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稚圭

孔稚圭

南朝齊駢文家。一作孔圭。字德璋。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劉宋時,曾任尚書殿中郎。齊武帝永明年間,任御史中丞。齊明帝建武初年,上書建議北征。東昏侯永元元年(499年),遷太子詹事。死後追贈金紫光祿大夫。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孔稚圭蕭道成
孔稚圭(447—501)南朝齊駢文家。一作孔圭。字德璋。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劉宋時,曾任尚書殿中郎。齊武帝永明年間,,任御史中丞。齊明帝建武初年,上書建議北征。東昏侯永元元年(499),遷太子詹事。死後追贈金紫光祿大夫。
孔稚圭文享盛名,曾和江淹同在蕭道成幕中“對掌辭筆”。豫章王蕭嶷死後,他的兒子請沈約和孔稚圭寫作碑文,可見他在上層社會中的地位。史稱他“不樂世務,居宅盛營山水”。“門庭之內,草萊不剪”。但他對皇帝所不喜歡的人也從不稍假寬容,其彈章劾表,著稱一時。

生平

孔稚圭武帝永明時長城
齊代宋,武帝永明七年(489),為廷尉

武帝以《晉律》舊注量刑輕重缺乏標準,命加以刪定。

九年(491),稚圭奏上《律文》20卷、《錄序》1卷,並建議依照《五經》之例,國學置律學助教。雖得武帝同意,但未施行。

明帝建武(494—497)初年,為冠軍將軍平西長史南郡太守

鑒於北魏連年南侵,征役不息,於是上表提出通和之策,明帝不納。

東昏侯永元元年(499),為都官尚書遷太子詹事加散騎常侍

和帝中興元年(501),卒。

作風

孔稚圭孔詹事集

稚圭風韻清疏愛好文詠,性嗜酒,能飲七八斗。居處構築山水,往往憑几獨酌,不問雜事。門庭草萊不除,中有蛙鳴,說以此當兩部鼓吹。曾入剡,向褚伯玉學道。伯玉死,為之立碑於太平觀。

所著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輯其佚文為《孔詹事集》。所作《北山移文》,假借“鐘山之英,草堂之靈”口吻,對表面隱居山林,實則心懷官祿之士,口誅筆伐,使山嶽草木充滿嬉笑怒罵之聲,文辭工麗恢奇,為駢文中少見之佳作,至今為人傳誦。《南齊書》、《南史》有傳。

千古名言

《後漢書》里孔稚圭的一句話:

以天下為量者,不計細恥;以四海為任者,不顧小節。

地位

孔稚圭齊明帝

孔稚圭文享盛名,曾和江淹同在蕭道成幕中“對掌辭筆”。豫章王蕭嶷死後,他的兒子請沈約和孔稚圭寫作碑文,可見他在上層社會中的地位。

史稱他“不樂世務,居宅盛營山水”,“門庭之內,草萊不剪”。但他對皇帝所不喜歡的人也從不稍假寬容,其彈章劾表,著稱一時。

作品介紹

孔稚圭詩意<白馬篇>
孔稚圭最著名的作品是駢文《北山移文》。他的詩作平庸,《樂府詩集》所收《白馬篇》中“白馬金具裝”一首還值得一讀。但《文苑英華》收錄此篇,署為隋煬帝作。從詩篇聲律的和諧和寫作技巧的成熟來看,恐以作隋煬帝為是。據《隋書·經籍志》,孔稚圭有集10卷,現僅存文10多篇,詩三、四首,明代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輯有《孔詹事集》1卷。

《游太平山》

石險天貌分,林交日容缺。

陰澗落春榮,寒岩留夏雪。

《北山移文》

孔稚圭文徵明《北山移文》

孔稚圭最著名的作品是駢文《北山移文》。文章借北山山靈的口吻,嘲諷了當時的名士周□故作高蹈而又醉心利祿。類似周□的情況,自兩晉以來比較普遍,因此此文筆鋒所指,並不限於周□個人。文章寫得尖刻潑辣,通過對山川草木擬人化的描寫,嘻笑調侃,因而歷來為人傳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