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更年期食療

婦女更年期食療

婦女從中年到老年階段的過渡時期,稱為更年期,一般發生在45—52歲之間。在更年期,有10—30%的婦女可出現不適症狀。如月經不調,植物性神經功能障礙性症狀,神經精神性症狀,新陳代謝及營養障礙性症狀等。臨床表現頭暈、潮熱、自汗、心煩、納少、月經紊亂、周期不定,或1月數行,或數月不至,血量忽多忽少。

婦女從中年到老年階段的過渡時期,稱為更年期,一般發生在45—52歲之間。在更年期,有10—30%的婦女可出現不適症狀。如月經不調,植物性神經功能障礙性症狀,神經精神性症狀,新陳代謝及營養障礙性症狀等。臨床表現頭暈、潮熱、自汗、心煩、納少、月經紊亂、周期不定,或1月數行,或數月不至,血量忽多忽少。

中醫辨證治療

腎陰虧虛、肝陽上亢型

婦女更年期食療婦女更年期食療

[臨床表現]頭暈、耳鳴、心悸、潮熱、心煩口乾、多夢少寐、手足心熱,舌質紅,脈細數。
[食療藥膳]
1.阿膠雞子黃湯:雞子黃1枚(生用),阿膠6克,生龜板20克,淡菜20克,水500毫升,先煮龜板、淡菜,取液200毫升,入阿膠溶化再放人雞子黃攪勻,溫服。
2.枸杞淮山煲甲魚:枸杞30克,淮山20克,甲魚1隻(去內臟)洗淨切塊,一同放砂鍋內煲熟,加蔥、姜等調料,佐膳服用。
3.淮山棗肉煲瘦肉:淮山30克,棗肉20克,豬瘦肉100克,加水一同放砂鍋內煲熟爛,吃肉飲湯。

脾腎不足型

婦女更年期食療婦女更年期食療

[臨床表現]月經周期先後不定,量忽多忽少,淋漓不斷;頭暈目眩、腰痛、神疲乏力,浮腫、夜尿量多,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食療藥膳]
1.桂圓蓮子粥:桂圓肉20克,蓮子20克(去心),粳米100克,同煮粥食用。
2.麻雀粥:麻雀5隻,芡實20克,白朮60克,蔥白3莖。將麻雀去毛除內臟炒熟,入米酒1小杯,煮30分鐘,加水2大碗,下米及芡實煮粥,熟時下蔥白,空腹食之。

婦人髒燥

婦女更年期食療婦女更年期食療

婦人精神憂鬱、煩躁不安、哭笑無常、頻作呵欠。本病的發生主要與患者體質因素有關。如平素體質虛弱,而多憂愁思慮,積久傷心,或勞倦傷脾,心脾受傷,則精血化源不足;或因病後傷陰或因產後出血,致使精血內虧,五臟失於滋養,五志之火內動,上擾心神所致。
中醫辨證治療

陰虧血虛型

婦女更年期食療婦女更年期食療

[臨床表現]精神不振,或神志恍惚,情緒易於激動,心中煩亂,睡眠不安,發作時,呵欠頻作、哭笑無常、不能自主、口乾,大便結,舌質紅或嫩紅,苔少,脈細弱數。
[食療藥膳)
1.浮小麥豬心粥:浮小麥50克,炙甘草10克,大棗10枚(去核),豬心60克(切片)洗淨,粳米60克,浮小麥、炙甘草水煎剩500毫升,去渣,入大棗、粳米、豬心煮粥食,每日1次。
2.酸棗仁瘦肉粥:炒酸棗仁10克,柏子仁10克,茯苓30克,夜交藤30克,豬瘦肉50克,粳米60克。將上4味中藥水煎至500毫升去渣,入粳米、豬瘦肉煮粥吃,每日1次。

肝腎陰虛型

婦女更年期食療婦女更年期食療

[臨床表現]心悸不寧、甚則意識朦朧,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手足心熱、煩躁易怒,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食療藥膳]
1.百合粥:鮮百合50克,淮山30克,蓮子15克,大棗10枚(去核),粳米60克,煮粥,人蜂蜜調食,每日1次。
2.百合豬心湯:鮮百合50克,生地20克,杞子15克,女貞子15克,旱蓮草15克,沙參15克,豬心100克(切片)。水煎生地、杞子、沙參、女貞子、旱蓮草至500毫升去渣,人鮮百合、豬心煮湯,熟時食用,每日1次。
3.葡萄乾杞子豬瘦肉湯:葡萄乾30克,杞子30克,山茱萸肉20克,蓮子10克,豬瘦肉60克,水煎,食肉飲湯。每日1次。

