鑄銅像來紀念,使人們一看到銅像就自然想到孫中山先生革命和偉大的一生。梅屋莊吉原想鑄造七尊銅像,分放在日本和中國,但他當時經營的生意不好,且已經破產,身又患病,為了解決鑄像經費,他抱病四處籌款,連女兒準備結婚的儲蓄也挪用了。塑像是他委託雕刻家牧田祥哉塑造的。最後由於經費不足,只鑄成四尊,運來中國。一尊豎立在這裡,其餘三尊則分豎立在廣州中山大學南京中山陵澳門孫中山紀念館。四尊銅像都是一模一樣的,均高2.6米,重約2000斤。

碑文

紀念碑身正面刻有“孫總理紀念碑”六個隸體大字,是胡漢民的筆跡。東面刻著“和平、奮鬥、救中國”。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平生命彌留之際,用微弱的聲音,斷斷續續地呼喚:“和平、奮鬥、救中國”這七個字,來表達他心中的理想。碑上刻的字是軍校代校務何遂寫的。何遂有三個兒子,其中一個是現在黃埔同學會會長何世庸,另外兩個兒子也都在政府任重要職務。有的人說,何代校務一家,父親是國民黨員,三個兒子是共產黨員,這是典型的國共合作,合作也是非常愉快的。碑身背面刻有總理像贊:“先生之道,天下為公;先生之志,世界大同;三民建國,允執闕中;況在吾校,化被春風;江流不廢,終古朝宗。”這是孫中山革命一生的寫照,也是師生繼承孫中山遺志的誓言。西面刻有總理訓詞:“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廣義是從。矢勒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1927年國民黨定都南京後,“總理訓詞”便成為中華民國國歌。民國時期,每逢星期一舉行總理紀念周時,都要唱這首歌,背誦總理的遺囑。一般的紀念碑多是坐北朝南的,但這座紀念碑卻坐南朝北。據說,其中隱含著孫中山北定中原、統一中國的遺願。

簡介

孫中山紀念碑孫中山
孫中山,原名孫文(1866-1925)。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三民主義的倡導者。曾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中國國民黨總理、廣州革命政府大元帥。他是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締造者,台灣地區民主、自由、共和的象徵。幼名帝象,學名文,字德明,號日新,後改號逸仙,旅居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廣東香山(中山)翠亨村人,1892年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赴檀香山成立興中會,誓推翻清朝。1905年在日本聯合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成立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十七省代表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值得一提的是,每逢重大節日(如國慶節)天安門廣場上都會懸掛一幅巨大的孫中山先生畫像,可見中山先生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