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國學研究會

天津市國學研究會是由國學研究人員及支持國學研究的人士組成的學術性社團組織,是中國第一個經政府批准的國學研究會,中國第一家成立的省級國學研究會。2008年5月31日在南開大學正式成立,天津市社聯黨組書記萬新平應邀出席,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景泉出席大會並致辭。

研究會簡介


公元2008年5月31日,中國第一個經政府批准的國學研究會——天津市國學研究會在南開大學正式
朱彥民教授書天津市國學研究會
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家成立的省級國學研究會。市社聯黨組書記萬新平應邀出席,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景泉出席大會並致辭。天津市國學研究會是由國學研究人員及支持國學研究的人士組成的學術性社團組織。研究會的宗旨是挖掘、收集、整理和弘揚中華傳統國學瑰寶,使之服務於現代社會。著名史學家南開大學教授趙伯雄當選為首任會長。南開大學教授劉彥生、朱彥民、艾躍進、吳克峰、石鳳研、常巧玲擔任副會長,善夫擔任秘書長,田立青先生擔任常務顧問。成立大會後,易學專家丘亮輝、史學家劉澤華分別做了學術報告。
市社聯黨組書記萬新平,社團管理局副局長王學富,天津國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甄健民、馬金弘等分別發言祝賀研究會成立,希望國學研究會以學術研究為本,在準確把握國學內涵的同時,兼顧其服務社會的功能,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為天津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再添一支生力軍。
新成立的國學研究會,是由國學研究人員及支持國學研究的人士自願結合組成的學術性、非盈利的社團組織。該研究會承接各方委託的課題項目,舉辦國學學術會議,組織國學學術交流與合作,普及國學知識,培訓國學人才,研發國學文化產品、出版刊物及音像製品。國學研究會以學術研究為本,在準確把握國學
天津市國學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
內涵的同時,兼顧其服務社會的功能,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為天津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再添一支生力軍。
國學又稱“國故學”,指一國固有之學問。國學作為近代意義上的概念,始於20世紀初。一般認為,國學相對於新學,指舊學;相對於西學,指中學。引申而言,它即今人眼中的中國的傳統學術文化。可以把國學看作對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進行研究和闡釋的一門學問。
編輯本段

研究會領導成員名單

第一屆理事會(2008—2014)
榮譽會長:方放
名譽會長:甄健民劉澤華范培柱馬金弘
學術顧問(以姓氏筆劃為序):樂黛雲湯一介李學勤李世瑜蘇駝來新夏范曾羅澍偉塗宗濤
顧問:丘亮輝李之珍傅政德車銘洲田立青(常務)
會長:趙伯雄
副會長(以姓氏筆劃為序):王處輝艾躍進石鳳妍(女)喬清舉朱彥民劉彥生楊效雷吳克峰查洪德常巧玲(女)
秘書長:朱彥民(兼)
副秘書長:楊效雷(兼)張雪峰林源領導成員簡介
第二屆理事會(2015— )榮譽會長:方放、甄健民、劉澤華、葉嘉瑩、萬新平、李家祥
名譽會長:李之珍、田立青、田榮信、趙伯雄、王處輝、馬金弘、范培柱、李蘭貞、王強
學術顧問:樂黛雲、李學勤、范曾、丘亮輝、王宇信、朱鳳瀚、邵鴻、塗宗濤、蘇駝、車銘洲、羅澍偉、孫其峰、楊德樹、雲希正
顧問:吳克峰、艾躍進、郭潞璧、任秉鑒、孟昭聯、王成
會長:朱彥民 副會長:常巧玲、陳益民、查洪德、楊效雷、方建軍、沈立岩
編輯本段