功能性子宮出血

婦女更年期食療婦女更年期食療

功能性子宮出血,中醫稱之為“崩漏”。表現月經周期紊亂,出血時間延長,經量增多,甚至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止。臨床分為無排卵型和排卵型。無排卵型表現為不規則陰道出血,或先有一段停經以後再發生陰道出血。出血量時多時少,甚至大量出血,但無下腹痛,出血多者可引起貧血。有排卵型表現經前點滴狀出血,月經提前來潮,經量多少不一,經期可正常;或月經周期正常,但流血時間延長,可達9—10天,甚至更長,經量多少不一。
中醫辨證治療
脾虛型
[臨床表現]經血非時而至,崩中繼而淋漓,血色淡而質薄,氣短神疲、面色蒼白、手足不溫、胃口欠佳,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弱。
[食療藥膳)
1.參棗雞湯:邊條參10克(切片),大棗30克(去核),童子雞1隻(去毛及內臟)洗淨,同人燉盅內,燉至雞熟爛服用。
2.石榴皮煎:酸石榴皮50克,黨參30克,北芪30克。水煎,取汁去渣,加蜜糖適量飲服。每日2次。
3.人參燉甲魚:甲魚1隻(去腸雜)洗淨切塊,人參3克,一齊放人燉盅內,燉至甲魚熟爛服用。
腎陰虛型
[臨床表現]月經量多、色鮮紅,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心煩,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食療藥膳)
1.桂圓大棗枸杞煎:桂圓30克,大棗、枸杞各20克,水煎服。
2.淡菜龜板瘦肉湯:淡菜50克,龜板20克,瘦豬肉50克。將龜板放人砂鍋內加水煮20分鐘後入淡菜、瘦豬肉煮熟調味食用。
3.淡菜芡實湯:淡菜30克,芡實30克,瘦豬肉50克,水煎煮熟,調味佐膳。

妊娠腹痛

婦女更年期食療婦女更年期食療

妊娠期間,小腹疼痛,反覆發作的,稱為妊娠腹痛。前人認為腹痛的原因是胞脈被胎兒“阻滯不通”,因此又稱“胞阻”。
本病臨床表現為小腹冷痛,或小腹綿綿作痛,按之痛減,面色萎黃,心悸。
中醫辨證治療
虛寒型
[臨床表現]妊娠期間小腹冷痛、面色蒼白、形寒肢冷、納少便溏,舌質淡,苔薄白,脈沉弱。
[食療藥膳]
1.香附陳艾燉雞:香附、陳艾各10克,杜仲15克,子雞1隻(約500克),生薑6克,阿膠15克。先將子雞去毛與內臟洗淨,入香附、陳艾、杜仲於砂鍋內與雞同燉,將熟時入生薑,再燉煮20分鐘,每次用熱湯溶化阿膠5克服食,每日3次。雞湯中可人鹽調味,雞肉及湯視食量大小分次服完。
2.北芪桂枝羊肉湯:北芪20克,桂枝10克,生薑6片,大棗10枚(去核),甘草3克,羊肉100克,水煎2次,取汁250毫升,入飴糖30克溶化,分3次1日服完,羊肉可同時服食。
血虛型
[臨床表現]妊娠期間,小腹綿綿作痛,按之痛減,面色萎黃,心悸怔忡、頭目眩暈,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
[食療藥膳]
1.棗杞圓肉雞湯:紅棗10枚(去核),枸杞30克,圓肉15克,子雞1隻(約500克)。將雞去毛及內臟洗淨,與紅棗、枸杞、圓肉同燉至雞爛熟,食雞飲湯。
2.阿膠奶:阿膠10克,鮮牛奶200毫升。先將牛奶煮沸,趁熱入阿膠溶化,每日2次,每次1料。
氣鬱型
[臨床表現]妊娠期間胸腹脹滿疼痛,以兩脅尤甚,噯氣吐酸、煩躁易怒,苔薄膩,脈弦滑。
[食療藥膳]
1.佛手粥:佛手15克,蘇梗15克,粳米60克,先將佛手、蘇梗洗淨,水煎取汁,待粳米粥八成熟時入藥汁共煮至熟,入白糖少許調味食。
2.陳皮煎蛋:陳皮10克,雞蛋2枚,姜、蔥、鹽各少許。先把陳皮洗淨,置鍋中文火焙脆後研末;把雞蛋打好置碗中,調入陳皮末、姜和食鹽拌勻,蒸熟人蔥絲服食,每日1料。
3.陳皮木香炒肉片:陳皮3克,木香3克,生薑5克(切碎),瘦豬肉100克(切片)。先將陳皮、木香焙脆研末備用,起油鍋下姜炒豬肉片片刻,放適量清水煮湯,將熟時放陳皮、木香末,用少許食鹽調味,食肉飲湯。

