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念[詞名解釋]

妄念[詞名解釋]
妄念[詞名解釋]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妄念是一個漢語辭彙, 拼音是wàng niàn, 指一切自己揮之不去的想法,但是又要必須依靠別人(物)才能完成(實現)的念頭(想法)。

詞目

妄念

拼音

wàng niàn

基本解釋

[wild fancy;improper thought] 邪念;虛妄的或不正當的念頭

根絕妄念

引證解釋

1、指不切實際或不正當的念頭。

宋 陸游《禹跡寺南有沉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詩:“年來妄念消除盡,回向禪龕一炷香。”

明 王守仁《傳習錄》卷中:“心之本體無起無不起,雖妄念之發,而良知未嘗不在。”

清李漁《憐香伴·聞試》:“若說是你的渾家,固然不可,若竟說沒有夫家,也難止他的妄念。”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略論》:“斬絕妄念,文明乃興。”

2、虛妄的意念,亦即凡夫貪戀六塵境界的心。

人的“意識”是前五識的總管。如果說色識﹑聲識﹑香識﹑味識﹑觸識只是對色聲香味觸加以分別,那么“意識”就是對色聲香味觸的喜好加以判斷和裁定。所以一切妄念產生於“意識”。因此說,人對物質享受的追求是貪慾之心,是妄念。

《羅輯思維》中解釋:如果你有一個期望,這個期望長期揮之不去,而且需要別人來滿足,這個期望就是妄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