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鄉

大路鄉

大路鄉地處通山縣西部,西南與南林橋鎮交界,北與鹹安區桂花鎮接壤。主要農產品有優質稻、大豆、花生、玉米、油菜、各類蔬菜、水果、魚和多種禽畜等。

基本信息

江蘇省鎮江市丹徒縣大路鄉

地理位置

大路鄉,位於江蘇省鎮江丹徒縣境內,民國18年(1929)建鎮,1949年置鄉,1958年建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鄉。位於縣境東北部,東、北與揚中隔江為鄰,南接姚橋、石橋鄉,西為大港鄉,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耕地27054畝,轄21個村民委員會,287個村民小組,10078戶,36088人。著名的革命教育者周華鋒即為大路鄉籍。

具體情況

大路鄉的地勢西高東低。圌山五峰山高聳西北,困山河迤邐境西,沙腰河由大路閘西向折南,舊時河窄堤矮,9盤18彎,兩側支河36條,一遇暴雨,山洪奔騰直下,沿江則常遭江潮侵襲,水災頻繁。1949年和1954年兩次大雨,江堤倒塌,山洪肆虐,東南部一片汪洋,萬餘畝水稻顆粒無收,窪地積水歷兩月始退盡。後經加高加固江堤,裁彎拓寬沙腰河、疏通困山河,使山洪歸道入江;開東西向通江河5條,長39.1公里,2級河道11條,長24.24公里,3級河道43條,長64.5公里。擁有大中型拖拉機12台,小型拖拉機279台,建電灌站23座,排灌動力機械586台,有效灌溉面積1.9萬畝。1985年糧食總產量1252.22萬公斤,年均畝產618.5公斤,水稻單產469公斤,比1978年年均畝產、水稻單產分別增長13%和68%。副業方面,產繭1.98萬公斤,茶葉2500公斤,水果2.26萬公斤,家禽4.89萬隻,鮮蛋30.95萬公斤,家兔2284隻,蜂蜜6500公斤,成魚136噸,總產值360.74萬元。
鄉辦工業,1985年有印刷、農具、糖果、低壓電瓷、五金、柳器等28個廠,總產值1921.53萬元,上繳稅金190萬元。其中創辦於1963年的鄉柳器廠,傳統產品遠銷北美、西歐、東南亞。自1965年起,每年兩季均有新產品參加廣州交易會展覽。1982年美、日、聯邦德國等國家和香港地區客商來廠參觀,簽訂業務契約,1985年外銷成交率達90%以上。產品工藝精美,花色紛呈,品種發展到700餘種。村辦廠106家,總產值874.89萬元。個體工業總產值112.96萬元。
1985年社會總產值5109.41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208.78萬元,農業總產值1383.41萬元,收益分配人均476.3元。
1985年有中學6所,教師78人,學生1342人;國小21所,教師120人,學生3777人;鄉醫院1所,醫護人員32人,病床27張。
境內圌山,氣勢雄偉,景色宜人,為旅遊勝地。山頂圌山塔高聳入雲,被列入中國名塔;北峰龜山頭有炮台,在抗英、抗日鬥爭中顯過神威,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中72洞各自成趣,尤以虎洞、箭洞,鬼斧神工,妙不可言。東南麓有民國初期陸軍少將李竟成故居。
鄉政府駐地大路鎮,解放前有雜貨、布匹、糧食等商店及醬園、鹽行70餘家,僅有一條東西向條石街道。1978年後鋪設水泥路面,長約0.5公里,寬4至8米。兩側新建3層以上樓房13座,新築南北向街道1條,長約300米,寬約20米。集鎮上有鄉級機關、縣屬銀行、稅務所、郵電局、糧管所、供銷社、中國小等單位。每年二月初八、七月三十日為廟會集市,鄰近各鄉及揚中、丹陽、邗江等縣來趕集者甚多。黃明日(清明後一日)圌山廟會,趕集、登山者常達數萬人。

湖北省鹹寧市通山縣大路鄉

鄉鎮簡介

大路鄉地處通山縣西部,西南與南林橋鎮交界,北與鹹安區桂花鎮接壤。全鄉總面積84.3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3.08萬人。 106國道、鹹(寧)九(九宮山風景區)公路並行貫穿全境,距京廣鐵路僅45公里,即將興建的寧樟高速公路穿境而行。離省城武漢只有2小時車程,距長沙、南昌、黃石、九江、岳陽百餘公里。位於武漢大經濟圈內,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產業結構

