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廟

季廟,位於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後港鎮唐林村。

季廟,位於湖北荊門沙洋縣後港鎮唐林村。據廟史考證:相傳在煬帝時期,從江南過來兩個游雲的道人,老道長名季災深,法號“慈安”,小道士名季尋求,法號“靜樂”。兩人多年來游遍了大江南北的名山大川,遍訪天下名師高士,學到了很多法經典藏,也以化緣的方式積攢了不少銀兩。到了貞觀年間,老道長年事已高,再也不能雲遊遠方,就和小道士議定要定居落業,修廟講道,教化民眾。在這期間,這兩個季姓道人來到楚地唐林,看到這裡土地肥沃,鄉民淳樸善良,就在唐林趙家灣南購置田產,定居下來。那老道長扶貧濟困,用化緣來的銀子經常救濟貧苦百姓和災民,農閒之時,就講法傳經,布道明理,教化民眾,深得鄉民的敬重。若干年後,老道長去世了,鄉民們為了頌揚老道長的功德,協商捐資修一座廟堂來祭祀老道長,廟堂建成後,鄉民們取名為“季廟”,以懷念這兩位季姓的道士。
季廟的香火經久不衰,歷經各個時期的重建和擴修,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鼎盛時期道教徒多達數百人。季廟傳至朝年間,香火最為旺盛。至民國時期,占地面積達到3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00多平方米,是方圓數十里道教活動中心。季廟前後建有兩重大殿,前殿是“大成寶殿”,占地200多平方米,是廟會活動的主要場所,主要用於講道傳經,民間劇團演戲。後殿是“大雄寶殿”,用於供奉神像,是香客們敬香的場所。殿堂之中,供奉著真武大帝的金身塑像,匾號“真武禪靈”。後堂供奉觀音菩薩,殿左供有四大天王,殿右供有八大金剛,法像威嚴,栩栩如生。兩殿之間,場地寬闊數十丈,植有松柏兩排,景色宜人。庭院中間,置有丈余高的鐵鑄香爐一座,東西兩側,各立大石碑一塊,分別鐫刻著季廟史傳和歷代文人詩詞及功德記錄。庭院上方,鑄有銅鐘一口,重約千斤,每逢廟會,擊鐘鳴號,聲音洪亮,甚是熱鬧。廟前門上,高懸鎦金長匾一塊,匾中“季廟”二字寫得龍飛鳳舞。是時,季廟的劉金齋、趙居金、趙居泉三位老道長掌管廟事。曾請沙市章華寺的高士(妙蓮道長)蒞臨季廟主持法事,舊曆每年二月十九日和九月十九日做廟會,歷時七天,講法傳經,春祈秋報,信徒多達幾百人。至1940年5月1日,日軍侵占沙洋,戰火連天,季廟大部分建築慘遭日機轟炸,千年建築毀於一旦。
改革開放以後,合法的宗教活動受到保護,在周邊村委會和季廟眾信徒的支持下,由唐石銀、祁向林、趙中江等人發起,籌資28萬元,遷址到唐林一組,2003年冬月復建季廟金殿竣工,後續工程2004年6月配套修建完工,圓就眾信徒的夙願。重建季廟,旨在弘揚道教文化,季廟歷經滄桑,在新世紀裡終於功德圓滿,廟堂生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