歷史沿革

天津市國學研究會成立有其歷史淵源,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天津學者的國學情結是非常深厚
國學沙龍
的。
近代以來,以著名教育家嚴范孫先生為代表的天津愛國人士,開始反思國學的利弊,在興辦新式教育的同時,相繼成立了崇化學會和國學社等以研究和教授國學為宗旨的社會組織。
1927年創辦的崇化學會,在天津教育史上有著特殊地位,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推動天津教育發展,做出了獨特貢獻。
時光一下跨到了1994年,當時,也是在我們天津市,為了研究國學,搶救寶貴的傳統文化,並希望通過搶救和傳播傳統文化,增強國人素養和民族凝聚力,以著名史學家王玉哲先生為主,在楊志玖、劉文英等先生的大力支持下,開始著手新中國後的天津國學研究會的發起工作,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原天津市科協黨組書記甄健民先生、科委主要領導李之珍先生、市社科院付政德先生,以及南開大學教授車銘洲先生的支持,各高校和研究單位的學者也是積極踴躍。在這種感人的氛圍下,研究會的活動方案也都確定了下來。遺憾的是,由於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研究會成立之事終被擱淺,但老一代人對國學會成立之事始終掛在心上。2005年,王玉哲先生在彌留之際,還念念不忘要把天津的國學研究會創辦起來。
新一輪的國學會,發起和籌備工作是相當艱苦的。資金短缺、沒有場地;發起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平
國學沙龍第一講朱彥民教授分析甲骨書法特點
時不好湊時間,只好利用公休日和晚上的時間開會;由於需要解決的問題實在太多,往往研究到深夜。但就是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籌備組的同仁們團結一心,不計名利,不計得失,甚至忘掉了身體的不適。3年來,國學會從發起到籌備一共開了幾十次會議。
國學的魅力是無限的,發起人的熱情、幹勁和不怕勞苦艱辛的忘我的精神也是值得驕傲的。也正因如此,我們的努力得到了熱切關注國學繼承和發展事業的、曾為新中國成立和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老領導、老同志,以及各界領導、專家、企業家的認可和支持。
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我國優秀文化傳承的老同志方放先生,對國學會籌備、成立之事非常關注,多次詢問籌備工作各個方面的情況,對籌備工作的材料逐一審閱、聽取匯報,不時予以指導和幫助,並欣然擔任我們的榮譽會長,使我們的籌備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甄健民先生聽到國學會籌備一事,非常高興,以80多歲的高齡,幾年來多次參加發起及籌備工作會
第一講楊效雷教授介紹甲骨文識字基本方法
議,為國學會的籌備出謀劃策,排憂解難,充分體現出老同志對國學的熱愛和關心。
史學家劉澤華先生對如何做好國學研究提出了精闢中肯的見解,並表示要為國學研究會做無私的貢獻。老先生的熱忱和精神進一步激發了籌備組成員的信心。
優秀的農民企業家馬金弘先生,以他獨特的戰略眼光為國學會的需要慷慨解囊,不圖回報。馬金弘先生的企業叫“天津市德仁水產養殖中心”,“德仁”者,有“德”有“仁”,這正是中華傳統文化所提倡的。《大學》有句話說“生財有大道”,這“德仁”二字,是馬金弘先生生財的大道。也正是因了這兩個字,馬先生廣泛扶植農民發家致富,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對我們天津國學會的支持不遺餘力,毫不含糊。馬先生的作為不僅為研究會解除了後顧之憂,其高尚風格和無私精神也給予了我們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絕不單單是出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也是切切實實的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
在籌備工作中,市社聯的領導和社團管理局的領導,也都為學會的籌備和成立傾注了心血,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幫助。
現在天津市國學研究會正式成立了,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各級領導,各位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天津市廣大熱愛國學、關心國學的各界人士的支持幫助下,天津市國學研究會一定能發展壯大,一定能為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創建和諧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原地址:天津市和平區成都道52號會議樓306室現地址:天津市西青區侯台村碧欣路6號
編輯本段

