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榮

孟榮

孟 榮 出生在中國湖北,現住湖北襄陽 大學本科。在部隊立二等功 先後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刊稿3000餘篇。入伍8年,孟榮將自己發表的近2000篇文章稿費全部捐獻,資助貧困學生20餘人(次)。同時深入老紅軍身邊採訪,整理出7份長征報告,在廣西各校園宣講3000多課時,受教育師生10萬人。一位將軍如是說:“擁有愛心並付諸於行動,著實不易,孟榮堪稱播撒愛心的綠色使者。”

基本信息

個人檔案

孟榮 孟榮

姓名:孟 榮

標籤:二等功臣

籍貫:中國湖北

現住:湖北襄陽

學歷:大學本科

口味:湘菜、廣東菜

穿著:簡單、樸素、自然、大方

想去地方:拉斯維加斯

孟榮 孟榮

業餘愛好:籃球、讀書、攝影

個人偶像:毛澤東

作品發表

《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刊稿3000餘篇。30篇入選國家中央文獻,50篇收錄《中國當代國防軍事文庫》,大軍區、省級以上報刊頭版頭條刊稿80篇,中央、軍委、四總部轉發經驗材料60份。

社會貢獻

入伍8年,孟榮將自己發表的近2000篇文章稿費全部捐獻,資助貧困學生20餘人(次)。同時深入老紅軍身邊採訪,整理出7份長征報告,在廣西各校園宣講3000多課時,受教育師生10萬人。一位將軍如是說:“擁有愛心並付諸於行動,著實不易,孟榮堪稱播撒愛心的綠色使者。”

奉獻愛心 兩萬稿酬悉數捐獻

2006年9月26日上午8時30分,記者來到廣西軍區收發室。只見孟榮匆匆地走進來,將南寧電台寄給他的10多張“稿酬通知單”打開,重新裝入部隊信封,在背面寫了句“請幫助轉交貧困學生”後,原封不動的退了回去。像這樣將稿費捐給貧困學生的舉動,孟榮到底做了多少次,他自己也說不清楚。收發室的官兵粗略估算了一下,少說也有一百多回。

孟榮的新兵班長姬順三告訴筆者,2000年3月份,新兵發放津貼費後由於不能外出,紛紛讓班長上街帶吃的、穿的、玩的。唯獨孟榮讓他將45元錢的津貼和入伍來收到的第一筆12元稿費全部寄往一所學校。剛開始班長還以為孟榮的家在學校,他把錢寄給家人,後來才發現,這就是孟榮入伍以來資助的第一名貧困學生。

採訪中,廣西軍區小車隊駕駛員小藍向筆者講述了一個孟榮資助學生的“笑話”。2006年2月,孟榮探親歸隊,在回南寧的車上,他碰到一個提著學生包的小姑娘情緒低落,一問才知道她是廣西桂林工學院南寧分院的學生,由於家裡貧困,這個學期的生活費還沒有著落。如果找不到兼職工作,小姑娘打算輟學。小姑娘的話使孟榮感到心痛,見此情景,他掏出身上僅有的265元錢交給這位學生,並深情地說“只要你想讀書,我到部隊後再想辦法,這些錢你先買些生活用品”。汽車到了南寧琅東站,孟榮準備搭公車回廣西軍區,這才發現身上已無分文,他只好步行前往,正好戰友小藍出車從他身邊經過,將他帶回營區。

2005年高考結束後,孟榮從新聞媒體上了解到廣西桂林市興安縣學生黃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河南工學院,由於家住農村,相對比較貧困。孟榮通過調查了解後,決定每月資助小黃300元生活費,截止2006年11月,正好3600元。

入伍以來,受到孟榮資助的貧困學生有20餘人(次)。他參加部隊組織的向災區、困難民眾、戰友獻愛心活動達30餘次,累計捐資近2萬元,衣被63件(套)。孟榮說自己並非十分富裕,捐款全是他采寫文章的稿酬。

播撒愛心 長征報告聽眾十萬

由於工作原因,孟榮經常與地方打交道。2000年8月,孟榮所在部隊選派官兵對廣西龍州中學的600餘名新生進行軍訓。孟榮作為宣傳報導骨幹,對軍訓全過程進行記錄。訓練場下,別人總把鏡頭對準他。因為他擠出空餘時間向學生講述部隊的一日生活制度要求,以及國防軍隊現代化建設成就,在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生活的同時,增強他們對國家軍隊的自豪感。後來,帶隊領導乾脆把組織國防教育展覽、教唱軍隊革命歌曲的任務交給他,孟榮成為了名副其實“軍訓指導員”。自那以後,廣西大學、廣西財經學院等廣西區10多所大中專院校都留下了“孟指導”的身影。

