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第一中學

威海市第一中學

威海一中的前身是建於1899年的安立甘堂附設中學,後又更名為育華中學,原址在現威海實驗中學,實驗中學和威海一中原來是同一所學校,後遷至新聞大廈對面。

基本信息

簡介

以人為本”,是建於1899年的威海一中歷經百年滄桑卻堅守不渝的一面理念大旗,一個世紀以來,神聖的教育之光沐浴著莘莘學子,溫馨的校園魏紫姚黃,桃李繽紛。

1994年,一中喜遷新址.開放的校園積澱著歷史的厚蘊,洋溢著新鮮的靈感.在歷史和現實的疊印中,在素質教育的陽光下, “以人為本,全面育人”更彰顯出燦爛的光輝.學校以造就一支集科研精神與實踐能力於一身的研究型教師隊伍為前提,以培養合格加特長的人才為宗旨,以科學管理為保障,以“創辦齊魯名校,躋身全國千所示範高中”為目標,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實現教育現代化,各項工作高起點、高標準、高速度地切入事業發展的快車道,那激越昂揚的節律,繪出威海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概況

學校占地面積152489平方米,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處處芳草如茵,柳綠花紅.教學樓、實驗樓、圖書樓、藝術樓、多功能樓以及學生宿舍等建築有序組合,交相輝映;標準化的塑膠田徑運動場、足球場、塑膠球類運動場整齊劃一,賞心悅目。
學校現有教職工407人,教學班92個,學生5000多名。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管理規範,擇優聘用、獎優罰劣、優勝劣汰的動態用人機制已經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學生管理模式日臻完善;辦學成績顯著,連續多年聯考升學率高居環翠區之首。

榮譽

學校曾被授予"威海市教育工作紅旗單位"、"威海市科研先進單位"、"省級規範化學校"、"省級文明單位"、"省級綠色學校"、"省級花園式單位"、"省級師德建設先進單位"、"省級電化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山東省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學校"、"省級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化單位"、"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

發展歷程

百年風雨:讀不盡的教科書

創立於1899年的威海一中,初為英國教會在華建立的私立安立甘堂。1930年中國政府收回威海衛後,由安立甘堂校友、中國基礎化學工業奠基人孫學悟先生提議更名為“私立育華初級中學”。後因社會動亂,幾經分合,於1954年被山東省教育廳正式命名為“山東省威海市第一中學”,設有國中部和高中部。今天的威海一中是1994年8月原一中高中部西遷與威海大學附中合併建成的。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科技教育界迎來了明媚的春天。威海一中也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學校軟體、硬體建設有了長足發展,實驗樓、藝術樓、科技樓、圖書館相繼拔地而起,微機室、語言教室、理化生實驗室一應俱全。目前在校學生2000多人,教職工160餘人。

年輝煌,人才輩出。先後有一萬多名畢業生從威海一中走出來,如今他們中的許多人已成為功績顯赫的政治家、科學家、教育家、文學家、企業家。董校長如數家珍:孫學悟、宋健、王海、洪濤、董克娜,等等。他們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突出成就構成了一中百年發展的絢麗樂章。

素質教育:托起明天的太陽

1996年開始,威海一中提出了加強素質教育的辦學思路。學校“不求一時之功利,堅持把側重點放在學生的全面發展上,放在對學生終身起作用的那些基本素質上”,學校制定的教學規劃明確提出了這一根本指導思想。於是,他們在原來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三大板塊基礎上,正式推出了以基礎性課程和發展性課程雙翼並舉的課改方案,打破原來的以智育為中心,用分數線性排序,學生被動接受,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隔裂的局面。此外,該校作為高素質人才,應還從1997年開始對外語教學進行了改革,注重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英語合作教學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長課程,旨在為學生開“小灶”,注重學生整體素質的協調。

學校把培養學生“如何做事”與“如何做人”兩方面結合起來,對單一的以政治理論學習為主的德育課程進行了“加法式”的充實,建立了將政治理論學習、社會實踐活動、行為規範教育融為一體的德育課程構架,並將學生的深層思想、外顯行為和服務社會三者結合作為德育目標落到實處。升國旗、唱國歌、進行國旗下的講話,激發學生的國格;邀請企業家、海外學子做報告,提高學生的人格;軍訓、學農和自我管理,塑造學生的品格。

銳意進取:吹響新世紀的號角

走進掩映在綠樹叢中環境幽靜的威海一中校園,感受最深的是處處煥發著一種濃濃的“創造精神”。他們把“創造精神”概括為:如果你能想到就一定能做到。

在教學方法的變革中,威海一中積極探索使課堂教學煥發生命活力、包含師生共同活動的多重組合方式的教學設計,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的創造性。經過不斷實踐,各門學科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卓有成效的新教學方法體系,這些教學法有利於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性與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相結合,有助於學生融合貫通。在語文、數學、外語課的課堂教學中,該校嘗試採用了課前演講、師生對話、輪流問答、全員參與、課堂討論、學生主講六種以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自我教育能力。

董國謙校長認為,要創建全國一流的中學,關鍵問題是如何提高學校的辦學效益和運行效率。目前威海一中構想在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革:實施“名師工程”,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全面提高教師素質;教師職務實行評聘分開,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積極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的創造性;學生實行自我管理,自我鍛造。

今日的威海一中已進入一個全面建設、整體發展的最好歷史時期。展望未來,威海一中必將再創新的輝煌。

山東省級規範化學校(二)

山東省為提高中國小辦學水平,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開展了省級規範化學校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萊州市第一中學
濟寧市第一中學
山東省泰安第二中學
山東省泰山中學
山東省泰安第三中學
煙臺市聾啞中心學校
山東省泰安第十九中學
肥城市第六高級中學
威海市第二中學
山東省榮成市第二中學
山東省榮成市第三中學
臨清市第一中學
萊州市文峰中學
高密市立新中學
諸城市龍源學校
高密市第二實驗國小
曲阜市實驗國小
威海市環翠區國際中學
乳山市第一實驗國小
臨清市京華中學
曲阜市第一中學
沂源縣實驗中學
龍口市第三中學
微山縣實驗國小
龍口市實驗國小
山東省桓台第二中學
文登市實驗國小
濰坊外國語學校
山東省泰安第四中學
寧陽縣特殊教育中心
威海市第一中學
煙臺市萊山區萊山鎮初級中學
山東省榮成市第六中學
龍口市第五中學
煙臺市芝罘區工人子女國小
煙臺市牟平區實驗國小
萊州市金城鎮呂世祥中心國小
龍口市南山集團完全國小
山東省文登第一中學
濰坊市峽山開發區太保莊初級中學
壽光市稻田鎮王望初級中學
壽光市台頭鎮第二初級中學
光市文家街道第二初級中學
昌邑市柳疃鎮柳疃初級中學
山東省文登天福山中學
山東省榮成市第四中學
桓台縣世紀中學
山東省榮成市第五中學
淄博市臨淄區金茵國小
桓台縣第二國小
山東省寧陽第十中學
威海市環翠區城裡中學
淄博市張店區城中國小
威海市經濟開發區皇冠中學
威海市實驗國小
威海市環翠區長征國小
威海市環翠區錦華國小
棗莊市市中區光明路街道中心國小
棗莊市市中區建設路國小
東營市勝利第五十五中學
陽穀縣阿城鎮范海中心國小
煙臺市芝罘區輔讀學校
招遠市特殊教育學校
東營市勝利第十七中學
煙臺市牟平區實驗初級中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