研究會國學沙龍

國學沙龍第一講:甲骨文識字和甲骨文書法。朱彥民教授,楊效雷教授
2009年8月8日,我會副會長朱彥民教授和楊效雷教授在“國學沙龍”上為國學愛好者介紹了甲骨文書法和甲骨文識字。朱教授從筆法、字法和章法三個方面,分析了甲骨文書法的特點,楊教授則從字形對照、字音假借、字義分析、語境推勘四個方面介紹了甲骨文識字的基本方法。
國學沙龍第二講:《周易》基礎知識概說。楊效雷教授。
2009年8月16日,我會副會長楊效雷教授以“《周易》基礎知識概說”為題為國學愛好者介紹了《周易》的書名、結構、性質、卦爻辭、卦名和卦象、卦占等問題。在講座中,楊教授對《易傳》的學派屬性、經傳關係、卦爻辭是否有思想內涵等學術焦點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國學沙龍第三講:《易》學思維邏輯概說。吳克峰教授。
2009年8月23日,我會副會長吳克峰教授以“《易》學思維邏輯概說”為題為國學愛好者介紹了《易》學邏輯的內涵、特徵和研究內容等問題,並結合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從泰、否兩卦的卦辭和今本《易經》六十四卦的卦序的角度,對先秦時期的思維邏輯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國學沙龍第四講:甲骨學和古文字。朱彥民教授和楊效雷教授。
2009年8月30日,應廣大甲骨文愛好者的要求,我會副會長朱彥民教授和楊效雷教授再次講授了甲骨文書法和甲骨文識字。朱教授的講授內容包括:甲骨文簡介、甲骨占卜信仰、甲骨占卜方法、殷墟甲骨發現地、殷墟甲骨文的特點、殷墟甲骨文分期、甲骨文書法賞析等。楊教授的講授內容包括:何謂古文字、為何要學習古文字、如何識讀古文字,以及文字學中的“六書”理論。
國學沙龍第五講:唐詩與科舉。楊永明教授。
2009年9月6日,本會理事楊永明教授以白居易、王維、孟浩然等著名詩人的生平為例,分析了唐詩與唐代科舉之間的關係,揭示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有關唐代科舉的逸聞趣事。
國學沙龍第六講:詩家眼和詩家語,查洪德教授。
2009年9月13日,本會副會長查洪德教授以“詩家眼和詩家語”為題,對古典詩歌的鑑賞理論和方法做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在互動環節,查教授就詩史關係、詩眼與氣象、作者之意與讀者之意等問題,與聽眾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國學沙龍第七講:《孫子兵法》簡介艾躍進教授。
2009年9月20日上午,天空陰雨綿綿,但天津市國學研究會舉辦的公益講座氣氛熱烈。南開大學教授、
艾躍進教授主講孫子兵法
天津市國學研究會副會長艾躍進正為頂風冒雨而來的國學愛好者講解《孫子兵法》。艾教授在講解中引經據典,比照中外古今戰例,生動幽默、深入淺出的話語,引來一陣又一陣的掌聲和笑聲。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大家聽完了艾教授的講解,領略了《孫子兵法》全部十三篇所包含的偉大思想。
編輯本段

研究會國學成果

天津市國學研究會科研成果喜獲豐收,四篇論文榮獲2006—2008年度天津市社會科學學會優秀成果獎。
艾躍進《中華禮儀與做人做事》、
吳克鋒《易學邏輯與中醫學》、
查洪德《多元文化精神與元代多民族文學之通觀》、
朱彥民《商代中原地區的水文條件和降雨情況》。
編輯本段

