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就是好老師:決定孩子一生的心理學效應

好父母就是好老師:決定孩子一生的心理學效應

《好父母就是好老師:決定孩子一生的心理學效應》是2009年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小蘭。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好父母就是好老師:決定孩子一生的心理學效應好父母就是好老師:決定孩子一生的心理學效應
出版社: 中國婦女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7月1日)

平裝: 25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2037458, 780203745X

條形碼: 9787802037458

尺寸: 22.6 x 16 x 2.2 cm

重量: 381 g

作者簡介

鄭小蘭,社會心理學碩士,曾從事多年教育工作,後在管理諮詢公司任職,對個體心理現象與教育心理學有著較為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多次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著有《遠離危險的孩子最幸福》《他信力》等圖書。

內容簡介

好父母就是好老師:決定孩子一生的心理學效應》講述了:作者精選了跟親職教育有關的心理學效應(定律),從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心理困惑、社交能力等方面,結合親職教育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旨在教給家長靈活地運用心理學知識來洞察孩子的內心世界,貼近孩子的內心,採用科學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使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使孩子更加優秀。現在,你無須為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教育孩子而發愁,無須再為怎樣科學而生動地教給孩子學習方法而困擾了,也無須為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解答孩子心中的困惑,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引導孩子走出青春期的困局而無奈和抓狂了。因為我已經為你準備好了。那么,從現在開始,利用晨練的一點時間,午休的一刻鐘,或者黃昏里喝茶的時光來讀讀這本有趣而富有激情的書。

目錄

第一章 以心交心,提升良好的親子關係

“幽默效應”:幽默讓孩子更能接受

“手錶定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步調要一致

“超限效應”:批評要有“度”

南風效應”:孩子表現不好,關懷、激勵最重要

邊際遞減效應”:表揚要有原則

歸因偏差思想”: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蝴蝶效應”:從小事溫暖孩子的心

“低聲效應”:低聲講述比高聲斥責更有效

“投射心理”:別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代償心理”:孩子不是實現大人理想的工具

“自己人效應”:和孩子成為自己人

第二章 欲擒故縱,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椰殼效應”:用孩子喜歡的學習方式提高他的學習

“異性效應”:善用促進孩子的學習

“家庭氛圍效應”:在家中為孩子營造最佳的學習氛圍

“羅森塔爾效應”:用期望激勵孩子努力學習

潘多拉效應”:欲擒故縱,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7±2法則”:短時間內,讓孩子記憶的東西別超過9個

“遺忘曲線”:根據遺忘規律引導孩子做好記憶計畫

“燈塔效應”:幫孩子點燃一盞心燈

“門檻效應”:幫孩子設定“跳一跳,夠得到”的目標

“鯰魚效應”:有競爭才能有動力

“感官協同效應”:多感官共同參與學習,增強記憶力

“暗示效應”:善用暗示激勵孩子的學習

第三章 以心攻心,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

“德西效應”:警惕獎勵取向改變孩子

“成就動機”:善於幫孩子找到學習的動力

“安慰劑效應”:善於使用“安慰劑”,提高孩子的自信

“興趣心理”:有興趣,才能學好

“激將法”:善用激將法激勵孩子更優秀

“保齡球效應”:教育孩子時要多鼓勵,少批評

“不值得定律”:避免“不值得”心理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

“青蛙法則”:有危機才有動力

“半途效應”:不要讓成功停在半路

“思維定式”:換個角度看問題,避免成見禁錮孩子的思想

“短板定理”:不要只關注成績,應全面培養孩子

“比倫定律”:在失敗中尋找機會

第四章 換位思考,幫孩子趕走心中困惑

“蘑菇定律”:少些抱怨,多些努力和自信

“音樂效應”:用音樂來激發孩子愉快的情緒

習得性無助”:不要讓孩子破罐子破摔

情緒ABC理論”:好壞在我心,換個角度看問題

“優勢效應”:揚長避短,把劣勢轉化為優勢

存肢效應”:把失去當成財富

“多米諾骨牌效應”:不要讓不誠實毀了孩子

“延遲滿足”:教孩子學會等待

“墨菲效應”:只有多犯錯,才會多進步

“逆反心理”:用愛消除孩子的叛逆

“巴納姆效應”: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巧妙化解早戀問題

“留面子效應”:欲制故縱,分步引導孩子走出網癮

第十名現象”:不要對孩子的成績過分苛刻

“空間法則”: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第五章 將心比心,教孩子學會與人交往

“自適應效應”:強化孩子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

“模仿效應”:好榜樣勝過千言萬語

“從眾心理”:避免盲目從眾,要有自己的見解

蹺蹺板互惠原則”:你幫助別人,別人才會幫助你

“以貌取人心理”:待人接物不要以貌取人

“親和效應”:與人親近,他們才會與你親近

“光環效應”:不要僅僅靠主觀感受看人

“踢貓效應”:別將自己的壞情緒發泄到他人身上

“刺蝟效應”:交往要保持適當距離

“海格力斯效應”:以德報怨,寬容他人

“阿倫森效應”:與人交往要注意說話分寸

“第一印象效應”: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