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湖北省荊門市下轄縣]

沙洋[湖北省荊門市下轄縣]
沙洋[湖北省荊門市下轄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沙洋縣隸屬於荊門市一個下轄縣,位於湖北省中部,面積大約2044平方公里,人口大約為68萬人。

基本信息

簡介

沙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自古以來,商賈雲集,市場繁榮。歷史上因其商埠興旺,港運發達而與漢口沙市襄樊宜昌等並稱湖北“八大重鎮”。1985年經國務院批准,沙洋設立荊門市轄縣級區;1998年12月撤區建縣。全縣總面積2184平方公里,人口62萬。

歷史沿革

沙洋是一座文化燦爛的城市。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在這片熱土辛勤耕作,繁衍生息。沙洋城區原為漢津古鎮,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十二世紀,商朝分封武丁後裔於漢西建權國,取水(現竹陂河)而名,在馬良築權城。公元前十一世紀,周王室封宗室於江漢間,建邦國(今十里舖)。公元前1027-770年,西周時期,荊門北部為鄀國。東部為權國。春秋時期,楚武王克權,遷權於那處(今拾回橋),設權縣,荊門屬為楚地。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戰國時,白起伐楚,占領江漢間,在郢都(今荊州城)設南郡,荊門全境屬之。
沙洋縣沙洋縣
沙洋在漢代名漢津口,是漢江水運的重要港口。南北朝西魏恭帝(535-556年)在沙洋城區設綠麻縣,隋煬帝大業元年(公元605年)綠麻縣廢更名為章山縣,唐代省章山縣入長林縣,漢津改稱長林鎮。唐貞觀八年(634年)唐尉遲恭(敬德)在靠漢津口的瓊台山修建“沙洋堡”,沙洋之名始於此。五代十國南平王高季興於開平年(907年)據江陵,荊邑盡屬轄治要害百餘里築堤捍之,自沙洋到潛江三江口中,統名“高氏堤”。宋代沙洋曾設守城。宋史載:原蒙古兵圍攻襄陽,共築十城,新城(今沙洋縣李市鎮新城村)就在其中。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設荊門鎮。南寧高宗紹興四年(1134年)8月,南宋招討使岳飛在荊門的鴉坡(今沙洋縣五里鎮友聯村)的小丘陵拓置城堡,進駐岳家軍8年故名岳飛城。紹興十四年(1144年),荊門鎮移新城(今沙洋縣李市新城村)。元代築綠麻縣城。同時並在縣城北部建有麻城鋪。該鋪為東南道,(荊門到沙洋)中的驛站。是古綠麻縣城高在綠麻同(今沙洋鎮)的引伸。元文宗開曆元年(1328年)長林縣遷到沙洋西南藻湖,於今後港建元長林保盈倉。元代,沙市、漢津(今沙洋)等15處設水驛站。明洪武九年(1374年)廢長林縣入荊門縣,沙洋設巡檢司。明成化元年(1465年),沙洋巡檢司移駐新城。明代天啟年間,沙洋為玉州,屬古荊門。清順治三年(1646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今鍾祥市),荊門屬之。十二年(1655年),安陸府設同知公所於沙洋。乾隆時期(1736-1765年),荊門州設同州公所於沙洋,新城的巡檢司遷回沙洋。乾隆十十六年(1791年),荊門州為直隸州,在沙洋設分府行署,與沙洋巡檢司兩級並存。中華民國元年(1911年),荊門直隸州改荊門縣設縣佐公所於沙洋,沙洋仍設巡檢司。民國三年(1914年)沙洋改稱第二區、後港、拾回橋、四方鋪、建陽驛、柴家集分設三、四、五、六、七區。民國十六年(1927年),荊門直屬省、沙洋鎮上設二個聯保辦公處。民國十七年(1928年)至十九年(1940年),沙洋第一次建市,轄沙洋鎮,國民黨湖北省政府把沙洋列為縣、市單位,與漢口、沙市、宜昌、樊城、老河口、新堤、武穴並列為湖北省八大重鎮。民國十七年(1938年)到三十四年(1945年),被日軍侵占。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5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沙洋。1949年初,沙洋第二次建市,同年9月撤市復鎮,直屬荊門縣。1960年3月29日,國務院批准沙洋鎮與沙洋農場管理局合併,成立沙洋市,隸屬荊州專員公署,沙洋第三次建市。1961年12月31日撤市復為鎮,仍歸屬荊門縣。1985年5月成立荊門市轄沙洋區(縣級),1998年12月,沙洋撤區設縣至今。
地理位置
沙洋油菜花沙洋油菜花
沙洋縣位於江漢平原中部,東臨漢江,隔江與鍾祥、天門相望;西瀕漳水,與當陽毗鄰;南濱長湖,與江陵、潛江接壤;北靠荊山余脈,與荊門市東寶區及掇刀開發區接壤。是漢江平原重要的物質集散地和湖北東西部經濟發展的橋樑與紐帶。交通便利,沙洋大橋飛架東西,城區有古揚水運河,東有漢江擦肩而過,上通襄樊,下達武漢,有港口6個,碼頭15座;荊潛公路、漢宜公路、207國道、即將修建的襄荊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國家重點水運工程江漢航線已動工興建,新城般閘、魯店船閘已破土動工。