2002年4月,廣西大學團委舉行“瞻仰革命烈士陵園”活動,師生們迫切需要一名軍人在清明節那天為他們講述革命戰鬥故事。正在病養的孟榮知情後,不聽醫生勸告,積極幫助聯繫南寧軍分區友愛路干休所離退休老幹部,幫忙整理戰鬥事跡。孰知活動前一天,老軍人身體不適,孟榮又及時找到南寧警備區原連長丁德輝,連夜趕寫演講稿,確保了第二天活動正常進行。

2004年初,孟榮從報刊、電視上看到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學校學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通知後,萌發了協助老紅軍戰士到學校講長征體會的想法。

他找到廣西軍區桃源路干休所老紅軍郝毅,將他參加長征的經歷根據不同的聽課對象進行修改、補充、完善,整理出7份長征報告。小學生愛聽革命故事,孟榮就把長征過程中的戰鬥場面和艱苦生活片斷編成故事,從而使涉世不深的小朋友們不但學到不少革命歷史知識,也懂得了艱苦奮鬥的道理;對初、高中生和在校大學生,孟榮除作傳統故事整理外,還偏重指出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使學生們牢固樹立學好知識報效祖國,當好革命接班人的思想;對成年人,孟榮重點描寫黨對長征的正確領導,重大歷史轉折關頭,黨中央的正確決策和服從革命分工,乾好本職工作,為國為黨為軍隊作奉獻等內容,使成年人既受到革命傳統教育,又懂得所肩負的歷史使命。

報告出爐後,郝毅很滿意,主動找到干休所黨委、廣西軍區老幹部協會匯報想法,並寫信、上門到南寧市教育局、關工委聯繫,要求下達講課任務。僅第一個月長征報告先後走進9所學校和7個單位宣講。課程安排最密的一周有6個下午。

郝毅的身體狀況不是太好,為了給他鼓勁,孟榮一有空就找郝毅仔細研究、精煉報告內容,還時常深入報告現場,為郝毅拍照、錄像,收集資料作宣傳。據不完全統計,長征報告已宣講了3000多課時,受教育人數達到10萬人。

宣傳愛心 助學接力軍營傳遞

一個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如果人人都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孟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證明著。

2000年5月,孟榮跟隨某部官兵在國家級口岸廣西水口關巡邏採訪。當行至陋銘村時,孟榮驚呆了,他發現當地20名學生分兩個年級擠在一個沒有圍

牆的邊境茅草棚里,前面用繩子吊著一塊木板當作黑板,水泥磚上放著一塊長一點的木板就是課桌。孟榮當即用手中的筆和相機記錄下了學校的真實面貌,以圖配文的形式經廣西新聞媒體刊登後,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有人出錢,有人出物,新校園建設時,駐守在水口關的某部三連官兵加班加點幫助擺磚運瓦,如今陋銘國小煥然一新。

2002年7月,孟榮聽說駐廣西寧縣某部士官關國宏長期資助貧困學生,其目的是為了出風頭。為了糾正部分人的錯誤思想,孟榮找到關國宏了解情況,當天正趕上人稱“希望將軍”的河北省軍區原副政委趙渭忠將軍來看關國宏。原來關國宏道出自己獻愛心緣自將軍對他從小的資助。孟榮連夜趕寫出“將軍與士兵的愛心傳遞”長篇通訊,文章在《人民日報》、《中國火炬》等報刊發表後,官兵深受觸動,爭做“關國宏式好戰士”的官兵在南疆軍營愈來愈多。

2003年8月,孟榮在廣西龍州縣採訪軍民共建情況。他發現駐地侵筆國小有一對農氏貧困生姐妹,當年9月需要一起轉學,到鎮上讀國中。由於家境貧寒,加之奶奶病倒,懂事的姐妹來到山上,用傳統拋啤酒蓋看正反的方法決定一人上學,一人在家種地。孟榮及時采寫出“情系花朵,一個都不能少”的文章,在廣州軍區《戰士報》刊登,呼籲官兵向姐妹倆捐款。第二天,駐龍州某部二連排長楊有剛拿出200元送到姐妹手中;南寧軍分區機關就此發起了一場“向失學兒童獻愛心”活動,當天捐資9000餘元;後來所屬部隊也紛紛組織捐款,當年共資助崇左地區失學兒童320名。

無論是城市部隊對學校的慰問,還是邊防軍營向貧困學生獻愛心,孟榮一有時間,就深入現場採訪,大力宣傳資助貧困典型,他采寫的近2000篇文章相當多一部分都與助學幫困有關。最讓孟榮得意的是,寧明縣峙浪國小駐地某連連長吳國松接任時,將連隊資助學校貧困生名單一起接了過來,後來孟榮整理的“愛心接力棒”作為一條措施在所在部隊推廣。

默默無聞的真心付出也為孟榮換來了諸多榮譽。入伍以來,孟榮先後4次榮立三等功,受到總後勤部、廣州軍區以及廣西軍地相關部門表彰近百次。

【孟榮 部落格

騰訊部落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