妊娠水腫

婦女更年期食療婦女更年期食療

妊娠後,肢體面目等部位發生浮腫,稱“妊娠水腫”,亦稱“妊娠腫脹”。如在妊娠晚期,僅見腳部浮腫,且無其他不適者,為妊娠後期常見現象,可不必作特殊治療,多在產後自行消失。
妊娠後,若肢體面目浮腫,少氣懶言、食欲不振、腰痛、大便溏薄,舌質淡,苔白,脈滑無力,多為病態。中醫辨證治療脾虛型[臨床表
現]妊娠數月,面目四肢浮腫或遍及全身,伴胸悶氣短、口淡無味、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質胖嫩,苔薄白或膩、邊有齒痕,脈緩滑無力。
[食療藥膳]
1.鯉魚湯:白朮1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生薑,10片,澤瀉10克,鯉魚1條(約500克)。將鯉魚去鱗、鰓及內臟,余藥洗淨用乾淨紗布包裹,與鯉魚同煮1小時,去藥包,飯前空腹吃魚飲湯。

2.鯉魚小豆湯:鯉魚1條(約300克),赤小豆200克,川椒2克,大蒜1枚(剝皮)。將鯉魚去鱗、鰓和內臟,洗淨和赤小豆、川椒、大蒜共煮爛,食魚飲湯。分3次食完。
3.鯉魚羹:赤小豆50克,陳皮10克,花椒2克,草果5克,鯉魚1條(約300克),先將鯉魚去鱗、腮及內臟,洗淨備用。將其餘藥物洗淨塞入魚腹,並放人姜、蔥、鹽少許,蒸熟,食魚飲湯。
腎陽虛型
[臨床表現]妊娠數月,面浮肢腫,尤以腰以下為甚,四肢欠溫、腰膝無力,舌質淡或邊有齒痕,苔白潤,脈沉遲。
[食療藥膳]
1.補腎鯉魚湯:杜仲30克,菟絲子15克,枸杞30克,乾薑10克,鯉魚1條(約300克)。將鯉魚去鱗、鰓和內臟,余藥洗淨用乾淨紗布包裹,與鯉魚同煮1小時,去藥包,飯前空腹吃魚飲湯。
2.黑豆紅糖湯:黑豆100克,大蒜30克(切片)洗淨,紅糖30克,乾薑5克,肉桂3克,茯苓30克。將乾薑、肉桂、茯苓用乾淨紗布包裹,與黑豆、大蒜同煮,至黑豆熟透後加紅糖即可服食。