行政區劃

沙洋縣轄五里舖、十里舖、紀山、拾回橋、後港、毛李、官壋、李市、馬良、高陽、沈集、曾集、沙洋等13個鎮,縣人民政府駐沙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位於沙洋鎮西南方向),250個村,2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全縣總人口65萬人,全縣總面積20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23萬公頃。沙洋鎮建成區面積20平方公里,城區常住人口15萬(含沙洋監獄管理局及所屬監獄),流動人口7萬。

經濟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沙洋縣經濟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迅速發展。1998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8.55億元,財政收入626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50元。農業以盛產水稻、棉花、油料、鮮魚著稱,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棉基地之一。1998年,糧食產量居全國縣市區之冠,油菜產量居全國縣市區之首。“三高”農業發展迅速,建成了蔬菜、早蜜桃、沙梨、板栗、甜柿、茶葉、畜禽、漁業等八大農業生產基地。1998年,實現農業總產值32.64億元。“紀山龍米”、“馬良石頭魚”曾被列為宮廷貢品,享譽遐邇;“紀山龍米”、“十里風乾雞”、“毛李荸薺”榮獲全國第四屆食品博覽會優質產品獎。鄉鎮企業發展迅速,1998年實現工業總值54億元,其中鄉鎮企業工業總產值52.5億元,湖北荊玻集團現已躋身國家大二型企業,湖北秦江集團、荊門麥牙廠均屬省重點鄉鎮企業。
沙洋風光沙洋風光
2010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4.79億元,同比增長15.3%,年均增長32.6%;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9.86億元,同比增長57.6%,年均增長42.9%;實現地方財政總收入2.84億元,同比增長21.7%,年均增長18.8%;一般預算收入1.93億元,同比增長38.2%,年均增長26.3%;實現社會消費零售總額36.82億元,同比增長19.3%,年均增長16.8%;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11279元和6778元,外貿出口達到2903萬美元,同比增長53.9%,是”十五“末的363倍;直接利用外資1678萬美元,同比增長16.5%,是"十五"末的60倍,全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86.38億元、貸款餘額26.94億元,分別是”十五“末的2.88倍和1.87倍。2011年,沙洋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3.12億元,比上年增長15.7%;完成工業增加值48.48億元,比上年增長38.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1.04億元,比上年增長40.2%;財政總收入4.16億元,比上年增長46.4%,一般預算收入3.1億元;外貿出口5519萬美元,比上年增長9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07億元,比上年增長1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8元,比上年增長14.7%;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8049元,比上年增長18.76%。

教育衛生

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31所,其中職業高中1所、普通中學18所、國小54所、幼稚園58所。年末在校學生數45273人。全縣專任教師數4548人。

全縣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公共圖書館藏書量60萬冊。年末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100%,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100%,有線電視入戶率84.37%。

全縣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65個,其中縣級綜合醫院3所(含監獄管理局總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院、中醫院、衛生監督機構、合作醫療管理機構各1所,民營醫院2所,鄉鎮衛生院13所、衛生分院4所,村衛生室(站)263個。實際在崗職工2145人(不含監獄管理系統),其中,取得執業醫師資格606人、執業助理醫師資格178人、執業護士558人;有鄉村醫生554人,取得執業醫師資格2人,執業助理醫師資格62人。全縣衛生機構床位數1620張。

