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莊

孔莊1958年建生產大隊,1984年改建為村民委員會,轄孔莊,任莊兩個自然村,現有耕地1050畝,人口1200人。 孔莊有良好的文化傳統。

基本信息

山東菏澤市孔莊

孔莊1958年建生產大隊,1984年改建為村民委員會,轄孔莊,任莊兩個自然村,現有耕地1050畝,人口1200人。
孔莊自然村概況
該村位於菏澤市區東北15公里,新臨商路菏澤至鄄城省道東側,南臨任莊村,東臨劉集村,北臨大高莊,居民150戶,人口600人,村呈正方形,前後東西兩道大街,居民有孔、高、郭三姓,以孔姓人口居多,占本村人口三分之二,耕地500畝。
村莊簡史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孔氏在此建村以姓氏得名。
本村特色
本村民風純樸,以愛好習武、娛樂見長,現有秧歌一支,改革開放以來,村民搶抓機遇,緊跟潮流步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以伐木業、木材交易、木材加工、養殖業為主,近年新增電焊工100餘名,遍布全國各地及國外施工,人均年收入近5000元,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莊。
風土人情
飲食生活方式同周圍其它村莊沒有不同,主食以麵食為主,饅頭、蔬菜、粥等搭配。
嫁娶形式同附近村莊的習俗相同,大致步驟為:媒人說媒、相親、換帖、擇吉(送好)、迎親、迎親車隊發車前放鞭炮、新娘上車時放鞭炮、迎親車隊回來的路上過村莊放鞭炮、過橋放鞭炮扔錢幣、過廟放鞭炮照紅氈、到家下車、燎車、給下車禮、新郎背新娘入家門、拜堂、入洞房、辦喜宴。
喪事方面的習俗與附近的村莊也一樣,大致步驟為:去世後成殮、燒倒頭紙、報喪、弔孝、守喪、出殯、入土、穩主。過三年時的大致步驟為:下帖、請陵、祭奠、上墳、穩主、宴席。
節日過法:同北方傳統的節日過法基本相同,中秋吃月餅、圓月;冬至吃餃子;大年三十上午貼對聯;春節早起、放鞭炮、吃餃子、拜年;正月十五吃餃子或元宵、放鞭炮等。

山東肥城市孔莊

簡介

王莊鎮孔莊村位於鎮駐地西北6公里,肥梁公路以南,金線河東岸。

由來

據《孔子世家譜》記載:孔子五十代孫孔誠任肥城縣教諭,愛其邑土沃民淳,曾於西南洛莊村購田置業,欲卜居焉,乃有志未遂,任滿回籍。其子公良,承先人遺意,於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往肥城西南洛莊設館教讀數載,後卒葬於此。子孫遂落居焉,後改村名曰孔莊。1960年代以後,因人口增多,分為大孔莊、小孔莊,又按族系居住方位,分為西孔(大孔莊)、東孔(小孔莊)。

文化

孔莊有良好的文化傳統。孔氏家庭講究知書達禮,重視文化學習,至今還流傳著“三輩子不讀書,不如一窩豬”的格言。據《孔子世家譜》二集十九卷記載:“孔誠精音律,尤善鼓琴”,其子公良在孔莊“教讀數載陶成多士”,自明朝遷居此地到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有功名者100多人,其中獲秀才以上功名的85人,大成書院奉祀生、尼山學祿、廟員等18人,地方官員10多人,五品官員2人,軍官8人。
民國時期,村內走出區級以上領導幹部有20多人,文教工作者25人,其中孔凡美曾在濟南育英中學當過校長。1950年後,村內又走出大學教授、高級講師4人,作家3人,國小高級教師14人,中學高級教師10人,中國小校一、二級教師36人,特級教師2人,本科生40人,研究生8人,醫學專家4人。國家行政幹部、企業管理人才50多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