天津市國學研究會動態

· 我會學術顧問塗宗濤先生“萍樓詩學系列”第三部出版2010-11-20
· 我會學術顧問范曾先生國學開講2010-10-14
· 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彥民教授開講淇河講壇的媒體報導2010-09-07
· 國學問題之我見2010-06-28
· 國學——天津城市文化的奇葩2010-06-28
· “國學與文化天津”學術論壇即將召開2010-06-19
· 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彥民教授應邀赴台參加“第二屆漢化、胡化、洋化:傳統社會的轉型與適應”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06-09
· 天津市國學研究會舉辦書畫沙龍,慶祝學會成立兩周年2010-06-01
· “母親節”《弟子規》雙雙弘揚孝道,“國學進校園”又掀熱潮2010-05-12
· “國學進校園”引爆家長學生熱情2010-04-25
· 牛年奮進,喜獲成果——2009年天津市國學研究會工作總結2010-02-05
· “建國六十年來甲骨學研究暨天津市國學研究會甲骨學專業委員會成立”高層學術論壇會議綜述2009-12-08
· 第六屆海峽兩岸《周易》學術研討會暨台灣社團法人中華易經學會成立30周年誌慶在寶島台灣舉行2009-12-07
· “國學進校園”啟動儀式近日舉行2009-12-03
· 天津市國學研究會甲骨學論壇即將舉行2009-11-21
· 我會顧問范曾先生受聘南開大學終身教授2009-09-27
· 天津市國學研究會八月“國學沙龍”綜述2009-09-03
· 我會副會長朱彥民教授應邀參加“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1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09-02
· 市社聯學會處處長高度評價國學會一年來的成績2009-07-06
· 重要通知:天津市國學研究會增設新辦公地點!2009-07-02
· 我會副會長朱彥民教授應邀參加“紀念王懿榮發現甲骨文11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09-02
· 市社聯學會處處長高度評價國學會一年來的成績2009-07-06
· 重要通知:天津市國學研究會增設新辦公地點!2009-07-02
· 喜訊!“甲骨學在天津”學術論壇即將舉行2009-06-21
· 范曾教授獲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顧問2009-06-08
· 著名歷史學家李世瑜先生受聘為天津國學研究會顧問2009-06-01
· 韓國11日舉行釋奠大祭拜祭孔子等聖賢2009-05-09
· 葛劍雄:韓國對保存中國傳統文化有貢獻2009-05-09
· 警惕!祭孔作為民族主義宣傳工具2009-05-09
· 評論:中國人何時能走出“受辱”情結?2009-05-09
· 建設孝文化2009-05-08
· 朱大可: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復甦2009-05-08
· 國際易學沙龍在廣東潮州舉行2009-04-23
· 偽大師傷害的是整個文化的清譽2009-04-08
· 錢文忠:魯迅沒完全否認傳統文化別再虛構大師2009-04-08
· “國學”是哪些“國”與“學”2009-04-08
· “以天下為己任”2009-03-22
· 《通借字萃編》修訂再版2009-02-12
· 首屆世界中醫藥教育大會在天津勝利召開2008-11-22
· 首屆世界中醫藥教育大會勝利閉幕2008-11-22
· 天津國學研究會顧問李學勤教授在南開大學精彩演講2008-11-22
· 著名藝術家范曾先生受聘為天津國學研究會顧問2008-11-19
· 中國針灸學會刺絡與拔罐專業委員會成立2008-11-17
· 在不能養魚的季節去賣魚【央視致富經】2008-11-05
· “國學及其現代性”理論創新論壇在天津舉行2008-11-04
· 我會副會長朱彥民教授參加“世界文化遺產殷墟考古發掘80周年暨考古與文化遺產論壇”2008-11-04
· 創新學術論壇於十月一日上午舉行2008-10-28
· 深化國學研究 弘揚傳統文化2008-10-18
· 著名專家探討“何為國學,國學何為”2008-10-18
· 全國外國哲學學術研討會召開2008-10-18
· 《中國社會科學院報》創刊2008-10-18
· 首批“政務”和“公益”中文域名開通2008-10-18
· 中國文明網全新改版2008-10-18
· 天津市國學研究會招聘熱愛國學事業的志願者2008-09-26
· 天津市國學研究會網站開通2008-09-26
· 天津市國學研究會網站建成即將開通2008-09-24
· 國學創新論壇將於近期舉辦2008-09-24
· 著名專家探討“何為國學,國學何為”2008-09-24
· 第三屆世界中國學論壇舉行2008-09-24
· 株洲舉行國學精華進萬家活動2008-09-2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