該鄉礦產資源有大理石(儲量650萬立方米),玄武石(儲量8000萬噸),石灰石(儲量5000萬噸),石英石、煤、粘土資源(6000萬噸)等十餘種。楠竹杉木資源豐富,土地資源儲備充足,可為各種產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優越的區位條件、豐富的物產資源、寬鬆的發展環境,帶來了大路鄉工業、農業、城建和其他社會事業的大基地。主要農產品有優質稻、大豆、花生、玉米、油菜、各類蔬菜、水果、魚和多種禽畜等。工業從零起步,現擁有各類企業88家,500萬元以上企業3家,涉及建材、造紙、釀造、冶煉、玻璃製品、竹木加工等產業,主要工業產品有大理石及其工藝品、玻璃工藝品、紅磚、石英砂、酒、紙張、竹木製品等10個系列、30餘個品種,大理石遠銷國內外,土巴爺酒獲2004年省農博會金獎。形成了以石材、玻璃製品、竹木加工為支柱產業的工業體系。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6527
13813
12714
家庭戶戶數6578
家庭戶總人口(總)26135
家庭戶男13576
家庭戶女12559
0-14歲(總)8188
0-14歲男4396
0-14歲女3792
15-64歲(總)16888
15-64歲男8739
15-64歲女8149
65歲及以上(總)1451
65歲及以上男678
65歲及以上女77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6171

行政轄村

大路鄉寺下村大路鄉余長畈村大路鄉塘下村大路鄉下朗村大路鄉西港村大路鄉吳田村大路鄉洞口羅村大路鄉石壁下村大路鄉界水嶺村大路鄉山口村大路鄉賓興會村大路鄉焦夏村大路鄉楊獅坑村大路鄉坳上焦村大路鄉神堂村大路鄉新橋村大路鄉東坑村大路鄉石圳村

教育事業

湖北省鹹寧市通山縣大路鄉中國小校
通山縣大路鄉下朗村下朗國小通山縣大路鄉東坑村國小通山縣大路鄉中學
通山縣大路鄉半洞村國小通山縣大路鄉吳田國小通山縣大路鄉坳上焦村國小
通山縣大路鄉墩上吳國小通山縣大路鄉賓興會村賓興會國小通山縣大路鄉寺下中學
通山縣大路鄉新橋國小通山縣大路鄉楊獅坑村楊獅坑國小通山縣大路鄉洞口羅村洞口羅國小
通山縣大路鄉石圳國小通山縣大路鄉石壁下村國小通山縣大路鄉神堂村神堂鋪國小

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大路鄉簡介

位於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西北部,地處梵淨山東側,是渝懷鐵路過境地,與本縣妙隘鄉、冷水鄉、松桃次中心孟溪鎮及重慶市秀山縣蘭橋鎮接壤。
大路鄉風雨橋
全鄉國土總面積77.29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54%,耕地面積15380畝,草山草場4297畝,平均海拔440米,轄14個村225個村民組6903戶29129人,以漢、土家、侗、苗族為主,是一個多民族聚居鄉。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周邊地區錳儲量9000萬噸以上,境內五氧化二釩儲量達4000萬噸。境內以松印油路、大蘭公路為骨幹,通村公路為輔助的公路網路四通八達,渝懷鐵路南北貫穿9.8公里,距松桃火車站7.8公里,銅仁機場80公里,2007年,全鄉實現國民生產總值4432萬元,人均收入1680元,第一、二、三產業比重為52:24:14。全鄉共有22個黨支部,575名黨員,其中農村黨員452名,女黨員55名,有流動黨員92名。
教育文衛社會服務事業進一步發展。全鄉有中學2所,在校學生1654人,教職工80人,專任教師79人,有國小13所,在校學生3415人,教職工135人。全鄉有衛生院2所,其中民辦衛生院1所,有衛生技術從業人員8人,14個行政村有片區醫療點和村級衛生室,有村衛生員14人;地面衛星收視覆蓋全鄉14個行政村,有線電視收視率達100%,全鄉14個村均通行動電話,10個村通程控電話。

教育事業

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大路鄉中國小校

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大路鄉

簡介

大路鄉位於靈璧縣北部,人口40024人,面積22.5平方公里,下轄13個行政,共有黨員995名,農村黨員762人,機關黨員233,29個黨支部,其中農村支部16個,機關支部13個,轄1個電教工作站,29個電教播放點。302省道,靈雙路,大小路穿境而過,南距縣城32公里,北距104國道和徐州觀音機場2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區內有龍騰雙語外國語學校,大淮麵粉廠,靈璧縣第二麻紡廠等知名企業。大路人頭腦頭腦靈活,集市貿易繁榮,是投資興業的好地方

教育事業

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大路鄉中國小校
靈璧縣大路鄉下街國小靈璧縣大路鄉中心國小靈璧縣大路鄉化口國小
靈璧縣大路鄉大莊國小靈璧縣大路鄉大蔣國小靈璧縣大路鄉孫谷國小
靈璧縣大路鄉晏灣國小靈璧縣大路鄉朱樓國小靈璧縣大路鄉胡堆國小
靈璧縣大路鄉蔣圩國小靈璧縣大路鄉韓墩國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