痛經

婦女更年期食療婦女更年期食療

婦女在行經前後,或正值行經期間,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劇痛難忍,常可伴有面色蒼白、頭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惡嘔吐等症,並隨著月經周期發作,稱為“痛經”,亦稱“行經腹痛”。本病可發生於子宮發育不良,或子宮過於前屈和後傾,子宮頸管狹窄,或子宮內膜呈片狀排出(膜樣痛經),或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
中醫辨證治療
氣滯血瘀型
[臨床表現]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行經量少、淋漓不暢、血色紫黯有血塊,或呈腐肉片樣物,塊下則疼痛減輕,胸脅乳房作脹,舌質紫黯,舌邊或有瘀點,脈沉弦。
[食療藥膳]
1.醋糖益母飲:紅糖30克,米醋20克,益母草15克,當歸15克,加清水適量同煎,去渣取汁,分2次服。每日1劑。
2.木耳柑核湯:木耳15克,柑核30克,黃皮核30克,丹參20克,元胡20克,米酒100克,加水1碗同放鍋內煮沸,分3次服用。
3.田七雞蛋湯:雞蛋2枚,田七6克(打碎),艾葉10克,生薑15克,水煮,雞蛋煮熟後,取出去殼,放人再煮,煮好後,飲汁吃蛋,每日1次。
寒濕凝滯型
[臨床表現]經前或經行小腹冷痛,甚則牽連腰脊疼痛,得熱則舒,經行量少、色黯有血塊,畏寒便溏,苔白膩,脈沉緊。
[食療藥膳)
1.山楂薑糖湯:山楂15克,鮮生薑20克,紅糖20克,水煎服,每日1—2次。
2.雞蛋芎酒湯:雞蛋2枚,川芎6克,桂枝6克,米酒20毫升。川芎、桂枝和雞蛋同煮,蛋熟後去渣及蛋殼調入米酒,湯蛋同服。
3.豬蹄薑桂湯:豬蹄2隻,生薑15克,桂末5克。先將豬蹄洗淨,每隻切成4塊,放人砂鍋內,旺火煮熟。起鍋裝入陶罐內加生薑、桂末隔水用文火燉至豬蹄熟爛食之。
氣血虛弱型
[臨床表現]經期或經淨後,小腹綿綿作痛,按之痛減,經色淡、質清稀,面色蒼白、精神倦怠,舌質淡紅,苔薄白,脈虛細。
[食療藥膳)
1.參芪歸雞湯:黨參30克,北芪30克,當歸20克,老母雞1隻(去毛、內臟)洗淨。將黨參、北芪、當歸納入雞腹內,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燉,待熟時加鹽調味,食肉飲湯,每日2次。
2.芪姜雞蛋煎:黃芪30克,生薑15克,川芎6克,雞蛋2枚,同煮至蛋熟,從月經前2天開始服,連服6日,每日1劑。
3.雞蛋歸薑湯:雞蛋1枚,當歸15克,乾薑5克,紅棗15克(去核),陳皮5克,米酒20毫升。將當歸、乾薑、陳皮加水

煮沸30分鐘,去渣,將雞蛋打散和米酒紅棗放人藥汁,再煮沸至紅棗爛,飲湯吃蛋棗。

子宮脫垂

婦女更年期食療婦女更年期食療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由正常位置沿陰道下移,多發生於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中年婦女,而以產後為多見,中醫稱本病為“陰挺”、“陰脫”。本病的發生,多因氣虛體弱,產後勞動過早,或生產過多等因素引起,按下脫的程度不同,可分為Ⅲ度。子宮位置下降,但仍在陰道內,稱I度;宮頸及部分宮體露出陰道口,稱為Ⅱ度;子宮完全脫出,稱之為Ⅲ度。
中醫辨證治療
氣虛型
[臨床表現]子宮下移或脫出於陰道口外,勞則加劇;小腹下墜、四肢無力、少氣懶言、面色少華,小便頻數、帶下量多、質稀色白,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弱。
[食療藥膳]
1.參芪術雞煎:黨參30克,黃芪50克,炒白朮20克,母雞1隻(宰殺後去毛及內臟)洗淨。將上3藥放入雞腹內,加水放人砂鍋煮至雞肉熟爛,飲湯食肉。
2.升麻芝麻煲豬大腸:升麻10克,黑芝麻60克,豬大腸1段(約30厘米)。洗淨豬大腸,入上2藥於腸內,兩頭紮緊,煮熟,去升麻及芝麻,調味,飲湯吃豬大腸。
3.黃鱔湯:黃鱔1條,醬油、鹽、味素各少許。將黃鱔去內臟,切段,煮熟後加調味。每日服1次。
腎虛型
[臨床表現]子宮下脫、腰酸、腿軟,小腹下墜、小便頻數、夜間尤甚,頭暈耳鳴,舌質淡,苔白,脈沉弱。
[食療藥膳)
1.芡實淮山粥:芡實粉20克,淮山粉20克,核桃肉粉30克,紅棗肉10枚,粳米100克,同煮粥,加白糖適量服用。
2.首烏山萸肉烏雞湯:首烏30克,山萸肉25克,烏雞1隻(去毛及內臟)洗淨,將首烏、山萸肉裝入雞腹內,加水適量煮至肉爛,飲湯吃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