名優特產

米茶
是沙洋人喜愛的夏季主食,得名於“食之裹腹,飲之解渴”。製作也很簡單,將大米放在鍋里置火中乾炒,至大米發黃帶焦時起鍋,用清水淘洗後濾去水份,再放入鍋里加清水旺火煮沸至大米開花,起鍋自然冷卻即成。
米茶水色淡黃,香氣濃郁,微甜不淡,略澀不苦,既可代替米飯,又具飲茶解渴作用,為夏季防暑降溫佳品,氣候愈熱,食之愈爽。
馬良石頭魚
生長於馬良山潛伸漢江河底的石縫中,馬良八景之一的“萬石撐坡石魚窩”就是指該魚的出處。相傳,在遠古時代,百義與軒轅黃帝在今馬良鎮一帶發生爭戰,一個用水攻,一個用石擋,打得難解難分。爭戰造成河流堵塞,洪水泛濫,大片良田被淹,百姓怨聲載道。此事驚動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降旨派雷神劈山炸石,疏鑿河道。
蛋畫

沙洋蛋畫沙洋蛋畫

蛋藝《楚國名人圖》展示的是中國古代沙洋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楚國名人。分別是:楚武王、楚莊王、孫叔敖、黃歇、養由基、白公勝。作品精選非洲原生態鴕鳥蛋為材料,採用天然唐卡顏料和七彩金箔精心彩繪而成,工藝精湛,獨具一格,自成一本,是友情饋贈,收藏之精品。
長湖魚糕
以長湖白魚為主料,摻合澱粉、蛋清、生薑等佐料等,攤成餠形,放進蒸籠,大火蒸製而成。
洪森香米
湖北洪森糧油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荊門市洪森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12月,是一家集糧食、油料、飼料加工為一體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湖北省糧油食品工業十強企業。公司主導產品“洪森”牌大米和食用油,先後榮獲中國綠色食品、有機大米、中國放心米、湖北省放心食油、湖北省名牌產品、湖北省著名商標等稱號。
小李子藜蒿
產於沙洋縣李市鎮,又名蔞蒿、蘆蒿、柳蒿、菊科蒿,屬野生草本植物。沙洋地處江漢平原,土地肥沃,野生藜蒿長生不衰,人們歷來有採集野生藜蒿為食的習慣,到明朝初期每年在清明節作為“貢品”進貢到南京。藜蒿含維生素、尼古酸、蛋白質等多種元素。在《神農本草經》中,藜蒿被列為野蔬上品,1993年藜蒿作為“菜籃子工程”在沙洋縣李市鎮大面積種植。每年陽春三月為藜蒿收穫季節。藜蒿是人們喜愛的綠色保健食品,烹製的藜蒿青綠、脆嫩爽口,有開胃理氣、神清氣爽的功效,同時具有祛風濕、健脾胃、化痰、促消化、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等作用。

名勝古蹟

沙洋紀山寺沙洋紀山寺
紀山寺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AA級景點。紀山寺坐落於紀山之顛,始建於隋開皇年間,初取名紅梅寺,後更名長眉寺,又名白雀寺。唐朝初年,由尉遲恭改建並更名為紀山寺,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寺廟建成後,曾多次毀於戰火或遭受劫難,又多次重修。如今的寺廟建於清光緒七年(1881年),占地125畝,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寺後殿為磚木結構,高6.9米,由58根杉木支撐中梁和多根檐梁,其中最粗的木柱直徑達1米。後殿門前有玉皇閣,被4根石柱支撐,石柱上陰刻著兩幅楹聯。筆力遒勁,莊嚴肅穆。寺內保存著明永樂十年(1412年)冶煉的大鐵鐘,時逾580多年,鐘上銘文清晰可見。1984年10月,紀山寺被確定為全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此後多次進行修繕。1990年正式批覆紀山寺為宗教活動場所,每逢農曆二月十九日廟會,數萬香客和民眾雲集寺廟,2011年趕廟會的民眾達到14.9萬人次。
紀山楚墓群

