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答李和甫代簡二絕句

奉答李和甫代簡二絕句

《奉答李和甫代簡二絕句》是宋代黃庭堅的兩首七言絕句。兩首絕句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對朋友的思念,二是表達詩人的苦悶。第一首詩人以托景寄情的藝術手法,抒發了對睽別已久的遠方友人的懷念之情;第二首詩人盡情地向友人傾訴自己因潔身自好,不隨流俗而產生的苦悶心情。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奉答李和甫代簡二絕句奉答李和甫代簡二絕句
奉答李和甫代簡二絕句⑴
其一
山色江聲相與清⑵,捲簾待得月華生⑶。
可憐一曲並船笛⑷,說盡故人離別情⑸。
其二
夢中往事隨心見⑹,醉里繁華亂眼生⑺。
長為風流惱人病⑻,不如天性總無情⑼。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李和甫:作者友人,生平不詳。
⑵相與:共同,一道。
⑶待得:等到。月華:月光,借代月亮本身。
⑷可憐:可愛。
⑸故人:舊交,老友。
⑹隨心:順遂心意。
⑺繁華:繁榮美盛。
⑻風流:指高潔不群的品格和耿介不屈的性格,是詩人所苦苦追求的理想,並非指風流韻事。惱人病:意即惱殺人,這裡是正話反說。
⑼天性:先天具有的品質或性情。

白話譯文

黃昏時分,山色清幽,江聲寂靜,捲起白天遮陽的帘子,等待東方一輪明月冉冉升起。突然江邊並排停泊的兩隻船上,傳來悠揚的笛聲,仿佛吹笛人在向遠方的朋友訴說離別的情懷。
往事歷歷在目,在夢中還隨心可見,那些榮華富貴都是醉鄉亂眼中的幻像而已。長期以來都是因為耿介不屈的性格惹了這么多煩心事。還不如天性無情,那樣就不會有這樣的痛苦了。

創作背景

這是黃庭堅以詩作為對朋友來信的回覆。元豐六年(1083年),黃庭堅在吉州太和縣(今江西泰和)任縣令,有一位名叫李和甫的友人寫給他一封信,也可能是以詩代簡,於是黃庭堅寫了兩首絕句“奉答”。當時正處於變法時期,時局紛紜,新貴迭進。當時借熙寧變法之名,新黨群小猙獰,作者不屑阿諛其中以求仕途通達,一生顛沛。這組詩正可作其行事立身的註解。

作品賞析

古人有以詩代簡(書信)的習慣,如杜甫就有《奉簡高三十五使君》、《得廣州張判官叔卿書使還以詩代意》等詩。1083年(元豐六年),黃庭堅在吉州太和縣(今江西泰和)任縣令,有一位名叫李和甫的友人寫給他一封信,也可能是以詩代簡,於是黃庭堅寫了兩首絕句“奉答”。
在第一首中,詩人以托景寄情的藝術手法,抒發了對睽別已久的遠方友人的懷念之情。
太和縣地處贛江邊,有山有水,景色優美。詩的一二兩句“山色江聲相與清,捲簾待得月華生”,詩人用生花妙筆向友人描繪了一幅秋江晚景圖。黃昏時分,山色清幽,江聲寂靜,詩人捲起白天遮陽的帘子,等待東方一輪明月冉冉升起。“月華”,月光,借代月亮本身。此情此景,最容易引起懷遠之情。突然,江邊並排停泊的兩隻船上,傳來悠揚的笛聲,仿佛吹笛人在向遠方的朋友訴說離別的情懷。這笛音如泣如訴,如怨如慕,引起詩人的共鳴,使他也沉浸在深切的對友人的思念之中。此處暗用向秀聞笛思秘康之典,令人不覺。
詩的一二兩句,在技巧上運用了詩人所倡導的“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答洪駒父書》)的方法。杜甫《書堂飲既夜復邀李尚書下馬月下賦絕句》詩中有“湖水(一作月)林風相與清,殘尊下馬復同傾”二句,黃庭堅進行一番脫胎換骨,取其“相與清”三字,並以杜甫與友人於湖邊月下共敘友情,來反襯此時此地思念遠方友人的寂寥寡歡。歐陽修臨江仙》詞中有“闌乾倚處,待得月華生”之句,黃庭堅則直接襲用其中“待得月華生”五字。這首詩雖用了“古人之陳言”,但用得妥貼,並無拼湊之痕。
在第二首中,詩人盡情地向友人傾訴自己心情的苦悶。黃庭堅所處的時代,社會矛盾尖銳、複雜,他潔身自好,不隨流俗,常常因所追求的理想無法實現而流露出不滿現實的情緒,於是在參禪、飲酒中尋求解脫。這首詩就真切地反映了這種內心的庸苦。
一二兩句對仗工整,感慨深沉。茫茫往事,只能到夢中去追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中往事能“隨心,見,可見日間思念之切。而現實中所謂繁華,在醉人眼裡,不過是混沌一片罷了。詩人對朋友交情的誠篤,對富貴榮華的淡漠,於此可見。
三四兩句更進一層。“風流”,指的是詩人所苦苦追求的理想,並非指風流韻事。黃庭堅的好友張耒《讀黃魯直詩》中曾頌揚他:“不踐前人舊行跡,獨驚斯世擅風流。”詩人因理想無法達到而深感痛苦。“惱人病”,相當於“惱殺人”,這裡是正話反說。而第四句“不如天性總無情”更是一句反話,意思是說,如果天性無情,就不會有種種痛苦了;可是我天性本是多情,那么,這些痛苦又如何能擺脫呢?說來沉痛之至,比正面直陳具有更感人的藝術力量。

作者簡介

黃庭堅書法黃庭堅書法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間(1064—1067)進士。宋哲宗時以校書郎為《神宗實錄》檢討官,遷著作佐郎。後因修史“多誣”遭貶。早年以詩文受知於蘇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詩以杜甫為宗,有“奪胎換骨”、“點鐵成金”之論,風格奇硬拗澀,開創江西詩派,在宋代影響頗大。又能詞。兼擅行書、草書,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