紀山楚國古墓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紀山鎮西部。整個墓群保護面積50平方公里,涵蓋紀山鎮的6個村和1個居委會,有尖山、郭家崗、大小薛家窪等24處墓地,其中有封土堆的墓葬273座,無封土堆墓葬不計其數。楚建都紀郢近400年,歷經王室20餘代,紀山作為楚國首都的近郊,王室及家族、貴胄故後均葬於郢都的郊區,因此,紀山成為楚國王室家族的公墓區。在紀山鎮區域內已登記在冊的378座古墓中有兩處大冢特別引人注目:一處是位於大薛家窪墓地的楚王陵,該墓地正南處排列著兩座高10米、直徑70餘米的大冢,大冢北面整齊排列著40座小冢,東西有寬闊平坦的“祭壇”,考古專家認為此冢為王陵;另一處是位於金牛村的金牛冢,冢高11米,直徑75米,是紀山楚墓群中現存封土最大的冢,根據考古專家勘探,墓主身份至少在令尹(相國)以上。20世紀末,文物部門搶救性發掘了一批墓葬,出土漆畫《迎賓·出行圖》、“郭店楚簡”、戰國女屍等一大批珍貴文物。2002年10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全委會和國家文物局提名,紀山楚墓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楚莊王墓
楚莊王墓位於紀山寺西北部的薛家大窪墓地,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是楚墓中保存完好的墓葬之一。墓地在自然山崗上,經人工修築而成,呈南北向。南端是兩個高達11米、墳腳直徑不下百米,遠望象小山的大冢,北端是40個排列井然、大小相當,呈南北向四列分布的陪葬小冢。墓地由矩形台、祭壇、冢區和五級台階構成,極為壯觀,是至今楚墓中唯一獨特的墓群。墓地樹木茂盛,青翠欲滴,松濤陣陣,鳥鳴聲聲,野花簇簇,芳草萋萋,人入其中,恍若仙境。據《荊州府志》、《江陵縣誌》記載和現代考古論證,此乃楚莊王之墓。
黃歇冢
沙洋黃歇冢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後港鎮東南面8公里處的黃歇村,冢高12米、最大直徑80米、周長200米,該村也因此冢而得名。墓主黃歇生於沙洋長湖之濱,是戰國晚期楚國令尹(宰相),為相20餘年,又名春申君,後為國舅李園所殺。為祭祀其亡靈,當地百姓在冢上建有黃歇廟,常年香火旺盛。
鐵鞭古祠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長湖岸邊的後港鎮鐵鞭村,始建於西漢,重建於清嘉慶五年(1800年),是座四合院式的建築。後殿為典型的清代建築,圓木立柱,排山木架,白牆黛瓦,飛檐翹角。祠內保存著嘉慶年間一張神案,案上陳列著鐵鞭、鋼刀、鐵鏈。古祠大門左側牆中石匾上,有鹹豐十一年(1861年)維修鐵鞭古祠鐫刻的碑文。相傳,西漢末年,湖北京山縣北部爆發綠林起義,西漢皇室瘋狂鎮壓,由此戰亂四起。江西籍鐵匠張祖德、張祖興為逃避戰火,遠離家鄉,途中結識義士胡興魁,三人於荒郊對天盟誓,義結金蘭。流浪至長林縣(今沙洋縣後港鎮地域)寄身於茅棚,以打鐵為生。三位鐵匠經常扶危濟困,施捨鄉鄰,深得民眾愛戴。公元十九年,朝廷為鎮壓綠林軍,勒逼三鐵匠限期打造三千件兵器。三鐵匠不願看到朝廷用自己打造的兵器去濫殺無辜,拒絕打造,最後,在朝廷官兵逼得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井自盡。當地百姓為紀念三鐵匠的忠義之舉,在三人投井處建一茅庵,供其神位,以寄哀思。後來,朝廷聞及此事,責令當地官府興建祠堂,供其神位,祭祀亡靈。因三鐵匠的雕像皆手執鐵鞭,故名鐵鞭古祠。古祠歷經三國兩晉和隋唐,多次修繕。1942年,日軍占領長湖地區,古祠遭到戰火焚毀,僅存一個大殿。1984年,古祠被荊門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經市文物部門批覆,當地民眾自籌資金重建了建安宮、三仙亭,並於古祠天井中復修了玉皇閣。每年2月21至22日、6月18日和8月12至13日分別是三位鐵匠母親的生日,屆時長湖對岸的潛江、荊州的民眾以及古祠鄰近的村民踴躍而至,形成廟會,歷代傳承。
沙洋五七幹校
沙洋農場,即沙洋五七幹校,是1966年5月7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在給時任軍委副主席林彪的一封信中提出,各行各業都要辦成亦工亦農、亦文亦武的革命化大學校。這就是著名的“五七”指示。1969年初,根據“五七”指示精神,全國人大、政協、最高人民法院、財政部、北京外國語大學、湖北省革委會機關、武漢大學等40餘個單位,選中沙洋創辦“五七幹校”。已逝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社會學家費孝通、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張執一、“文壇祖母”冰心,原財政部長項懷誠等2萬多知名人士、幹部家屬在這裡勞動鍛鍊。1972年後,沙洋“五七幹校”先後解散。保存完好的舊址有:位於小江湖監獄雞鳴咀的“三高”(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公安部)“五七幹校”;位於湖北省警官學校內的財政部“五七幹校”;位於七里湖的北京外國語學院“五七幹校”;位於范家台的1357幹校(全國人大、政協、統戰部、八大民主黨派、工商聯、社會主義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